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杨
- 作品数:14 被引量:7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糖化白蛋白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糖尿病已不仅仅是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主要病因之一,同时也是CKD患者中常见并发症[1]。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迟微量蛋白尿出现,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减轻体内脏器损伤,有效降低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及尿毒症透析患者的死亡率[2]。
- 费杨汪年松
- 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糖化白蛋白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病常见并发症微量蛋白尿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异常与尿蛋白关系被引量:38
- 2016年
-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脂异常与尿蛋白关系.选取122例住院的DN患者,年龄(62.26±12.67)岁,女性49例,男性73例,测定血脂代谢各指标,同时留取24h尿蛋白定量(24h pro),依据蛋白尿定量分为肾病和非肾病综合征组,比较两组相关血脂指标,并行相关性分析比较.肾病综合征组患者的TC(总胆固醇)、NHDL、Lpa和Apo-B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肾病综合征组(P<0.05);TC、NHDL、Apo-B和Apo-E均分别与24h尿蛋白定量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关(P<0.01),Lpa与24h尿蛋白定量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相关,LDL-C及TG仅与HbA1C相关(P<0.01),Apo-A1仅与24hpro相关(P<0.05);各血脂指标依据四分位法分组,TC、NHDL-C、TG、Apo-A1、Apo-B、Lpa及Apo-E随着数值升高,组内24h尿蛋白定量(≥3.5g)百分比例增高(P<0.05),而LDL-C及HDL-C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N患者随着24h蛋白尿增多,血脂异常更为显著,尤其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以TC、NHDL、Lpa及Apo-B升高为主,而血脂异常进一步加重肾脏病进展,有效控制血脂有望改善肾脏病预后.
- 李军辉程东生王锋费杨薛勤汪年松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脂异常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尿蛋白
- 关于临床医师教学行为、胜任力和自我发展的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了解临床医师对临床教学行为、胜任力和自我发展的评价。方法编写调查问卷,对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参加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22名临床医师进行调查。结果对于教学行为,63.9%(78/122)的培训医师认为获得的教学时间少,且84.4%(103/122)的培训医师认为临床教学不充分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工作太忙而没有时间",认为住院医师能提供临床知识的数量和质量较低。对于胜任力,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但对带教者(包括态度、能力、技巧)和学习者(包括态度、能力、自我提升)需具备的胜任力均表示认同。对于发展性评价,住院医师教学意愿强烈者占比8.0%(7/87),专科医师占比37.1%(13/35),尽管受训医师希望"住院医师主要承担教学工作"的比例仅占3.4%(3/87),且91.8%(112/122)的受训医师认为阻碍其成为临床教学者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工作太忙而没有时间",但他们认为高年资住院医师或低年资主治医师能成为很好的教学者。结论住院医师参与临床教学程度低,高年资住院医师或低年资主治医师具备一定的胜任力,能够成为很好的临床带教者,但需更多措施增加他们的带教信心。
- 刘玉梅费杨鲍宏达王锋薛勤汪年松
- 关键词:教学行为胜任力自我发展住院医师培训专科医师培训
- 糖化白蛋白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临床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 <正>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GA)在糖尿病肾病与非糖肾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血糖评估价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共入选824例CKD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DN)621例,非糖尿病肾病(非DN)203例,根据患者e G...
- 费杨汪年松
- 文献传递
- 糖化白蛋白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糖评估价值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GA)对糖尿病肾病(DN)与非DN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血糖评估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共入选782例CKD患者,其中DN患者579例,非DN患者203例。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CKD 1至2期组(374例),CKD 3至4期组(207例)和CKD 5期组(201例)。CKD 1至2期组中DN患者343例,非DN患者31例;CKD 3至4期组中DN患者108例,非DN患者99例;CKD 5期组中DN患者128例,非DN患者73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测定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红蛋白(Hb)、24h尿蛋白定量(24hUP)和各项生化指标的水平。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GA与其他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 CKD 1至2期组、CKD 3至4期组和CKD 5期组中非DN患者的年龄、FBG、2hPBG、HbA1c、GA均显著低于同组DN患者(P值均<0.01)。CKD 3至4期组和CKD 5期组的DN患者的eGFR、FBG、2hPBG、HbA1c、GA、GA/HbA1c、血清血蛋白(sA)、Hb均显著低于CKD 1至2期组的DN患者(P值均<0.01),24hUP均显著高于CKD 1至2期组的DN患者(P值均<0.01);CKD 3至4期组和CKD 5期组的非DN患者的eGFR、sA、Hb均显著低于CKD 1至2期组的非DN患者(P值均<0.01),CKD 5期组的非DN患者的24hUP显著高于CKD 1至2期组的非DN患者(P<0.01)。CKD 5期组的DN患者的eGFR、FBG、2hPBG、HbA1c、GA、sA、Hb均显著低于CKD 3至4期组的DN患者(P值均<0.01),24hUP显著高于CKD 3至4期组的DN患者(P<0.01);CKD 5期组的非DN患者的eGFR、Hb均显著低于CKD 3至4期组的非DN患者(P值均<0.01),24hUP显著高于CKD 3至4期组的非DN患者(P<0.01)。在所有患者中,以GA为因变量行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A与FBG(R^2=0.145)、2hPBG(R^2=0.174)、HbA1c(R^2=0.649)呈正相关(P值均<0.01),与24hUP呈负相关性(R^2=0.187,P值均<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MI(β=-0.278)、FBG(β=0.334)、2hPBG(β=0.388)、24hUP(β=-1.044)和eGFR(β=-0.019)为GA的共同影响因素(R^2=0.414,P值均<0.05)。DN患者中GA�
- 费杨程东生范瑛简桂花汪年松陈廷芳
- 关键词:糖化白蛋白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
- 阿加曲班抗凝法在伴有血小板减少的脓毒血症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抗凝法在伴有血小板减少的脓毒血症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中的抗凝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2011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间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CRRT 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共192 例,113 例患者在CRRT 基线期即出现血小板减少,其中53 例患者采用阿加曲班作为CRRT 抗凝方式,阿加曲班抗凝方法为首剂100 μg/kg,追加剂量为0.3~0.6 μg·kg^-1·min^-1.48 例采用无抗凝剂治疗,另有12 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加鱼精蛋白治疗,比较各组的抗凝效果以及安全性,有完整资料且连续CRRT 治疗大于3 d 患者入选.结果 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组因例数过少,未予纳入.共纳入阿加曲班组41 例,其中男27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58.4±18.26)岁,平均APACHEⅡ评分(30.55±6.69)分,无抗凝剂组38 例,其中男28 例,女10 例,平均年龄(56.55±17.56)岁,平均APACHEⅡ评分为(32.41±6.58)分.阿加曲班组基线期血小板计数为(73.71±18.71)3109/L,治疗第3 天血小板计数为(70.02±17.42)3109/L,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抗凝剂组基线期血小板计数为(76.74±15.46)3109/L,治疗第3 天血小板计数为(68.97±18.14)3109/L,治疗后血小板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加曲班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D-二聚体下降.阿加曲班组均顺利完成每次CRRT 治疗,血滤器及管路在治疗后无明显凝血情况,无明显出血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而无抗凝剂组滤器及管路Ⅲ级凝血的发生率达到了14.7%.结论 在伴有血小板减少的脓毒血症患者行CRRT 治疗中采用阿加曲班抗凝方法安全有效.
- 盛晓华李军辉范瑛崔勇平俞岗程东生陈玉强费杨汪年松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脓毒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阿加曲班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可溶性CD146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预后的关系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血浆可溶性CD146(sCD146)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入组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105例慢性肾脏病(CKD)1-3期的DKD患者(男68例,女37例),94例2型糖尿病无肾脏损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男64例,女30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sCD146水平,完善DKD患者颈部和下肢动脉的多普勒超声。对所有DKD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Spearman法分析sCD146在对照组和CKD 1-3期DKD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蛋白尿、肾功能等关系。Kaplan-Meier曲线研究DKD患者sCD146与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对心血管终点事件的预测作用。结果无肾病组患者血浆sCD146水平低于CKD 1-3期的DKD组[两组sCD146分别为(435±150)、(602±274)μg/L,t=-5.246,P〈0.001),sCD146水平与血清肌酐(r=0.360,P〈0.001)以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呈正相关(r=0.225,P=0.001),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376,P〈0.001),并随着CKD分期的进展而增加[CKD 1、2、3期患者的sCD146水平分别为(472±172)、(590±223)、(685±340)μg/L,F=164.203,P〈0.001]。sCD146浓度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r=0.577,P〈0.001)、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r=0.765,P〈0.001)呈正相关。sCD146浓度高的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斑块[OR(95%CI)=17.302(2.752-108.780),P=0.002]、颈动脉不稳定斑块[OR(95%CI)=6.404(1.036-39.608),P=0.046]和下肢不稳定斑块[OR(95%CI)=13.641(1.942-95.825),P=0.009]。血浆sCD146水平越高的DKD患者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更高(Log rank χ2=9.366,P=0.049)。结论sCD146可以无创敏感地反映CKD 1-3期的DKD患者肾功能的下降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并对未来的心血管事件也有预测作用。
- 王漪芸费杨范瑛李诗琪闻洁君何俐董杨张群子汪年松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CD146
- 校正后糖化白蛋白评估合并大量蛋白尿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的价值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校正后糖化白蛋白(adjGA)评估糖尿病肾病合并大量蛋白尿患者血糖的价值。方法共纳入166例24h尿微量白蛋白(24hUP)>1.0g/24h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其24hUP水平分为显性蛋白尿组(24hUP<3.5g,92例)和肾病综合征组(24hUP≥3.5g,74例)。测定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GA)、体重、血清白蛋白(SA)水平。应用GA的校正公式计算adjGA,并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GA和adjGA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的FBG和PB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肾病综合征组的GA和GA/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显性蛋白尿组(P值均<0.01)。经过数据校正,两组间adjGA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djGA/HbA1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全体患者中GA与FBG、PBG、HbA1c、eGFR和SA均呈显著正相关(R^2值分别为0.101、0.067、0.474、0.095、0.072,P值均<0.01),与24hUP呈显著负相关(R^2=0.205,P<0.01);adjGA与FBG、PBG、HbA1c、eGFR均呈显著正相关(R^2值分别为0.156、0.039、0.469、0.089,P值均<0.01),与24hUP、SA均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024,-0.013,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全体患者中adjGA仅与PBG相关(R^2=0.163,回归系数为0.497,P<0.05)。结论 adjGA对评估糖尿病肾病合并大量蛋白尿患者的血糖水平有临床价值,尤其适用于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患者,但仍需进一步行动态血糖监测数据和大样本研究验证。
- 费杨盛晓华陈廷芳范瑛程东生汪年松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
- 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分析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Ⅰ型心肾综合征(CR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4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CRRT的Ⅰ型CRS住院患者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29-87岁,平均年龄为(69.2±15.3)岁。根据出院时患者存活或死亡,将其分为存活组(17例)和死亡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行CRRT前的一般资料和血液学指标,以及治疗情况。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年龄、器官衰竭数目、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应用升压药物的患者构成比,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尿素氮(BUN)和空腹血糖(FBG)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值分别〈0.05、0.01)。死亡组的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患者构成比和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值分别〈0.05、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行CRRT的CRS患者的预后与其年龄(OR=1.054,95%CI为0.999-1.112)、NYHA心功能分级(OR=11.900,95%CI为1.272-111.351)、器官衰竭数目(OR=3.379,95%CI为1.373-8.318)、APACHEⅡ评分(OR=1.418,95%CI为1.141-1.762)、平均动脉压(OR=0.875,95%CI为0.799-0.959)、MPV(OR=1.789,95%CI为1.066-3.004)、BUN(OR=1.069,95%CI为1.004-1.138)、FBG(OR=1.336,95%CI为0.997-1.791)和应用升压药物(OR=0.529,95%CI为0.338-0.829)均相关(P值均〈0.05)。结论 Ⅰ型CRS患者行CRRT的预后较差,与患者的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器官衰竭数目、APACHEⅡ评分、平均动脉压、MPV、BUN和FBG水平,以及应用升压药物有关,应引起足够重视。
- 李军辉盛晓华程东生费杨刘玉梅范瑛汪年松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住院
- 糖化白蛋白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临床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 <正>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GA)在糖尿病肾病与非糖肾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血糖评估价值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共入选824例CKD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DN)621例,非糖尿病肾病(非DN)203例,根据患者eGF...
- 费杨汪年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