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平
- 作品数:3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4
- 2017年
- 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后续的自我管理干预提供有力依据。方法于2015年9-1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浦东、闵行、松江、长宁和宝山5个区(县)中,每个区(县)抽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了25个全科团队的糖尿病患者,每个团队所负责管理的T2DM患者库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经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2 249份有效问卷。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评价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应用《密西根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SDSCA)》、欧洲健康素养6个条目的短卷(HLS-EU-Q6)等评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各项指标并收集一般资料。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计量指标的比较用方差分析,患者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患者总体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3.42±0.82)分,其中以遵医服药维度得分最高,为(3.84±1.22)分,非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规律锻炼、血糖监测、足部护理、低血糖预防)得分较低,分别为(3.57±0.95)、(3.30±1.20)、(3.07±1.07)、(3.24±1.11)和(3.47±1.0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人口学特征中,性别、文化程度是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自我管理能力指标中,健康素养得分(β=0.210)、社会支持得分(β=0.201)、自我管理行为得分(β=0.217)、血糖控制得分(β=0.088)均为自我效能的正向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处于中上水平,在开展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时,应考虑健康素养、社会支持、自我管理行为、血糖控制各要素水平的综合提升。
- 王玉亮李丽平高俊岭傅华
- 关键词:糖尿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
- 群组看病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索群组看病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经社区动员,以上海某街道4个居委2011年1月—2012年12月签约管理自愿参与并符合标准的183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整群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92例)和对照组(91例)。干预组患者以群组看病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高血压管理。采用高血压群组看病问卷调查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患者自我管理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及身体活动依从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和身体活动依从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和身体活动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χ2=9.653、8.807,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和身体活动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9、1.626,P>0.05)。干预后干预组症状管理得分、疾病共性得分、社会支持得分、信任与参加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症状管理得分、疾病共性得分、社会支持得分、信任与参加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症状管理得分、疾病共性得分、社会支持得分、归属感得分、信任与参加得分、互惠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健康自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干预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健康自评得分、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健康自评得分、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患者参与障碍的前3位因素分别为:是否有参与需求(40.2%)、时间和地点是否合理(39.1%)、家庭事务因素(32.6%)。结论高血压群组看病模式可以改善患者自我管理相关结局,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与参与意愿;进
- 李丽平任慧盛新春朱义许菁李韫韬傅华
- 关键词:高血压自我管理社区卫生服务
- 群组看病模式:慢性病管理领域的创新被引量:8
- 2014年
- 当前,慢性病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难题,在一级和二级预防方面还缺乏比较简易有效的手段,慢性病患者人数的显著增加以及需求的不断上涨,导致医疗卫生系统的负荷明显上升,在目前医疗短缺的资源环境下,我们并没有足够的医务人员来应对这种挑战。
- 李丽平傅华
- 关键词: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