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广
- 作品数:7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老年结肠癌60例被引量:21
- 2013年
- 结肠癌是老年人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该病进展缓慢,早期难以确诊,常可引起肠梗阻,资料统计目前大约10%~30%的结肠癌患者合并肠梗阻〔1〕。由于老年人多伴发其他系统疾病,一旦出现梗阻症状,病情发展复杂,处理棘手,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高。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至关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0例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 王庆锋所剑陈岩王大广徐越超
-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多方位集束治疗被引量:23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多方位集束治疗策略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结直肠外科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间收治的3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多方位集束治疗者13 例(治疗组),采用其他非手术方法治疗者1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4d好转率分别为76.9%(10/13)和44.4%(8/18),7d治愈率分别92.3%(12/13)和77.8% (14/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2.3±1.5)d比(4.7±1.9)d]、肛门排气时间[(2.9±2.4)d比(5.1±3.7)d]、排粪时间[(3.5±2.7)d比(6.2±2.8)d]、腹胀消失时间[(4.6±2.3)d比 (9.1±3.4)d]、开始经口进食时间[(5.9±1.8)d比(10.2±2.7)d]、腹部CT肠管改善时间[(6.6±3.5)d比 (11.4±9.6)d]以及从治疗开始至出院时间[(7.3±2.9)d比(14.8±11.2)d]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方位集束治疗策略可有效缩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愈时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王大广张洋何亮陈岩于金海孙璇王立新所剑
- Hp感染的胃癌组织中Eph A2和Ephrin A1的表达与远处转移的关系被引量:6
- 2016年
- 采用蛋白印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胃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ph A2、Ephrin A1和E-cadherin的蛋白及mRNA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关系,初步探讨幽门螺杆菌(Hp)促进胃癌发展的机制。结果胃癌组Eph A2和Ephrin A1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P<0.05),且伴Hp感染组显著高于未伴Hp感染组(P<0.05);胃癌组Eph A2和Ephrin A1蛋白及mRNA水平与存在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Eph A2和Ephrin A1分别与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说明Hp可能通过诱导胃癌细胞合成更多的Eph A2和Ephrin A1,从而抑制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使胃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发生转移。
- 闫世贤王大广陈羽佳刘恒昌徐越超
- 关键词:EPHA2EPHRINA1
- 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1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恶性黑色素瘤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常见,但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恶性黑色素瘤易发生淋巴道转移和血行转移,转移部位可见于肺、肝、脑、肾上腺,胃转移极为少见。本病例报道一例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患者。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黑便5天于2014年7月1日入院。既往:1年前于吉大一院二部行左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根治术,
- 邹齐陈羽佳王大广所剑
-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血行转移淋巴道转移隆起型转移性黑色素瘤
- 胃癌患者血清中miR-204水平变化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被引量:8
- 2017年
-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第一类癌病致病原。目前大量研究已证实Hp感染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微小RNA(miRNA)是一种单链RNA,目前研究认为其具有非编码性和高度保守性。Calin研究发现有超过半数的miRNA的基因所在区域与肿瘤有关,
- 周保贞王大广郑雷振徐越超
- 关键词:保守性类癌亚组胃黏膜保护剂
- 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恶性潜能未定的胃血管球瘤1例被引量:4
- 2018年
- 血管球瘤(GTs)多为一种的良性小型血管瘤,较少发生。胃血管球瘤是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的一种,临床上少见。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1例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胃血管球瘤,现将该患者资料报告如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及影像学特征。
- 李晓光陈羽佳张洋吴琼范运达徐仲航王大广
- 关键词:胃血管球瘤消化道出血首发症状恶性潜能粘膜下肿瘤影像学特征
- 胃癌患者血清VEGF-C、VEGF-D浓度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胃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2位[1]。淋巴结转移是其恶性生物学行为之一,与胃癌患者的分期、预后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临床上决定是否给予进一步治疗的依据。目前对淋巴结转移状态准确判断是术后病理分期。但如何能在术前对淋巴结转移状态进行判断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 徐冬冬王大广所剑
- 关键词:VEGF-D术后病理分期贲门胃底淋巴管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