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钦华
- 作品数:46 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1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眼眶骨折修复的人工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5年
- 眼眶骨折的治疗常需要植入修复材料,但修复材料的选择仍然是临床上一个争论性问题。目前有多种材料可以用于眶壁重建,但都有不同的并发症。与其他材料相比,人工材料更能缩短术中时间,并且用之不竭。其中可吸收人工材料还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即避免了不可吸收材料植入后终身都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由于单个材料的优势有限,近年来相继出现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开始频繁的应用于临床。本文旨在探讨用于眼眶骨折修复的各种人工材料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刘观华张志强范钦华王儒杰
- 关键词:眼眶骨折眼眶重建可吸收材料复合材料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改变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3例(27只眼),女性17例,男性6例,平均年龄(72±9.2)岁。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2周、1个月、3个月使用深度增强相干光断层扫描(EDI-OCT)测量SFCT及眼压(IOP)。比较不同性别之间SFCT变化的差异,使用回归分析了SFCT改变与年龄、眼轴(AL)及IOP的关系。结果术前SFCT平均厚度(201.2±45.8)μm,,术后1 d、2周、1个月和3个月SFCT值分别是(213.1±47.9)μm、(223.8±49.4)μm、(238.7±54.9)μm和(221.0±50.0)μm,术后各时间点SFCT值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统计分析表明SFCT改变与性别、年龄、AL和IOP无显著相关。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3个月内SFCT增厚,其中1个月最明显。SFCT值的改变与性别、年龄、AL及IOP均无显著相关。
- 王儒杰范钦华郭斌任德奎夏娟
- 关键词:脉络膜厚度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 原田病误诊多发性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1例
- 2011年
- 患者男性,35岁。因"头痛、发热7d,伴视物不清、眼前黑影2d"来我院门诊求治。患者7d前出现顶枕部阵发性闪电样抽搐头痛,发作频率不等,感恶心,未呕吐。伴有间断发热,体温波动在36℃~38℃,全身出汗明显,
- 左晶范钦华曹丽郭斌刘宇
- 关键词:色素上皮病变后极部多发性原田病误诊间断发热
- 同胞姐弟Best病二例
- 2011年
- 例1患者女性,13岁。因左眼视物不清、变形2月于2010年12月至我院眼科就诊,查:右眼视力5.0,左眼4.8(矫正不应),双眼眼底黄斑处各见一边界清晰的类圆形囊样病灶,约2PD大小,色红黄相间,黄斑中心反光未见。右眼病灶部下1/3呈卵黄色“液样”平面(图1),左眼病灶上部见橘红色视网膜萎缩灶,周嗣不均匀黄色,下方见1/2PD大小淡黄色团状渗出样改变(图2)。视网膜电流图检查:双眼a、h波振幅及潜时无异常;眼电图检查:双眼LP/DT值降低。
- 左晶范钦华刘宇夏娟
- 关键词:BEST病同胞姐弟视网膜电流图右眼视力视网膜萎缩视物不清
- 复杂病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难点及对策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观察复杂病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并探讨处理要点。方法:采用改良拦截劈裂技术对硬核白内障、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及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等复杂病例白内障537例(558眼)行超声乳化手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1TIO的最佳矫正视力。结果:术后1mo最佳矫正视力≥0.5者437眼(78.3%),0.2~0.4者92眼(16.5%),≤0.1者29眼(5.2%);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伴玻璃体脱出21眼(3.8%),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1眼(0.2%);术后角膜水肿212眼(38.0%),无角膜失代偿;房水混浊为363眼(65.1%);虹膜损伤2跟(0.4%)。结论:充分认识复杂病例白内障各病种的特点、正确掌握手术要点以及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复杂病例白内障同样能获得理想的手术效果。
- 范钦华杨建东张志强陈倩曹丽左晶
-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
- 超选择眼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被引量:5
- 2008年
-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1例(11眼)在6h内发病的急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患者实施超选择眼动脉灌注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溶栓后第2、14天11例患眼视力均恢复至4.6,6个月后7例患眼视力为4.6~4.8,4例>4.8。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视觉功能改善明显(P<0.05)。认为超选择眼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发病在6 h以内的急性CRAO,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
- 张志强史跃孟宪俊范钦华陈启中
- 关键词:眼动脉溶栓疗法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观察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19例19眼进行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治疗,其中使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氟康唑、大蒜素、那他霉素眼液、斯皮仁诺等,观察治疗前后角膜刺激症状、视力、角膜溃疡愈合等变化。结果:术后角膜刺激症状明显减轻,治疗1mo后17眼结膜伤口愈合,视力:光感~0.3。另2眼复发加重,其中1例放弃治疗,因穿孔发生眼内炎,选择眼球摘除1例。术后1a,6例患者打开结膜瓣,角膜上皮平复,角膜白斑4例和斑翳2例。结论:抗真菌药物联合结膜瓣覆盖是一种有效的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方案。
- 郭斌范钦华杨新光陈倩刘钊杨建东曹丽
-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溃疡抗真菌药物结膜瓣覆盖
- 眼眶内、下壁爆裂性骨折的眼球缺失一期整复的探讨
- 2008年
- 张志强杨建东范钦华杨艳秋洪瑾
- 关键词:眼窝凹陷眶内植入
- 快速减压对大鼠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观察快速减压后大鼠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变化,探究减压病造成视网膜早期功能损伤的特点.方法 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NC)组、安全减压(SD)组、快速减压处理后0 h(RD0)组和6 h(RD6)组,安全减压组、快速减压处理组实验动物暴露于加压舱内,舱内气压在30 s内升至1.0 MPa,维持5.5 min,快速减压组打开放气阀在55 s减至常压,安全减压组采用动物安全减压方案减到常压.采用RETIscan 3.15系统检查一侧眼的mfERG.结果 快速减压后mfERG杂波增加,潜伏期延长,幅值降低,RD0组中央区P1波反应密度低于NC组和SD组,RD6组周边P1波反应密度较RD0组降低.NC组、SD组、RD0组RD6组总和反应P1波幅值分别为(71.1±7.5)、(53.6±9.3)、(38.2±13.1)、(18.4±7.7)μV,各组间幅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13,P〈0.01).RD0和RD6组各象限P1波反应密度低于NC组,在SN和ST象限中P1波幅值降低,RD0和RD6组在SN和ST象限N1波幅值均低于NC组和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0和RD6组各环区反应密度均低于NC组和SD组,各环区P1和N1波幅值均低于NC组和SD组,RD6组在各环区P1和N1波幅值均低于RD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减压会造成大鼠mfERG发生特征性改变,主要累及上方和近视盘区域视网膜.
- 郭斌刘晓娟范钦华陈倩左晶
- 关键词:减压病视网膜视网膜电描记术
-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8例(43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采用经上方巩膜隧道切口行三联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35眼(81.40%),0.2~0.4者5眼(11.63%),≤0.1者3眼(6.98%)。术后眼压≤15mmHg者14眼(32.56%),16~21mmHg者24眼(55.81%),≥22mmHg者5眼(11.63%)。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自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理想术式。
- 范钦华杨建东张安南张志强李耀武刘宇
- 关键词:晶状体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白内障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