张效通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hRNA干扰肾癌细胞株786-O和OS-RC-2中HIF-2α的表达对VEGF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构建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低氧诱导因子-2(HIF-2α)的短发夹RNA(shRNA)的表达质粒,在体外模拟肿瘤常氧和低氧环境下研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HIF-2α、VEGF两者之间及其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关系,HIF-2α可能为CCRCC潜在的新效靶。方法构建HIF-2α shRNA真核表达载体质粒, shRNA测序鉴定。150 umol/L氯化钴(Co Cl2)模拟细胞低氧环境。设对照组(空白、阴性)和实验组。空白对照组不做转染,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质粒,实验组转染HIF-2α shRNA重组质粒,每组均设置常氧和低氧环境组。采用Real time-PCR技术检测786-O和OS-RC-2细胞中HIF-2α基因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 shRNA转染786-O和OS-RC-2细胞,实验组中HIF-2α mRNA表达明显受到抑制,且常氧较低氧环境下HIF-2α mRNA表达降低,低氧环境下凋亡显著;常氧和低氧环境下,实验组VEGF蛋白表达量均下降,且常氧环境下蛋白表达下降明显。结论低氧环境下,HIF-2α mRNA表达量升高,促进VEGF蛋白表达。干扰HIF-2α基因后,细胞凋亡率升高,抑制VEGF蛋白表达。该基因可能为治疗CCRCC提供了新的效靶,为下一步实验鉴定奠定基础。
- 巩进伟段建敏卢建中李烨杨宁强王培龙赵永录张效通张正潮范康武李朝明
- 关键词:786-O细胞
- 肾盂尿路上皮细胞癌误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例
- 2015年
- 患者,男,56岁,因“左侧腰肋部疼痛4月余”于2015年3月23日入院。门诊以“肾占位性病变”收住院。无尿频、尿急、尿痛,有肉眼血尿。体检:左侧肾区叩击痛,左侧输尿管走形区存在压痛点。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传染病检查全套正常。
- 张杨吴学武李雨峰王培龙张效通田俊强
- 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误诊
- 脑组织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BAI1)在肾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 2015年
- 目的观察脑组织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BAI1)基因在不同病理类型肾癌组织及不同分级分期肾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BAI1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1二步法检测27例肾脏癌周组织、60例透明细胞癌、15例乳头状细胞癌、13例嫌色细胞癌中BAI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合病理学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肾癌细胞中BAI1基因高表达率显著低于癌周组织,分别为31.8%(28/88),70.4%(19/27);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较癌周组织BAI1基因表达均降低,分别为35.0%(21/60),26.7%(4/15),23.1%(3/13),70.4%(19/27)。2)BAI1基因在透明细胞癌不同分期的高表达率为Ⅰ期63.6%(7/11),Ⅱ期47.4%(9/19),Ⅲ期18.2%(4/22),Ⅳ期12.5%(1/8),BAI1基因表达率与肾透明细胞癌分期成负相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AI1基因在肾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相关,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
- 王培龙张效通张杨段建敏卢建中巩进伟
- 关键词:肾癌透明细胞癌肿瘤基因治疗
- 索拉菲尼与免疫治疗在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 肾癌,又称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肾癌的发病率居泌尿外科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膀胱癌。肾癌的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失去了行肾癌根治术的时机,故肾癌患者的5年总生...
- 张效通
- 关键词:肾肿瘤索拉菲尼免疫治疗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 文献传递
- FBI-1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原癌基因FBI-1又称ZBTB7、LRF和Pokemon,其编码产物属于POK蛋白家族成员,具有转录抑制功能。过度表达的FBI-1可以通过其特殊的蛋白质结构组成抑制Rb基因及ARF基因的表达,并且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上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很多医学机构对FBI-1基因与前列腺肿瘤进行了研究。原癌基因FBI-1有望成为肿瘤预防、诊断、治疗、预后评价的新靶标。
- 张效通段建敏王培龙巩进伟
- 关键词:原癌基因前列腺肿瘤
- FGFR1、FGFR3和Pokemon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通过观察FGFR1、FGFR3和Pokemon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296例膀胱癌和4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FGFR1、FGFR3和Pokemo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FGFR1在膀胱癌不同病理分期、分级及初发复发的表达率为:Ta-T1期7.5%,T2-T4期18.1%(p<0.01);低级别2.8%,低-高级别11.9%(p<0.05),高级别14.3%的(p<0.01);初发表达6.8%,复发表达率17.1%(p<0.01)。2)FGFR3在膀胱癌不同病理分期、分级的表达率为:Ta-T1期68.1%,T2-T4期35.0%(p<0.01));低级别75.0%,低-高级别60.3%(p<0.05),高级别44.9%(p<0.01)。3)Pokemon在膀胱癌不同病理分级及初发复发的表达率为:低级别47.2%,低-高级别66.7%(p<0.01),高级别80.6%(p<0.01);初发59.2%,复发80.0%(p<0.01)。结论 FGFR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分期成正相关,复发表达明显高于初发;Pokemo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成正相关,复发表达也明显高于初发,表明它们可能主要参与膀胱癌发展及转移等过程。FGFR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分期成负相关,表明它可能在膀胱癌发展早期及低级别肿瘤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张正潮段建敏卢建中张效通范康武
- 关键词:膀胱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免疫组织化学
- 系统评价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单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控尿功能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价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rostatectomy,RALP)与单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pure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omy,LRP)的术后控尿功能。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关于RALP和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比较性研究文献,按Cochrane操作员手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2版本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系统评价纳入2篇随机对照试验,7篇非随机对照试验,共1 950例患者,其中RALP治疗1 098例,LRP治疗852例。RALP相比LRP术后控尿率,1个月比值比(odds ratio,OR)=2.2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68,3.08),3个月OR=1.51,95%CI为(1.21,1.88),6个月OR=1.97,95%CI为(1.44,2.70),12个月OR=1.53,95%CI为(1.11,2.11),两者术后控尿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方面,RALP可能术后控尿功能更优。
- 范康武段建敏范宁张正潮张效通
- 关键词:前列腺癌控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