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靶点治疗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相关报道指出,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将会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需要及时有效地治疗才行;在医院临床治疗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仅用单一药物治疗疗效欠佳,还需进一步改进临床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 周丽华陈勋
- 关键词:多靶点治疗难治性肾病霉酚酸酯甘油三酯含量血清白蛋白
- 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 2016年
-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浓度水平,探讨脂质运载蛋白-2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反应方法检测冠心病患者167例(CHD组)及127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水平,同时收集血糖、血脂等-般性资料。结果CHD组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417.78±55.87)pg/ml比(231.67±71.71)pg/ml,P=0.000]。相关分析表明,脂质运载蛋白-2与MDA(r=0.257,P=0.006)、hs—CRP(r=0.178,P=0.018),TNF—d(r=0.245,P=0.005)、HOMA—IR(r=0.214,P=-0.001)呈正相关,与HDL—c(r=-0.184,P=-0.027)、GSH(r=-0.358,P=0.000)呈负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MDA、HOMA—IR是影响脂质运载蛋白-2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诊断冠心病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0.765,0.861)。结论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及炎症密切相关,它有助于冠心病诊断及病情检测。
- 周丽华赵俊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 职工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了解黄石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MS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2年12月黄石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黄石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资料。根据黄石市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特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测、超声检查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804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女性786人,占43.57%;男性1022人,占56.65%。MS患者612例,患病率为33.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无糖尿病家族史、无脂肪肝、经常锻炼、不饮酒是职工MS患病的保护因素,睡眠时间不足、久坐、烹调油过量是职工MS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MS患病情况十分严峻,≥40岁、糖尿病家族史、睡眠时间不足、久坐、缺乏体育锻炼、脂肪肝、饮酒、食用烹调油过量为职工MS的危险因素。
- 陈诚田青李俊程冲纪细心周丽华陈智龙周倩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磁共振波谱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治疗效果,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对于该疗效的评价价值。方法连续选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3例,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以分层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高频刺激组(24例),低频刺激组(24例),假刺激组(25例)。前2组分别接受rTMS高频刺激和低频刺激治疗,分别在入组时和治疗4周后给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检查,假刺激组给予和高频刺激组相同频率的声音,但是没有磁刺激,并在治疗4周后给予1 H-MRS检查,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治疗后,高频刺激组HAMD评分(13.5±1.6)分和低频刺激组(13.1±1.7)分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与假刺激组(16.3±1.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刺激组HAMD评分改善不显著。2治疗后,3组患者之间双侧额叶、丘脑和海马的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高频和低频刺激均能改善PSD患者抑郁状况,未发现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 周丽华田青陈勋周倩叶鸿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抑郁磁疗法
- 老年健康体检人员动态血压检测及长时和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老年健康体检人员动态血压及其长时和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期间,对该市休退离职工进行第1次健康体检,此后3年内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即第2,3,4次健康体检。进行第4次健康体检且年龄>60岁的休退离职工有14 582名,按20%比例抽取其中2 916名,最终进行统计学分析的研究对象有743名职工。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所获得的收缩压标准差(SSD)表示短时SBPV,用长时SSD表示长时SBPV。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3组(根据长时收缩压标准差的三分位数进行分组),长时SSD<9.09 mmHg为第一组、14.29>长时SSD≥9.09 mmHg为第二组、长时SSD≥14.29 mmHg为第三组。结果研究对象中女性占37.7%(280/743),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6.9±5.8)岁。第一、二、三组的24 h SSD分别为(14.6±4.2)mmHg,(14.6±3.7)mmHg和(15.6±4.6)mmHg(P=0.009),夜间SSD分别为(11.9±4.6)mmHg,(11.7±5.0)mmHg和(11.8±5.1)mmHg(P>0.05),日间SSD分别为(14.0±4.6)mmHg,(14.1±3.7)mmHg和(15.3±4.8)mmHg(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第三组不是夜间SSD>11.11 mmHg(OR=0.970,95%CI:0.682~1.381,P>0.05)和24 h SSD>14.41 mmHg(OR=1.083,95%CI:0.746~1.572,P>0.05)的危险因索,第三组是日间SSD>14.00 mmHg的危险因素(OR=1.507,95%CI:1.038~2.187,P=0.031)。结论长时收缩压变异性是老年人日间收缩压变异性增高的危险因素。
- 赵俊周丽华胡晓田青
- 关键词:老年人血压
- 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采用高频探头检查,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分为合并斑块组和未合并斑块组,并根据斑块分级标准将合并斑块组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比较合并斑块组、未合并斑块组及不同斑块级别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别,分析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合并斑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白细胞介素(IL)-18、IL-6和超敏反应C蛋白(hs-CRP)水平均高于未合并斑块组;不同斑块级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IL-18、IL-6和hs-CRP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Ⅲ级、Ⅱ级和Ⅰ级;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分级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IL-18、IL-6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较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斑块分级密切相关。
- 周丽华陈勋
- 关键词: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动脉硬化斑块
- 血塞通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效益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血塞通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疾病成本负担。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7 d后改用血塞通分散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D-二聚体)、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总费用和药品费用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ESS、ADL评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D-二聚体、PT、APTT、TT、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总费用和药品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序贯疗法与血塞通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相当,均能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且安全性均较高,但血塞通序贯疗法较血塞通静脉滴注的治疗总费用及药品费用更低,成本-效益更优。
- 周丽华陈勋
- 关键词:脑梗死序贯疗法药物毒性
- 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氧化应激、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黄石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诊治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8周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6.34,P=0.043);(2)2组LVEF较治疗前均增加(t=12.54,P=0.032;t=9.12,P=0.041),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8.13,P=0.02);(3)2组患者GSH-Px、SOD、CAT等氧化应激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升高,而MDA均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t=29.21,P=0.01;t=26.12,P=0.03;t=31.12,P=0.00;t=21.88,P=0.04);(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1、TNF-α、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25.44,P=0.00;t=28.11,P=0.00;t=27.23,P=0.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降低体内炎性介质水平以及氧化应激水平。
- 周丽华田青郝亚荣
-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糖尿病心肌病氧化应激炎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