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峰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哲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对实验动物伦理关怀的思考被引量:1
- 2011年
- 通过对实验动物的结构、选择的原则以及所处的现状等进行分析,探讨了动物在实验台上为科技进步作出的牺牲,从而呼吁当今社会提高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给予伦理关怀,进而全面推进21世纪和谐社会的发展。
- 李海峰
- 关键词:实验动物伦理关怀和谐社会
- 从“对立”到“分延”——德里达的“在场”与“不在场”关系辨析
- 2014年
- 德里达是解构主义哲学的代表,其以解构主义的"分延"、"痕迹"等新概念为工具,本着"去中心"的观念,对"在场"与"不在场"的关系进行了辨析,达到了由传统的对立到解构主义的"分延"目的,进而颠覆了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的大厦。文章以此为主线,在系统地分析其关系的同时,也结合相关学者的观点对其"分延"理论作了一定的评析。
- 李海峰
- 关键词:对立在场不在场游戏说
- 环境心理学内涵的演变: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到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被引量:5
- 2014年
- 环境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与当时的环境恶化有关。环境心理学由最初研究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发展为研究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目的在于探索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试图解决各种因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随着全球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环境心理学取得较快发展。环境心理学仍然在生态与环境保护以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陈红李海峰
-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生态系统生态危机
- 柏拉图哲学王思想探析——从囚徒的境遇看王者的风范
- 2013年
- "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思想体系中关于政治哲学的核心学说,是柏拉图在城邦失序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改造城邦、建立理想国家的一次伟大尝试。该学说强调王者要用哲学思维和知识去统摄政治,从而引导国家健康、有序发展。而对洞穴比喻的解读就是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来表达哲学王统治下的社会所独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深度挖掘和分析该学说,将更全面、更系统地呈现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将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 李海峰
- 关键词:哲学王囚徒洞穴喻
- 康德的“物自体”学说探析
- 2014年
- 康德的“物自体”被认为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作为一种客观实在的感性来源,是一种思维存在的理性的理念,使人类的认识无止境地永远进行。本文旨在通过三个方面来论述康德“物自体”的涵义,将其领域由认识扩展到了道德的层面,再结合人类探索历程中出现的“物自体”假设,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追述其在当代社会的人文价值。
- 李海峰
- 关键词:物自体不可知道德实践
- 解析跨学科教育的时代内涵——关于科学知识的社会学反思
- 2014年
- 科技的进步为社会积累了诸多财富,使得人们开始盲目崇拜科学文化,而忽视人文文化的发展,造成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如此,跨学科教育被推上了时代的舞台,人们希望刷新年轻一代的思维,去更好地引领社会的进步。科学知识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型学科,从整体上为我们梳理了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的关系,为我们的跨学科教育改革提供一份借鉴,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和谐进程。
- 李海峰
- 关键词:跨学科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文化人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