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波 作品数:10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角膜侧切口并筋膜下麻醉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角膜侧切口及筋膜下麻醉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325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采用筋膜下麻醉及角膜侧切口,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视力、角膜屈光变化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麻醉效果I级满意率占94.8%,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5、7.291、5.533,P<0.05),术后角膜散光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658、4.760、4.076,P>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角膜侧切口并筋膜下麻醉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应用,术中麻醉效果良好,对角膜屈光影响轻微,便于手术操作及减少手术并发症。 张灵波关键词: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36例(36眼)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治疗后1周、1月、3月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1周、1月、3月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2、8.501、8.754,P<0.05);光学相关断层扫描检查显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1、4.543、1.740,P<0.05),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张灵波 谢振松 李湧关键词:激光光凝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并发症 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采取虹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膜切除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张灵波关键词:手术 高眼压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囊袋张力环及虹膜拉钩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应用 2023年 目的 探讨囊袋张力环及虹膜拉钩在超声乳化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1月我院35例35眼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眼外伤者28眼,Marfan综合症2眼,不明原因者5眼)患者,术中使用虹膜拉钩并植入囊袋张力环,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视力变化、前房深度变化、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人工晶体位置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术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43,-15.495,-16.742, P<0.05),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3,-0.931,-0.067,P>0.05),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61,-7.951,-7.837,P<0.05),术后人工晶体居中性好,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合并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手术,术中应用囊袋张力环及虹膜拉钩,可提高手术操作性,效果安全可靠,疗效稳定。 张灵波关键词:晶状体半脱位 囊袋张力环 虹膜拉钩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不同切口方式白内障摘除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究不同切口方式对白内障患者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94例(98眼)中老年白内障患者,均对患者实施完白内障切割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根据切口的类型将患者分为透明角膜切口组28例(30眼),巩膜隧道切口组34例(36眼),角膜缘切口组32例(32眼)。手术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对患者践行眼部检查,检查患者泪膜破裂时间。结果与手术前比较,透明角膜切口组手术后1 d BUT明显缩短(P<0.05),到30 d时,BUT基本恢复到了手术前的水平。巩膜隧道切口组术后1 d BUT明显缩短(P<0.05),术后8 d BUT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边缘切口组术后1 d BUT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切口患者泪膜稳定性有明显的不同,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摘除术对泪膜稳定性影响显著,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摘除术对泪膜稳定性有轻微影响,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摘除术对泪膜稳定性几乎无影响。这说明切口方式不同,患者泪膜稳定性也不相同。 张灵波关键词:白内障 泪膜稳定性 康柏西普玻璃体注射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注射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NVG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5例(35眼)、对照组32例(32眼)。对照组患者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康柏西普玻璃体注射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消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月、6月眼压水平,并于治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情况及虹膜新生血管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消退时间为(3.88±1.09)d,对照组患者消退时间为(4.52±1.14)d,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治疗后1月、6月两组患者眼压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月,两组患者视力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7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注射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NVG,可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恢复患者视力,预防复发。 张灵波关键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玻璃体注射 疗效 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或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或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0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31例)和对照组(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29例),比较两组术后及术后1、3、6个月的视力,术前、术后6个月的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视力均升高(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术后3、6个月视力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3、6个月观察组视力更高(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阻力指数(RI)均降低,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6个月观察组RI更低,PSV、EDV更高(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眼压均降低,前房角度、前房深度、散光度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6个月观察组眼压更低,前房角度、散光度更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68%)与对照组(20.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能够使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收获理想的疗效,患者的视力得到显著改善,在改善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同时提高手术效果,且不增加并发症。 张灵波 杨鹏飞 杨培关键词: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小梁切除术 房角分离术 球后注射泼尼松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球后注射泼尼松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的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患者62例(110眼)。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1例,56眼)与观察组(n=31例,54眼)。对照组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吲哚美辛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球后注射泼尼松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1周后视力情况、眼压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矫正视力>0.6及0.3~0.5眼数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16%)与对照组(35.4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眼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后注射泼尼松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且安全性较高。 张灵波关键词:球后注射 泼尼松 葡萄膜炎 青光眼 内眼手术后的早期开放法 1997年 内眼手术后的早期开放法于凤荣张灵波(白城市中心医院五官科137000)眼部手术后的最显著特征是术眼遮盖,这一概念迄今仍被绝大多数眼科学者认可并为病人乐于接受,因而在临床上得以沿用。我们自1990年以来开始白内障术后病例实施早期开放,并以随机的方式与传... 于凤荣 张灵波关键词:白内障 内眼手术 囊袋张力环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效果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囊袋张力环植入(CTR)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156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将接受人工晶状体和CTR植入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采用人工晶状体植入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水平、前房深度、人工晶状体位置、屈光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时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时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时有效人工晶体位置(ELP)均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时ELP均值以及总体ELP均方根值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时观察组屈光度飘移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超声乳化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基础上联合使用CTR有利于稳定人工晶状体位置和前房深度,减少屈光度飘移,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张灵波关键词: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屈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