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宁

作品数:1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叙事
  • 3篇文学
  • 3篇价值观
  • 2篇欲望
  • 2篇情感
  • 2篇文化
  • 2篇小说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动机
  • 1篇叙事形式
  • 1篇叙事研究
  • 1篇选文
  • 1篇学生价值观
  • 1篇学语
  • 1篇艺术特征
  • 1篇语境
  • 1篇语文
  • 1篇语文教材
  • 1篇知识考古

机构

  • 11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徐宁
  • 8篇肖祥彪
  • 1篇吴投文

传媒

  • 2篇文教资料
  • 2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邵阳学院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明日风尚
  • 1篇中学语文(大...
  • 1篇文化遗产研究
  • 1篇新文学评论

年份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莫言小说的欲望叙事研究
意识、理性与人性对欲望的表现形态具有重要影响。意识对欲望具有显现作用,理性对欲望具有规范作用,人性对欲望具有主导作用。不同的作家在此三个层面的欲望叙事形态表现也各不相同。人性层面的欲望形态是基础,在外界环境刺激下,依次衍...
徐宁
关键词:叙事形式小说创作艺术特征
汪剑钊诗歌的自然与生命主题解读
2017年
用诗人泉子的说法,汪剑钊是一只'食腐的金乌'。泉子说:'这是一个诗歌的乌鸦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新诗的‘诗经’时代。'①汪剑钊的诗歌多运用隐喻手法,画面感强,聚合特征明显,与庄子的齐物论思想似有某种精神上的关联。在他的诗歌中,有一类以自然与生命为主题的诗歌值得注意,此类诗歌具有批判世俗物欲、重构心灵世界与向往诗性人格的主题指向。
徐宁吴投文
关键词:主题诗性诗歌画面感
潘年英的苗族文化书写与田野研究——基于知识考古学的学术史分析
2016年
潘年英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历经苗族文化书写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寓理论于苗族文化具体元素、苗族文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三个阶段,塑造了不同的苗族文化形象,而这些文化形象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与历史先验知识前提。透过知识考古学的分析,潘年英苗族文化书写与田野研究秉承的人类学视角的客观原则,打破了传统与现代陈述方式对苗族文化的话语霸权,为争取苗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平等话语权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潘年英的他者立场与其文化自觉理念相矛盾,而其怀旧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对苗族文化未来发展的观点有所制约。
徐宁
关键词:苗族文化文化形象知识考古学话语霸权
微信平台价值观与中学生价值观的互动机制及对策
2017年
在封闭公共空间中形成的中学生群体价值观呈现出历时静态、共时强化与高度一元化认同的特点。商业化运营的微信对中学生消费群体的渗透,促使中学生价值观与微信价值观互动,其以个体需求为互动机制前提,个体空间扩展为互动现实基础,利益作为互动的动机。两种性质迥异的价值观体系冲突已不可避免。为此,中学生价值观群体应针对教学、生活的特点从宏观上着重培养中学生的人文意识,在中观上培养其审美能力,在微观上培养中学生的阅读习惯。
徐宁肖祥彪
关键词:价值观互动机制
当代文学集体化叙事本位的回归
2016年
纵观中国不同种类的经典文学,其共同特点是集体化叙事。集体化叙事的重要意义源于人、文化与文学的关系:文学是人记忆的游戏方式,而文化是人生命活动的准则,人需要文化指导实践,需要文学解释文化所无法论证的形而上问题。当今文学危机的根源在于文学对文化集体化性质的反叛,使文学脱离现实文化而成为纯粹个人想象的游戏。文学只有关注人类现实,以文化为坐标重新定位,回归集体化叙事,才能摆脱新时代所遭遇的危机。
徐宁肖祥彪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文学本位
理性意义上文学的生存价值
2016年
古代"文学"概念包括经、史、子、集,而现代"文学"概念则剔除了哲学与历史学科内容,由此导致文学的生存意义遭到质疑。哲学、历史学科内容的分离使文学学科理性特征变得隐蔽,而理性使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具有探讨人生命意义的功能,并且相较于音乐、绘画等人文艺术学科具有时空优势。理性对文学人文功能的生成机制具体表现为文学的情感性特点与审美属性,两者均以理性为前提:文学作品情感的欣赏以理性为前提;美是理性对人生命愉悦体验的标记。
徐宁肖祥彪
关键词:知性文学情感审美
莫言中长篇小说的苦难叙事
2016年
欲望是人类苦难的根源,苦难对于人类的生命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莫言希望消除人类的苦难,主张欲望的释放,使生命获得更大的价值,另一方面重视苦难的意义,提倡文化对欲望的规约。这一矛盾统一于其对苦难的深刻认识。苦难赋予小说悲壮风格,并促使人类的自我发现;苦难形成的独特文化景观指导人类与苦难的斗争,进而丰富人类的文化,同时苦难作为人类文化的过滤机制,利用人类对苦难的恐惧心理而淘汰文化中的糟粕部分。
徐宁肖祥彪
关键词:欲望生命文化
论手机微信语境的价值观危机及发展趋势
2017年
微信承担着信息传播功能,但是其信息的价值观取向呈现出个体价值观下的道德危机,群体价值观下的话语危机,类价值观下的异化危机三方面问题。微信语境对大众价值观的影响源于大众的主体需要与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心理。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微信语境下的大众价值观将呈现以下趋势:个人价值观的多样化表达;传统道德血缘价值观的隐退,现代法律契约价值观的高扬;利已价值观强势建构。
徐宁肖祥彪
关键词:语境价值观公众
论中学语文教材价值取向与价值观形成自然过程中的逻辑偏差
2015年
教育就是帮助青少年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与人类社会和整个宇宙建立起广泛的感官交流的、精神融合的、敏感而又坚韧的生命。坚韧的生命表明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受教育者生存下来;与宇宙自然融合则为使个体更有质量的生存。而要想达到这两个目的,必须实现自我物质与精神利益的最大化。
徐宁肖祥彪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选文人类社会社会利益
莫言的悲悯情怀及其教育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莫言在其一系列作品中虚构了高密东北乡的文学王国,从而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悲悯情怀。这种悲悯情怀直接导致了莫言对于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文化冲突的焦虑,在这种焦虑中,既有宗教式的仁爱,也有对善恶界线的模糊。这种情怀在教育学角度上看,具有经验和教训的双重价值。
徐宁肖祥彪
关键词:悲悯情怀文化焦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