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勇
- 作品数:15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正常值测试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5
- 1998年
- 为探讨豚鼠1,2,4,6kHz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正常值,对12只(15耳)豚鼠DPOAE进行了较系统的测试,并就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各频率的测出率均为100%;2kHz以上的幅值均在25dBSPL以上,1kHz的幅值低于其它频率;2kHz以上的反应阈值低于1kHz;潜伏期随频率的增加有缩短的趋势;I/O函数曲线表明各频率的DPOAE幅值随初始音的强度降低而减小,两者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豚鼠的DPOAE测出率高,幅值大,各项指标反应稳定。提示豚鼠是一种研究DPOAE较为适宜的实验动物。
- 梁勇钟乃川
- 关键词:耳声发射正常值
- 改变外耳道压力测试声反射对诊断鼓室功能的影响
- 1997年
- 本文对89只鼓室负压耳分别在外耳道压等于大气压与外耳道压等于鼓室压两种条件下,测试其声反射耳数,揭示了在外耳道压等于鼓室压时声反射更灵敏、客观,比较两种外耳道压力条件下声反射引出情况,有助于了解鼓室功能。
- 罗志强梁勇
- 关键词:声反射
- 从神经电生理的研究探讨耳鸣的发病机制被引量:10
- 1999年
- 耳鸣是高级听觉中枢错误地将听觉通路的异常神经活动感知为“声音”,而听觉神经系统的电活动则是耳鸣形成的神经生理基础。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曾有人对耳鸣患者的ECochG和ABR进行过研究,从中解释了一些耳鸣的发病机制。此后,又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
- 梁勇
- 关键词:耳鸣病理学神经电生理
- 胚胎期的乙醇毒性对大鼠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
- 以胚胎期的乙醇毒性为动物模型,测试不同剂量下SD幼鼠的AERP反应,探讨乙醇毒性对听觉中枢发育过程中感知功能的影响.
- 梁勇王正敏屈卫东
- 关键词:胚胎期电位
- 文献传递
- 测试条件对听觉诱发电位中潜伏期反应的影响
- 1990年
- 听觉诱发电位中潜伏期反应(MLR)由Geisler等于1958年第一次报道至今已有30余年,其临床应用如作为听觉反应阈值的指标、诱发具频率特性的听觉电反应、幼儿听觉的客观测试、对听通路损害部位的定位等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早期研究是围绕MLR是神经源性还是肌源性展开的,60年代中期。
- 梁勇钟乃川
- 关键词:测试条件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
- 水杨酸钠对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被引量:5
- 1999年
- 本文以10%水杨酸钠400mg/kg经豚鼠腹腔注射2小时和4天后,进行较系统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并以自身为对照,探讨用药前后水杨酸钠对豚鼠DPOAE的影响。结果发现,用药2小时和4天后,水杨酸钠具有对DPOAE相似的影响作用;水杨酸钠在低刺激强度下可明显降低DPOAE的测出率;对各频率DPOAE的幅值和阈值分别有降低和升高的作用,前者降低2~6dB,后者升高3~9dB,均以低频为甚;水杨酸钠对DPOAE的潜伏期和增长率无明显影响。提示水杨酸钠主要影响DPOAE的发生过程,而对发生后的DPOAE特性影响不大。通过对水酸钠对耳蜗机械特性影响的分析,认为该结果符合水杨酸钠主要影响耳蜗及毛细胞生理功能的药理学特点,可能为其可逆性耳毒性的耳蜗机制之一,有助于解释耳蜗性聋和耳鸣的发病机制。
- 梁勇钟乃川
- 关键词:水杨酸钠耳声发射中毒性耳聋
- 听觉认知电位与耳蜗植入后的听力学评价被引量:5
- 1999年
- 听觉认知电位(ACP)是受试者在对特定刺激信号进行感知、记忆和判断等过程中由皮层所产生的脑电反应,测试时需二种特定的刺激信号是其测试的特点,潜伏期和幅值为主要的分析指标,测试结果与测试条件和受试者状态有关。ACP在耳蜗植入后听力学的评价包括听皮层发育、成熟和功能,言语感知和言语测听,植入后效果和性能,以及听力和言语的学习、训练和康复等方面。
- 梁勇
- 关键词:耳蜗植入听力学
- 靶刺激的叠加次数与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稳定性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探讨靶刺激叠加次数与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寻找以较短的测试时间获得较稳定和较可靠的测试结果的方法。方法选择正常青年人以2、4、8、12、16和20次的靶刺激叠加次数记录P300,分析不同靶刺激叠加次数条件下P300各波潜伏期、幅值和波形的变化及其稳定性。结果以上各叠加次数均可测出P300。靶刺激叠加次数对P300的潜伏期影响不大,而对波形和幅值的影响较大。叠加次数较低时P300各波的反应不够稳定,波幅较高,400msec后常出现其它成分的杂波;叠加次数较高时P300各波的波形稳定,杂波减少,但幅值有降低的趋势。结论靶刺激叠加次数主要影响P300的波形和幅值。12次左右的靶刺激具有P300波形清晰,杂波成分较少,测试时间较短的优点,依此可以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测试结果。
- 梁勇王正敏
- 关键词: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声刺激
- 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潜伏期测试中时间、波数及相位的关系被引量:2
- 1998年
- 以时间、波数和相位三种方式对豚鼠的DPOAE潜伏期进行了测试,并就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组1,2,4,6kHz的D伏POAE潜伏期正常值,其中以时间方式测出的潜伏期分别为4.33,2.72,2.54,2.07ms三种潜伏期值是近似的,且随初始音频率的增加而缩短。根据耳蜗行波理论及DPOAE潜伏期时间、波数和相位形成的原理,三种方式的潜伏期之间存在着产生机制及换算关系上的联系,并得到了一组经验换算公式和常数。还探讨了潜伏期对研究耳蜗行波理论和DPOAE发生部位的意义,介绍了DPOAE潜伏期的测试方法和原理。
- 梁勇钟乃川
- 关键词:耳声发射潜伏期正常值
- 耳鸣与耳声发射的关系被引量:5
- 1997年
- 本文从耳鸣与耳声发射的耳蜗机制、基本特性、不同类型的OAE和诊断意义等方面就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综述。耳鸣与SOAE在耳蜗机制上可能存在着同源性,即耳鸣可以由SOAE引起,但在人群中的出现率很小,且二者应在频率、强度、掩蔽和抑制上存在着相关性。TEOAE和DPOAE与耳鸣的产生机制可能关系不大,但对于分析耳鸣的耳蜗机制是有帮助的。各种OAE对于耳鸣的诊断、分析耳鸣的部位和性质有一定的意义。
- 梁勇
- 关键词:耳鸣耳声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