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铭雨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史学
  • 3篇历史学
  • 2篇学派
  • 2篇招生
  • 2篇中国历史
  • 2篇中国历史学
  • 2篇上半叶
  • 2篇社会科学化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2篇蒋廷黻
  • 2篇国历
  • 1篇叙事
  • 1篇叙事线索
  • 1篇学人
  • 1篇学系
  • 1篇招生考试
  • 1篇招生制度
  • 1篇史学发展
  • 1篇史学流派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作者

  • 5篇张铭雨
  • 2篇仲伟民

传媒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教育...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山东高等教育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以清华学人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5
2016年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史坛,一批学者顺应"社会科学治史"的国际史学潮流,以社会经济史为研究重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科学派"。这批学者的代表即清华学人。清华学人是"社会科学派"的中坚力量,是"社会科学治史"方法的践行者。清华学人积极倡导"社会科学治史"的学术理念、组织学术团体、致力于会通人才的培养,在近代史学社会科学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学术群体,这批清华学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学术流派,不仅特点鲜明,而且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清华大学一直秉持的通才培养、自由开放的育人理念是会通人才成长的重要保障,而与美国学界保持密切联系则是关键的学源优势,这是清华学人在当时能够引领学术潮流的重要原因。
仲伟民张铭雨
关键词:蒋廷黻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以清华学人为中心的考察
2016年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史坛.众多史学流派升降消长、曲折嬗变,引领着史学风气的转移,推动着史坛格局的变动.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学术史图景。在这半个世纪史学史的相关叙述中,不同的学者对各方史家、流派的评价颇为悬殊,其绘制的史学版图也是面目各异。比较而言,一些分析框架和叙事线索的确有利于把握史学的发展大势,如依照各流派对史学内涵的不同理解,将史学发展梳理成“史料派”和“史观派”的冲突与对抗:依照传统史学回应时代挑战的不同态度,将史学发展分为“批判与变革”和“温情与敬意”的两种路向等。这些分析和论述都极有新意,给人启发。
仲伟民张铭雨
关键词:中国历史学上半叶社会科学化史学流派史学发展叙事线索
蒋廷黻与“清华历史学派”被引量:1
2014年
"清华历史学派"是清华大学历史学科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相似研究理念与研究方法的学者群体,其主要特征是:"历史与社会科学并重,西方史与中国史并重,考据与综合并重"。在"清华历史学派"建构与发展的关键阶段中,蒋廷黻在立言著述和治系行政两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华历史学派"和蒋廷黻之间的良性互动,缘起于诸多深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接续传承"清华历史学派"的学术精神,对于当前中国史学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及参考价值。
张铭雨
关键词:蒋廷黻
民国时期清华招生制度沿革初探被引量:1
2018年
清华民国时期的生源地域分布广泛,是少数具有全国范围影响力的高校之一。其招生沿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09-1924)采用各省选派与公开招考结合的方式,第二阶段(1925-1937)为自主选拔阶段,第三阶段(1938-1948)中政府的宏观调控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清华通才培养、自由包容的育人理念在各个招生阶段中均不同程度地体现。除制度性原因以外,多元地理格局形成的历史基础是早期清华学校学生的分省选拔,广布的考点和广泛的来源中学是其重要保障。
张铭雨
关键词:民国时期招生制度
民国时期清华大学转学制度的历史考察被引量:3
2015年
转学制度是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国时期,清华大学转学制度的宗旨与思路较为连贯,规定较为自由,其转学考试和录取标准堪称既公正合理,又富于弹性,体现了清华大学兼容并包和不拘一格的招生观念。民国时期学生积极参加转学考试,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环境。总体而言,转学制度作为大学招生制度的补充,客观上有利于营造民国时期人才成长与培养的良好环境。深入研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转学制度,对于当今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张铭雨李思楚
关键词:民国招生考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