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菲

作品数:15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曲尼司特
  • 4篇疗效
  • 4篇积雪草
  • 3篇疗效观察
  • 3篇积雪草苷
  • 2篇带状疱疹
  • 2篇带状疱疹后
  • 2篇带状疱疹后神...
  • 2篇血清
  • 2篇硬皮病
  • 2篇照射
  • 2篇中波高能紫外...
  • 2篇神经痛
  • 2篇紫外线
  • 2篇疱疹
  • 2篇疱疹后神经痛
  • 2篇瘢痕
  • 2篇外敷
  • 2篇经痛
  • 2篇局限性硬皮病

机构

  • 14篇邢台市人民医...
  • 9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白求恩...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定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田菲
  • 9篇张国强
  • 7篇胡彩霞
  • 3篇高顺强
  • 3篇冯佳
  • 2篇杨杰
  • 2篇王文氢
  • 1篇周奎龙
  • 1篇李丽莎
  • 1篇赵连梅
  • 1篇王雅倩
  • 1篇易娟
  • 1篇高娟娟
  • 1篇高娟
  • 1篇卢懿
  • 1篇高娟娟

传媒

  • 3篇中医学报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骨脂汤联合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补骨脂汤联合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白癜风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7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57例予以补骨脂汤联合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炎症因子、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状况,补体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19%,研究组有效率91.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血清抗黑素细胞抗体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升高,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升高,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 A)及补体3(complement-3,C3)、补体4(complement-4,C4)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骨脂汤联合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可以提高白癜风患者的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
胡彩霞张国强冯佳田菲江绍乾
关键词:白癜风补骨脂汤中医药治疗
2-甲氧基雌二醇对恶性黑素瘤B16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对小鼠恶性黑素瘤B16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用小鼠B16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药物处理组加入2-ME,使其终浓度分别为5、10、20、40 μmol/L,阴性对照组不加2-ME.作用不同时间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根据磺酰罗丹明B方法测得的各组A490值绘制生长曲线;采用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黑素瘤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逆转录PCR和实时PCR法分析凋亡诱导基因(gadd45b)及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情况.结果 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5、10、20、40 μmol/L的2-ME作用于黑素瘤细胞不同时间后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0.94,P< 0.01);上述浓度的2-ME作用24、48、72 h对黑素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1843.04,P< 0.01);药物浓度和培养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272.79,P< 0.01).10、20、40μmol/L 2-ME作用48 h后,B16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上升至(4.13±1.12)%、(11.25±2.38)%、(19.46±2.9)%,与阴性对照组[(0.23±0.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对照组细胞、10、20、40 μmol/L 2-ME处理组细胞G0/G1期比例分别为(44.1±3.4)%、(59.5±5.6)%、(63.4±8.2)%、(70.8±4.4)%,且随着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明显增加,各处理组及对照组间比较,G0/G1期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6,P< 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20 μmol/L和40 μmol/L 2-ME作用24 h可升高gadd45b的表达(均P< 0.01),10、20、40μmol/L 2-ME均可降低c-myc基因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ME在体外能够抑制小鼠恶性黑素瘤B16细胞的增殖,能够使c-myc基因的表达降低,使gadd45b基因的表达升高.
胡彩霞赵连梅张国强田菲王文氢高顺强
关键词:雌二醇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2-甲氧基雌二醇对恶性黑素瘤种植性肿瘤的体内抑制作用
2016年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对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噻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方法检测2-ME对黑素瘤B16细胞的抑制作用。构建BALB/c小鼠的恶性黑素瘤细胞种植性肿瘤模型,分为3组,每组6只。治疗组(2-ME组)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50 mg/kg 2-ME,阳性药物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组]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20mg/kg CTX,阴性对照组(Nacl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2d/次,共14d,每3d测量肿瘤体积,实验结束后称量肿瘤质量;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对肿瘤组织Gadd45b和C-myc蛋白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HE染色对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小鼠的肿瘤组织、肺组织、肝组织和脾组织进行形态分析。结果 2-ME对黑素瘤B16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B16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CTX组和2-ME组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均小于Nacl组(P<0.01),但CTX组与2-ME组之间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HC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ME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Gadd45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HE染色结果显示,2-ME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的肝及脾均无明显的组织形态改变,而3/6的对照组小鼠发生肺组织转移,2-ME组肺脏无明显改变。结论2-ME对黑素瘤B16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myc和Gadd45b基因表达有关。
胡彩霞江绍乾张国强冯佳田菲高顺强
关键词:雌二醇小鼠
曲尼司特联合积雪草苷治疗肥厚性瘢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曲尼斯特联合积雪草苷治疗肥厚性瘢痕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50名肥厚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曲尼斯特联合积雪草苷治疗法,对照组单纯使用曲尼斯特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64%。结论曲尼斯特联合积雪草苷治疗肥厚性瘢痕具有显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田菲
关键词:曲尼司特积雪草苷肥厚性瘢痕
紫草素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对银屑病细胞模型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紫草素(SHI)介导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反应防治银屑病(PSO)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HaCaT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五联因子(M5)组[添加10μg·L^(-1)的白细胞介素(IL)-1α、IL-17、IL-2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瘤素M(OSM)刺激细胞48 h]、SHI低、中、高剂量组(L-SHI、M-SHI、H-SHI组,在M5诱导的基础上添加0.1、1、10μmol·L^(-1)的SHI)、SHI高剂量+ADU-S100组(SHI+ADU-S100组,在H-SHI组的基础上添加10μmol·L^(-1) STING激活剂ADU-S100)。噻唑蓝(MTT)比色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SHI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SHI对HaCaT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SHI对HaCaT细胞凋亡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HaCaT细胞中IL-1β、IL-6、IL-15、IL-23、γ干扰素(IFN-γ)炎症因子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aCaT细胞中cGAS、STING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5组HaCaT细胞的存活率、克隆细胞数、划痕愈合率降低,凋亡率、IL-1β、IL-6、IL-15、IL-23、IFN-γ、cGAS、STING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M5组比较,L-SHI组、M-SHI组、H-SHI组存活率、克隆细胞数、划痕愈合率升高,凋亡率、IL-1β、IL-6、IL-15、IL-23、IFN-γ、cGAS、STING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H-SHI组比较,SHI+ADU-S100组存活率、克隆细胞数、划痕愈合率降低,凋亡率、IL-1β、IL-6、IL-15、IL-23、IFN-γ、cGAS、STING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SHI可以抑制PSO细胞模型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GAS/STING信号通路实现的。
吕冲乔现华高娟娟田菲周奎龙王成成王杰鹏
关键词:紫草素银屑病炎症反应
曲尼司特联合积雪草苷治疗硬化性脂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硬化性脂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皮下脂肪炎症性疾病,好发于中年女性,但发病率不高,病因也不明确[1-4]。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如司坦唑醇、曲尼斯特、糖皮质激素等,但长时间应用的副作用较大,不利于患者的预后[5-6]。积雪草苷具有抗氧化、清热解毒和抗过敏等功效,外敷后可直接渗透至皮下组织,
田菲张国强李丽莎
关键词:曲尼司特积雪草苷
积雪苷外敷并口服联合曲尼司特治疗外伤瘢痕增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观察积雪苷外敷并口服联合曲尼司特治疗外伤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外伤瘢痕增生患者126例,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曲尼司特胶囊,每次0.1 g,ti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外敷积雪苷霜软膏适量,每天3~4次,并加服积雪苷片,每次12~24 mg,ti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1年内复发率、平均用药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1年内复发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5.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用药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35%)明显低于对照组(1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雪苷外敷并口服联合曲尼司特治疗外伤瘢痕增生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瘢痕增生复发率,缩短其用药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田菲高娟娟张国强
关键词:积雪苷外敷口服曲尼司特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浅表性血管瘤疗效评价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手足部浅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45例1个月至12岁患有手足浅表血管瘤的患儿给予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每个月照射1~2次,共照射2~6次。结果:皮损直径〈2 cm的患儿(25例)和直径≥2 cm(20例)的患儿治愈率分别为88.0%和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6个月~和1岁以上患儿治愈率分别为66.7%、70.6%和71.4%,比较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595 nm染料激光治疗浅表血管瘤安全有效,对于面积较小的皮损,疗效更好。
胡彩霞易娟张国强田菲王文氢高顺强
关键词:血管瘤手足脉冲染料激光
积雪草苷联合曲尼司特治疗局限性硬皮病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积雪草苷联合曲尼司特治疗局限性硬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局限性硬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曲尼司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积雪草苷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皮肤硬度积分、关节痛积分、关节功能积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DLQI)变化情况,记录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皮肤硬度积分、关节痛积分、关节功能积分及DLQI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积雪草苷联合曲尼司特能够显著改善局限性硬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
田菲高娟张国强
关键词:积雪草苷曲尼司特局限性硬皮病
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超声引导三氧椎旁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超声引导三氧椎旁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治疗效果。方法 84例年龄>60岁的胸腰段PH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普瑞巴林和阿米替林,试验组口服对照组药物的基础上,给予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超声引导三氧椎旁注射治疗,并对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2个疗程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神经损伤修复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后VAS评分均小于治疗前(P<0.05);经1个疗程治疗,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2个疗程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神经损伤修复程度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结论治疗老年慢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超声引导三氧椎旁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助于神经损伤修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素荣陈翠荣卜少卿杨杰田菲王雅倩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超声引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