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英
- 作品数:15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体验被引量:12
- 2010年
- 随着康复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迅速增加,各有关院校纷纷开设"康复"专业。在经历了初期的无序之后,康复技术人才的培养已逐步走向规范化。2001年起,国家教育部逐步批准在部分高校开设本科康复治疗学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我院作为高职院校应当发挥优势,创造条件,积极承担起为社会培养高级康复治疗技能性人才的社会责任。
- 范秀英
-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康复治疗学专业康复医学事业国家教育部
- 白术治疗胸腔积液被引量:6
- 2006年
- 白术,味甘苦而性温,具有补气健脾、利水消肿之功。笔者重用白术,用以治疗胸腔积液,取得良好效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白术不仅能较迅速利水消肿,还能化瘀散结,解除粘连,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创面修复和组织再生的作用。
- 朱树宽范秀英
- 关键词:白术剂量效应关系
- 针对岗位需求制订高职药学专业教学方案
- 2008年
- 根据高职特点,结合药学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并针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药学专业技术岗位需要的核心技能,制订高职药学专业教学方案。
- 范秀英
- 关键词:高职药学专业教学方案
- 高等职业教育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设计被引量:5
- 2010年
- 以工作过程为基点,从高等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针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设计,以体现课程设计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 范秀英
- 关键词:康复教育课程开发高等职业教育
- 基于“院校循环,虚实轮转,实境育人”的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被引量:8
- 2013年
- 本文阐述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经过十余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步实现了"院校循环、虚实轮转,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了"重素拓能,双线并行,三阶递进"的课程体系;开发、设计了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编写了工学结合校本教材;配合实施了"行为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范秀英
-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 以需求为导向改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康复治疗专业课程被引量:5
- 2009年
- 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高职康复教育应以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及岗位需求为导向,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评价。
- 范秀英
-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
- 一些与中药临床疗效相关的因素被引量:1
- 2003年
- 范秀英
- 关键词:中药临床疗效药材质量药物炮制药性副作用
- 高职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6
- 2008年
- 笔者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探讨高职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 范秀英
- 关键词:高职课程教改
- 《伤寒论》中治“厥”之法
- 2003年
- "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四逆散"、"白虎汤"、"大承气汤"、"吴茱萸汤"、"乌梅丸",均出自东汉医家张仲景的著作<伤寒论>,且均能治厥.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免会产生疑惑.因此,在方剂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此加以辨析,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些经方.
- 范秀英
- 关键词:《伤寒论》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白虎汤乌梅丸
- 从《伤寒论》谈仲景用桂枝被引量:2
- 2008年
- 桂枝味辛甘而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祛风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之功效,主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心悸、痰饮蓄水、经闭瘢瘕等症。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常用桂枝,运用之灵,用法之妙,独具匠心。因此,探讨张仲景运用桂枝的规律,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探求其遣方用药之精妙所在,给吾辈在临床用药时以指导,也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桂枝的临床使用范围。
- 范秀英
- 关键词:《伤寒论》桂枝中药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