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景瑞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孟加拉湾
  • 3篇表层沉积物
  • 3篇沉积物
  • 2篇矿物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研究
  • 1篇印度季风
  • 1篇有机碳
  • 1篇同位素
  • 1篇判别函数
  • 1篇黏土矿物
  • 1篇稀土
  • 1篇稀土元素
  • 1篇稀土元素特征
  • 1篇粒度
  • 1篇榴辉岩
  • 1篇隆升
  • 1篇末次冰期
  • 1篇末次冰期以来

机构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台湾海洋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海洋沉积与环...

作者

  • 6篇李景瑞
  • 4篇石学法
  • 4篇刘升发
  • 3篇冯秀丽
  • 3篇孙兴全
  • 1篇张贺
  • 1篇吴建政
  • 1篇韩宗珠
  • 1篇白亚之
  • 1篇曹鹏
  • 1篇李敏
  • 1篇胡利民

传媒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孟加拉湾中部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被引量:14
2016年
通过对孟加拉湾中部110个表层沉积物进行稀土元素(REE)测试分析,揭示了研究区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其物质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稀土元素含量介于93.90×10^-6~220.80×10^-6之间,平均含量为138.25×10^-6,接近上陆壳含量。REE整体表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含量相对均一的特征,Eu呈明显负异常,无明显Ce异常。应用富集系数、判别函数及∑REE-(La/Yb)N等方法判别其物质来源,结果证实研究区沉积物主要为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来源,还有一部分物质来自中印度半岛,而伊洛瓦底江物质对研究区沉积物组成影响不明显。G-B(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沉积物标准化后的稀土参数聚类分析表明,印度源区的主要影响范围位于研究区西侧,其控制因素主要是物质供应方式及孟加拉湾表层环流,尤其是东印度沿岸流(EICC)对印度源区物质的输运。
李景瑞刘升发冯秀丽孙兴全石学法
关键词:沉积物稀土元素判别函数孟加拉湾
苏鲁榴辉岩带的矿物地球化学研究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石榴石和单斜辉石作为榴辉岩的主要造岩矿物,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深入研究化学组成等方面有重要意义。苏鲁榴辉岩带中石榴石和单斜辉石中的主要微量元素与全岩呈很好的正相关关系。石榴石和单斜辉石的轻重稀土元素含量呈相互消长的互补关系。Ga、Cr、Zn主要赋存于石榴石和单斜辉石中,重稀土、Y、Co、Sc主要赋存于石榴石中,V、Ni主要赋存于单斜辉石中,轻稀土和Sr在胶东榴辉岩中主要赋存于单斜辉石中,但在鲁南榴辉岩中可能赋存于磷灰石和绿帘石等矿物中。胶东榴辉岩为地幔成因,鲁南榴辉岩壳幔成因均有。苏鲁榴辉岩自西向东成岩温度逐渐升高,成岩压力增加。
李敏韩宗珠秘丛永张贺李景瑞崔竹沅
关键词:榴辉岩地球化学矿物化学
孟加拉扇沉积作用与古气候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气候-构造-沉积"耦合问题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孟加拉深海扇作为世界第一大浊积扇,沉积物主要来自喜马拉雅山及青藏高原的侵蚀物质,且处于亚洲两大季风区之一的印度季风区,是研究三者相互关系的天然实验室。通过总结该区前人研究成果,对孟加拉扇沉积作用与古气候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该区尚存争议的主要科学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研究认为,除来自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物质外,孟加拉扇还受到印度、东南亚大陆等源区的影响,另外还有少量生物沉积和火山来源物质等。孟加拉扇沉积物以细粒物质为主,扇体表面遍布浊流通道。浊流和等深流是孟加拉扇主要的沉积动力机制。目前对孟加拉扇扇体沉积模式及其在青藏高原隆升、孟加拉扇"源-汇"过程、"气候-构造-沉积"耦合研究中的作用仍存在不同见解,尚需更加深入的研究。
李景瑞刘升发吴建政冯秀丽孙兴全曹鹏王宇童石学法
关键词:高原隆升印度季风
末次冰期以来孟加拉湾沉积物源变化及其气候控制:来自黏土矿物和Sr-Nd同位素的证据
通过对取自孟加拉湾中部的深海岩芯沉积物进行粒度、黏土矿物、Sr-Nd同位素和C年代学的测试分析,建立了年代学框架,分析了末次冰期以来沉积物来源的变化及其气候控制机制。黏土矿物和Sr/Sr-εNd指标指示研究孔位沉积物为来...
李景瑞刘升发石学法张辉方习生陈明德曹鹏孙兴全叶文星吴凯凯Somkiat KhokiattiwongNarumol Kornkanitnan
文献传递
孟加拉湾中部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分布:物源及输运模式
李景瑞刘升发石学法冯秀丽方习生孙兴全叶文星
孟加拉湾中部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分布特征及来源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对孟加拉湾中部11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有机碳、氮含量及粒度进行测试分析,揭示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有机碳(TOC)、总氮(TN)、有机碳/总氮(TOC/TN)的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其有机质来源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值为6.2~7.6Φ,平均为7.1Φ,其分布呈现出以16°N和15°N为界南北两侧海域粒度相对较细(>7Φ),中间海域相对较粗(<7Φ)的特点;研究区TOC的质量分数为0.37%~1.24%,平均为0.84%,TN质量分数为0.05%~0.15%,平均为0.10%,两者分布特点相似,大致以15°N和16°N为界表现出南北两侧海域高,中间海域低的特点;TOC/TN比值为6.05~12.88,平均为8.38,中部海域比值高,南北两侧低。根据TOC/TN比值估算研究区陆源和海洋自生有机质的贡献,结果表明研究区陆源与海洋自生有机质平均相对贡献分别为60%和40%。研究区有机质的分布主要受控于有机质来源及输运方式,其中浊流输运导致的溢流沉积是其最主要的控制因素。另外,粒度、河流悬浮体的输入沉降和有机质保存条件等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李景瑞刘升发胡利民冯秀丽孙兴全白亚之石学法
关键词:孟加拉湾沉积物有机碳粒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