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甲状腺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状
  • 3篇清扫术
  • 3篇淋巴结清扫
  • 3篇淋巴结清扫术
  • 2篇乳头状癌
  • 2篇腺癌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颈部
  • 2篇颈部淋巴
  • 2篇颈部淋巴结
  • 2篇颈部淋巴结清...
  • 2篇颈部淋巴结清...
  • 2篇颈淋巴
  • 2篇颈淋巴结
  • 2篇甲状腺癌
  • 2篇功能性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王卓颖
  • 5篇郭凯
  • 3篇吴毅
  • 3篇孙团起
  • 3篇嵇庆海
  • 3篇李端树
  • 2篇孙国华
  • 2篇黄彩平
  • 2篇王宇
  • 2篇沈强
  • 2篇朱永学
  • 1篇官青
  • 1篇王玉龙
  • 1篇魏文俊
  • 1篇孟刚
  • 1篇郑晓珂
  • 1篇钱凯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低位弧形切口用于甲状腺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价值研究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探讨低位弧形切口保留颈丛神经的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彻底性、安全性和感官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28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伴侧颈淋巴结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和峡部切除术+中央区(Ⅵ区)及同侧或双侧颈部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Ⅱ-Ⅴ区)。分别比较低位弧形切口(低位组,279例)和传统"L"形切口(传统组,36例)病人颈部各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和淋巴结清扫数,并通过量表评价两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低位组病人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组与传统组病人侧颈区的总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位组病人Ⅱb、Ⅴ区淋巴结清扫数低于传统组病人(P〈0.05)。低位弧形切口在瘢痕色泽、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以及病人肩部僵硬、紧缩感、疼痛和麻木感等方面得分均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累及Ⅱa区时,Ⅱb区转移风险增高(r=0.197,P〈0.001);多区转移时,Ⅱa和Ⅴ区转移风险均增高(r=0.242、0.243,P〈0.001)。结论低位弧形切口保留颈丛神经的颈淋巴结清扫术能在保证治疗彻底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改善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但对于Ⅱa区或多区转移的病人,仍推荐采用传统"L"形切口。
郭凯王卓颖李端树吴毅嵇庆海沈强王宇黄彩平朱永学孙团起孙国华王玉龙
关键词: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术
改善功能外观的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因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该类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较低且预后较好,患者对术后功能外观要求较高,故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方式也在逐步改良。低位弧形领式切口保留颈丛的改良选择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因其切口与颈部横行皮纹重合,可改善术后患者功能外观而逐渐应用于临床。现就彻底性、安全性两方面探讨改善功能外观的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新术式。
郭凯王卓颖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新术式
甲状腺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被引量:8
2017年
甲状腺癌是近20年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肿瘤,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外科手术是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手段,直接影响本病的后续治疗和随访。该类病人颈部淋巴结转移常见,且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ionthyroid carcinoma,DTC)病人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因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王卓颖郭凯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密切随访标准的回顾性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密切随访管理的合理性并探索适合随访患者的具体条件.方法 选取两种PTMC的随访适应证,即日本Kuma医院制订的随访标准和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CATO)制订的随访标准,分别应用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PTMC术后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差异.采用卡方分析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法比较各组临床病理特点,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描述各分组无病生存情况.结果 778例PTMC患者满足条件纳入本研究中,其中共565例(72.6%)满足Kuma随访条件,112例(14.4%)满足CATO随访条件.根据标准,入组患者分为Kuma高危组(213例)、Kuma低危组(565例)和CATO高危组(666例)、CATO低危组(112例).Kuma低危组与Kuma高危组相比,表现出较低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6%比47.9%,P<0.05).在评价CATO标准时,发现低危组的患者在多灶病变(6.3%比16.4%)、腺外侵犯(1.8%比7.5%)、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9.6%比38.0%)方面,均低于高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评价各组预后,CATO低危组与CATO高危组相比,拥有明显较低的复发率(0.9%比6.0%,P<0.05)和更长的无病生存时间(P<0.05).而Kuma低危组和Kuma高危组预后分析并未显示出差异.结论 CATO标准相对更为严格,该部分患者临床病理危险因素更少,预后更好.我们认为CATO密切随访标准筛选出的患者更加适合密切随访管理.
钱凯孙团起郭凯郑晓珂李端树魏文俊吴毅嵇庆海王卓颖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随访研究无病生存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与侧颈淋巴结转移关系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c LNR)与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初治的859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病人临床资料,研究其c LNR与侧颈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的关系。结果对于临床发现侧颈淋巴结转移者(c N1b+)病人,c LNR高低和转移个数与侧颈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而对于临床未发现侧颈淋巴结转移者(c N1b-),c LNR的高低与侧颈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央区转移淋巴结>3个时,侧颈淋巴结复发率明显增高。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c LNR及转移个数与侧颈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
郭凯官青李端树孙团起沈强孟刚黄彩平孙国华王宇朱永学嵇庆海吴毅王卓颖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