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
- 作品数:1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商业文化语境下的《长征》叙事
- 2012年
- 关于"长征"的写作已经很多了,在商业文化背景重述"长征"无疑是新的尝试。王树增的《长征》没有回避历史、传统和商业文化语境带来的压力,以"非虚构"写作模式来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同时挖掘长征的新魅力。在书斋与田野的叙事都展示出《长征》写作的新鲜,但平面化叙事或大众市场热销背后是否获取了精神的维度?这是非虚构写作面对的共同难题。
- 雷军
- 关键词:长征商业文化
- 论贾平凹小说中的方言土语
- 2003年
- 汉语有悠长的历史,词汇相当丰富,繁丰的语料库为作家的选词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词是文学语言符号的最小质量单位,它既是语义性的,又是体验性的,所以作家选择的词必须意义和意味都要契合心灵图景。贾平凹小说用词,一方面书卷气浓厚,一方面又不乏方言土语,呈现出雅俗并存的风格。贾平凹在小说中使用方言土语,时而体现地域特征,时而表现人物性格,时而产生诙谐效果,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
- 李志坚雷军
- 关键词:小说方言土语人物性格名词重叠
- 《暗算》叙述方式的解读
- 2012年
- 《暗算》在英雄主题、叙述策略、语言的组织上,都对当下军旅文学的审美视野进行了挑战。英雄的私语化描述,饱含情绪的主观化叙述,正奇语言的混杂,都给读者带来了新的审美感受。为此《暗算》也带来了迎合世俗文化消费的质疑,但新的叙述方式为军旅文学创作模式的多元化提供了借鉴和思索。
- 雷军杨春魁
- 关键词:麦家暗算英雄主题
- 叙事、抒情与话语权力——评电视连续剧《誓言无声》
- 2003年
- 雷军
- 关键词:话语权力抒情话语誓言无声话语空间
- 生存的反思与文本的缺憾——《围城》与《桃李》的比较
- 2006年
- 《围城》和《桃李》创作于不同时代,但对于现代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解读,成为二者连接的纽带。知识是知识分子表达自己立场的工具,而知识效能的选择就是知识分子价值的选择。知识分子身份的确认凭借的是知识者对权力和大众的态度。两部小说在指出了现代知识分子的溃败后,却没有为知识分子的生存提供想象的可能,这成为作品的共同遗憾。
- 雷军
- 关键词:文本缺憾
- 集体狂欢的写作——关于《兄弟》(上)的创作
- 2008年
- 余会的《兄弟》(上)以狂欢化的视角,观察了刘镇人在政治和世俗生活的种种表演;从主题的世俗化、集体讲述的喧嚣、语言的调侃化等方面挖掘出官方文化下民间的力量和价值。《兄弟》(上)在宣扬民间价值的中心地位时,打破了既有文化模式的束缚,带来了认识和情感解放的快感。
- 雷军
- 关键词:狂欢化《兄弟》
- 消费文化语境中军旅文学的写作——以小说《最青春》为例
- 2013年
- 缺失了战争背景的衬托,军人形象的再造成为创作者探讨的热门话题。小说《最青春》把视角聚焦到一群80后、90后军人身上,生活琐事的无聊、官兵之间的智力角逐、网络战的想象构成了当下军人生存和理想的状态。消费文化语境中军人传统价值的断裂与个体欲望的膨胀是作品思考的亮点。
- 雷军杨春魁
- 关键词:消费文化军旅文学
- 如何做好一个善于对话的教员
- 2011年
- 本文通过对教员课堂走下讲台.课间走下讲台,课外平等交流等三个层面论述如何做接“地气”的教员,由此阐释开展对话式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员走下讲台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 杨会芳雷军
-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教员走下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