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亮平
作品数:
4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武警浙江省总队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雷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王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沈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徐靖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颉黄峰
武警浙江省总队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受体
2篇
皮肤
2篇
皮肤成纤维细...
2篇
瘢痕
2篇
细胞
2篇
纤维细胞
2篇
成纤维细胞
1篇
单纯放疗
1篇
血小板
1篇
血小板源
1篇
血小板源性
1篇
血小板源性生...
1篇
血小板源性生...
1篇
源性
1篇
源性生长因子
1篇
植皮
1篇
烧伤
1篇
烧伤切痂
1篇
深度烧伤
1篇
术后
机构
3篇
武警浙江省总...
2篇
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4篇
张亮平
2篇
徐靖宏
2篇
沈辉
2篇
颉黄峰
2篇
王洋
2篇
雷睿
传媒
2篇
浙江临床医学
1篇
中华烧伤杂志
1篇
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3篇
2015
1篇
2014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减张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对预防胸肩部瘢痕疙瘩术后复发的临床比较
2015年
目的探讨外用皮肤减张器联合放疗及单纯放疗两种方法在胸肩部瘢痕疙瘩术后防治的疗效。方法采用皮肤减张器减张联合术后放疗及单纯术后放疗两种方法对64例胸肩部瘢痕疙瘩进行治疗。外用皮肤减张器联合术后放疗组(A组)34例,瘢痕疙瘩术后单纯放疗组(B组)30例。A、B组手术后放疗时间、放疗剂量及疗程均相同,均为手术后即刻采用4~8MeV电子线进行照射,单次剂量2Gy,连续10d为1个疗程,总剂量范20Gy。结果随访12-36个月,A组治愈率为94.1%,B组愈率为6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皮肤减张器减张联合放疗较单纯放疗对预防胸肩部瘢痕疙瘩术后复发具有更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张亮平
颉黄峰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放疗
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通路双位点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成瘢痕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阻断TGF-β/Smads通路的双位点对人皮肤Fb生成瘢痕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携带可溶性TGF-β受体1/(sTβRⅡ)、突变型Smad4——smad4ΔM4基因的2种慢病毒载体按最适感染复数(MOI)50分别转染人皮肤Fb细胞株人包皮Fb1(HFF-1)细胞,蛋白质印迹法测定2种转染细胞的sTβRⅡ、Smad4AM4蛋白表达情况,并与未转染细胞进行对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HFF-1细胞分为6组,每组6皿,每皿1×10^4个。共转染组,将2种病毒按MOI=50、1:1混合共转染细胞后用5ng/mLTGF-β,刺激72h;sTβRⅡ组,慢病毒sTβRⅡ取MOI=50转染细胞,余处理同前;Smad4AM4组,慢病毒Smad4AM4取MOI=50转染细胞,余处理同前;阴性病毒对照组,空载体病毒转染细胞,余处理同前;阳性对照组,仅用5ng/mLTGF—β,刺激72h;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细胞,不作任何其他处理。刺激结束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纤维连接蛋白的蛋白和mRNA表达,分别采用ELISA法和Sircol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总胶原蛋白表达量。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结果(1)慢病毒sTβRⅡ转染的HFF-1细胞sTβR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未转染的HFF 1细胞,慢病毒Sωad4AM4转染的HFF-1细胞Smad4AM4蛋白表达亦明显高于未转染的HFF-1细胞。经验证,2种慢病毒转染的细胞均能有效表达相应的目的蛋白。(2)6组细胞纤维连接蛋白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总体均差异明显(F值分别为53.536和24.365,P值均小于0.001)。阳性对照组细胞纤维连接蛋白的蛋白与mRNA表达量分别为1.60±0.18、1.99±0.40,与阴性病毒对照组的1.60±0.15、1.9±0.28相近(q值分别为0.091和0.419,P值均大于0.05),但高于其余4组(q值为5.245—18.228,P值均小于0.05);共转染组细胞纤维连接蛋
王洋
张亮平
雷睿
沈毅忱
沈辉
吴智南
徐靖宏
关键词:
瘢痕
成纤维细胞
SMAD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可溶性受体
VSD在小儿躯干深度烧伤切痂后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法(VSD)应用于小儿躯干深度烧伤切痂后创面处理的效果。方法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对20例患儿躯干深度烧伤切痂后创面均采用VSD过度,4~6d后取头皮修复创面。结果20例患儿应用VSD负压引流创面4~6d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随即植皮再应用VSD负压引流,保护植皮创面,植皮全部成活。结论 VSD在小儿躯干切痂后创面覆盖效果好,植皮成活率高。
张亮平
颉黄峰
关键词:
小儿
深度烧伤
烧伤切痂
植皮
核因子I-C降低皮肤成纤维细胞对TGF-β的敏感性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I-C(NFI-C)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TGF-β受体Ⅱ(TβRⅡ)作用的影响。方法含有NFI-C序列的慢病毒转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FF-1);根据细胞生长活性及转染效率筛选最佳转染复数(MOI);PDGF-BB刺激体外培养的HFF-1细胞、转染NFI-C的HFF-1细胞以及转染阴性病毒的HFF-1细胞,并设立转染NFI-C但不用PDGF处理的细胞;以不做任何处理的HFF-1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RT-q PCR测定各组细胞TβRⅡ的表达。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及SNK-q检验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慢病毒转染HFF-1最适MOI为50。PDGF处理的HFF-1细胞表达TβRⅡ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在PDGF作用下,转染NFI-C的HFF-1细胞表达TβRⅡ低于未转染的细胞(P<0.05);阴性病毒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单纯转染NFI-C的HFF-1细胞表达TβRⅡ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FI-C能抑制PDGF对TβRⅡ的上调作用,降低皮肤成纤维细胞对TGF-β的敏感性。
张亮平
王洋
雷睿
沈辉
沈毅忱
吴智南
徐靖宏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