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礼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三阴
  • 3篇三阴乳腺癌
  • 3篇受体
  • 3篇腺癌
  • 2篇生长因子受体
  • 2篇临床病理
  • 2篇激素
  • 2篇激素受体
  • 2篇病理
  • 1篇雄激素
  • 1篇雄激素受体
  • 1篇受体表达
  • 1篇临床病理特征
  • 1篇临床病理意义
  • 1篇CK5/6
  • 1篇表皮
  • 1篇表皮生长因子
  • 1篇表皮生长因子...

机构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3篇梁智勇
  • 3篇任新瑜
  • 3篇吴焕文
  • 3篇袁礼
  • 2篇沈松杰
  • 1篇陆俊良
  • 1篇徐倩倩

传媒

  • 2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联合检测CK5/6、CK14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对基底样三阴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K5/6、CK14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对基底样三阴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北京协和医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15例三阴乳腺癌患者,收集其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所有石蜡标本中CK5/6,CK14和EGFR的表达,以此判定是否为基底样三阴乳腺癌。以三者联合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CK5/6,CK14和EGFR单独检测、两两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一步分析基底样三阴乳腺癌和非基底样三阴乳腺癌在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等临床及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115例三阴乳腺癌患者平均患病年龄为(50.7±13.6)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单独检测CK5/6,基底样三阴乳腺癌阳性率为29.6%(34/115),CK14为21.7%(18/83),EGFR为60.9%(70/115)。CK14,CK5/6和EGFR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7.8%(78/115)。将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例数作为金标准,则EGFR与CK5/6联合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可达98.7%及100%。基底样三阴乳腺癌与非基底样三阴乳腺癌在组织学类型、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死亡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底样三阴乳腺癌总生存期显著缩短(HR=0.363,95%CI:0.139~0.947)。结论 CK14、CK5/6和EGFR联合检测能够标识出最多数量的基底样三阴乳腺癌。基底样三阴乳腺癌预后比非基底样三阴乳腺癌预后更差,病理识别很重要。
任新瑜袁礼沈松杰吴焕文陆俊良梁智勇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CK5/6
雄激素受体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检测三阴乳腺癌(TNBC)中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组织类型、分级、增殖活性、基底样亚型及生存期等的关系。方法收集195例临床及病理资料齐全的三阴乳腺癌病例,挑选特征性的肿瘤蜡块制作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芯片中AR、p53、Ki-67及基底样标记(如CK5/6、CK14、EGFR)的表达。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0.8岁。免疫组化检测出52例AR阳性病例,阳性率为26.7%。统计分析显示,与AR阴性组相比,AR阳性组肿瘤分级较低(在两组中分别占55.8%和73.2%,P<0.05)、Ki-67阳性指数较低(P<0.01),并且患者年龄大都>50岁(在两组中分别占63.5%和45.7%,P<0.05)。AR与肿瘤大小、p53阳性与否、组织学类型、基底样标记、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AR对无病生存期(P>0.847)及总生存期(P>0.494)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研究表明,在三阴乳腺癌中有相当数量的病例AR阳性。AR阳性易出现在组织学分级较低、Ki-67增殖指数较低、年龄>50岁的患者。虽然AR表达对预后没有显著影响,但AR阳性可以作为治疗此类三阴乳腺癌的一个治疗靶点。
任新瑜吴焕文袁礼沈松杰徐倩倩梁智勇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雄激素受体
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及与雌激素受体β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比较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在临床病理特征及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指标表达上的差异,并探讨这些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的表达与三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经组织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共863例,其中三阴乳腺癌患者135例,非三阴乳腺癌患者728例。分析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在发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否累及乳头以及手术方式等临床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5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与经单纯抽样法选取的135例非三阴乳腺癌患者中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β,ER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P53、Ki67的表达,分析上述指标在两类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进一步通过单因素生存分析探讨三阴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结果三阴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的比例高于非三阴乳腺癌(86.7%比65.2%,P<0.001),发病年龄低于非三阴乳腺癌[(46.0±10.6)岁比(51.0±13.3)岁,P<0.05];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在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手术方式方面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在肿瘤累及乳头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三阴乳腺癌中ERβ阳性表达率较非三阴乳腺癌显著降低(63.7%比75.6%,P<0.05),而EGFR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62.2%比33.3%,P<0.05);P53、Ki67在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三阴乳腺癌相比,三阴乳腺癌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free survival,RFS)更低(P<0.05)。三阴乳腺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Rβ阴性表达与EGFR阳性表达均与三阴乳腺癌的不良预后相关(P<0.05)。结论相较于非三�
袁礼吴焕文任新瑜梁智勇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雌激素受体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临床病理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