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伟

作品数:1 被引量:2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中国农田
  • 1篇碳库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固碳
  • 1篇土壤碳
  • 1篇土壤碳库
  • 1篇农田
  • 1篇农田土壤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全球气候
  • 1篇全球气候变化
  • 1篇作物
  • 1篇作物生产
  • 1篇作物生产力
  • 1篇固碳

机构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篇徐明岗
  • 1篇张文菊
  • 1篇孙楠
  • 1篇李建伟
  • 1篇张旭博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田土壤碳库未来变化被引量:29
2014年
农田土壤碳库对缓解气候变化、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演变的潜在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温度、降雨和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的改变,会通过影响净初级生产力(NPP)、外源碳投入和有机碳分解速率等因素改变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另外,气候变化也会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种植制度等农业措施改变生态系统碳循环。综述国内外农田土壤碳库演变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成果表明,到21世纪末,中国气温将会升高3.9—6.0℃,降水有望增加9%—11%。至2050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会造成中国农田系统碳投入相比1980年降低2.3%—10%(小麦、玉米和水稻平均值)。相反,在综合考虑CO2浓度升高的协同作用后,2050年中国农田系统碳投入相比1990年前将会增加13%—22%(平均年增长率0.2%—0.4%)。模型预测显示,至2020、2050和2080年,中国旱地0—30 cm土层有机碳在CO2低排放情景下分别会损失2.7、6.0和7.8 t C·hm-2,在CO2高排放情景下分别会损失2.9、6.8和8.2 t C·hm-2,大概占1980年农田土壤碳的4.5%、10.5%和12.7%。综合碳投入和排放对农田土壤碳库的整体影响来看,21世纪末期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含量较1980年会下降10%左右,但如果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可有效抑制农田土壤碳库的降低甚至提高,如农田系统碳投入以每年1%的速度增加时,土壤碳库会在21世纪末增加两倍。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化是否会强烈影响农田土壤碳库依然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其对固碳效应正面和负面影响相互抵消后成为碳源还是碳汇说法不一。因此,在采取缓解气候变化、增加农田土壤固碳的措施的同时,还需加强农田土壤碳库未来变化趋势的研究和探索,为中国政策框架的决定以及未来气候变化谈判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张旭博孙楠徐明岗张文菊李建伟
关键词:农田土壤气候变化作物生产力土壤固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