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平

作品数:18 被引量:101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教育
  • 5篇高等教育
  • 4篇高校
  • 4篇办学
  • 3篇创新型
  • 3篇创新型国家
  • 2篇大学精神
  • 2篇大学生
  • 2篇新人
  • 2篇学理
  • 2篇文化
  • 2篇小康
  • 2篇小康社会
  • 2篇内涵式
  • 2篇内涵式发展
  • 2篇教育创新
  • 2篇科学发展观
  • 2篇科学发展观为...
  • 2篇发展观
  • 2篇拔尖

机构

  • 16篇天津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高等教育出版...

作者

  • 16篇刘建平
  • 1篇张凤宝
  • 1篇顾秉林
  • 1篇潘敏
  • 1篇杜玉波
  • 1篇王玉柱
  • 1篇刘志鹏
  • 1篇谢和平

传媒

  • 6篇中国高等教育
  • 3篇大学(研究)
  • 1篇科学中国人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中国高校科技...
  • 1篇北京教育(高...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中国领导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全员育人理念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8
2009年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学生为本,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服务学生的成长,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的核心办学理念。高水平大学应该在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围绕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强化认识,创新机制,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落到实处。
刘建平
关键词:高水平大学建设全员育人育人理念以学生为本教育教学改革
兴学强国 立德树人 传承创新——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缘起与发展被引量:1
2013年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办学灵魂,只有精神富有的大学才能够担当起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追寻中国大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是在中华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是在100多年办学实践过程当中逐步积累和凝练的。它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人文化成”思想,又融通了西方现代大学理念,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下面结合天津大学办学118年所形成的大学精神,谈几点认识。
刘建平
关键词:文化传承中华文化传统教育办学
构建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被引量:19
2008年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进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新课题,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培养是核心,高水平大学要更好地承担起历史重任,关键是要着力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近年来,天津大学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明确提出要把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和完善以高水平师资队伍、高水平学科平台、高水平教育教学和高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支撑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刘建平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高等教育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型国家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推动教育创新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被引量:1
2003年
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教育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 ,指出教育创新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 ,观念创新是先导 ,制度创新是关键 ,要推行开放式办学 。
刘建平
关键词:教育创新小康社会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被引量:15
2004年
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这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意义所在。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十分广阔的概念。从广义的角度进行定义,文化应当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的总和,它涵盖了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切文明成果。从狭义的角度定义,
顾秉林刘志鹏杜玉波谢和平刘建平潘敏王玉柱
关键词: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办学理念人生观思想道德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被引量:8
2013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在探索一条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又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道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核心要求和当前的紧迫任务。
刘建平
关键词:高等教育规律内涵式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中国高等教育
关于解决工科大学生“校外实习难”问题的提案
2015年
高等工程教育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目前,虽然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还不是工程教育强国,特别是我国工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整体上亟待提高。
刘建平张凤宝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校外实习高等工程教育创新型国家教育规模
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017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核心,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关键。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高校教育体系不健全、政府扶持政策制度体系不完善、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不高等问题。为此,应以战略思维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央和地方加快完善政策制度体系,高校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全社会在政府引导下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刘建平
关键词:创新创业
绩效评价要关注培养目标,注意导向
2011年
2009年,中央教科所的绩效评价出来以后,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但我个人认为,绩效评价应该是今后的方向,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没有绩效,怎么管理?宏观管理的依据是什么?怎么样投入?
刘建平
关键词:绩效评价高等教育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被引量:15
2013年
近期在全党深入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途径。对高校而言.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路线,既是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的必要途径,也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
刘建平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高校教育实践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等教育事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