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超 作品数:8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3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建筑科学 更多>>
FRP管道螺纹磨削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2009年 针对大口径玻璃钢管道阳螺纹加工工艺影响管道生产效率和管道连接性能问题.设计了基于PMAC运动控制器的数控玻璃钢管道磨螺纹机系统,实现了大口径管道螺纹的预锥和螺纹磨削加工.介绍了机械系统和开放式数控系统结构、程序开发和工作时的速度规划.实践应用表明,该系统磨削的管螺纹精确度高,速度快,螺纹成品率高. 尤波 高良超 张桂娟 李楠六足步行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六足机器人是一种具有多支链与时变拓扑结构的特种机器人,该类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稳定行走,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仿生角度出发,归纳六足机器人稳定行走的三种方式;根据六足机器人各足支撑点围成的多边形区域与机体重心在其投影的关系来评定六足机器人行走稳定性,为实现六足机器人稳定性行走提供理论依据;最后根据机器人控制精度增加和智能力减少的原则,以分级递阶的方式设计六足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 许家忠 徐崇福 高良超 刘宇飞 许国强关键词:六足机器人 控制系统 步态 稳定性 基于PLC的磨锥机控制装置 基于PLC的磨锥机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柜(1),控制柜(1)装有中心控制单元PLC(2),PLC(2)分别与操作箱(3)、文本编辑器(4)、控制水泵电机的继电器(5)、控制磨... 许家忠 尤波 张伟 高良超文献传递 基于树脂黏度特性的高压玻璃钢管道成型方法 被引量:1 2013年 高压玻璃钢管道以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储运领域,如何提高玻璃钢管道的耐压能力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树脂的黏度特性角度出发,将提高管道耐压能力的问题转化成对管道成型工艺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APDL语言开发了数值模拟程序,对采用传统恒温加热的固化成型工艺的缠绕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外表面温度变化规律,并通过优化缠绕过程的加温历程使复合材料外表面温度在期望的范围内。 邹安澜 高良超 郭德有 陈光烈关键词:高压玻璃钢管道 数值模拟 ANSYS 高压玻璃钢管道螺纹磨削机数控系统设计 由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道/(FRP/)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抗腐蚀、水力特性好等诸多优点,在石油化工领域的腐蚀介质输送、油气输送、水利灌溉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对于玻璃纤维管道的连接,常采用机械法、... 高良超关键词:玻璃钢管道 螺纹磨削 PMAC 文献传递 复合材料管道连续编织–缠绕–拉挤工艺研究 被引量:9 2015年 提出一种连续编织–缠绕–拉挤工艺,通过分析拉挤前后复合材料管道的几何结构,得出编织层纱束与缠绕层纱束在经过拉挤成型模具前后线型的变化关系,给出满足制品各层纤维均匀受力的编织–缠绕–拉挤工艺的线型设计要求;考虑缠绕层、编织层进入拉挤成型模具前后的线型变化关系和管道的设计要求,分别设计缠绕线型和编织线型;按设计的线型试制多种规格的复合材料管道,通过对比分析理论纱束角度与实际测量值,发现同一直径的管道,编织角的误差小于缠绕角的误差,两者均控制在1.5o以内,角度误差率均小于3%,且误差均随管道厚度的增大而减小,管道直径越大,编织角与缠绕角越接近实际值。通过分析管道试件的超声波扫描图,管道无明显缺陷,纱束间无明显细缝,证明设计的纱束线型变化合理。 许家忠 李强 高良超 张思博基于机器人的复合材料缠绕策略优化 被引量:7 2016年 基于机器人的复合材料缠绕不同缠绕策略会对缠绕工艺及机器人运动稳定性产生影响,为获得使机器人运动稳定性更优的缠绕策略,研究了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复合材料缠绕工作站,单独分析了包络形式、悬纱长度以及测地线/非测地线缠绕等参数对缠绕工艺及机器人运动稳定性的变化参数的影响,采用MATLAB进行不同缠绕策略的机器人缠绕轨迹计算,确定规划后的缠绕轨迹,基于ADAMS和MATLAB进行机器人缠绕动力学联合仿真,获取机器人各关节力矩曲线,分析规划后的缠绕轨迹对机器人运动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复合材料制品干纤维缠绕实验,缠绕实验表明:采用优化后的缠绕策略进行复合材料制品缠绕时缠绕线型稳定,缠绕过程无滑纱、交叠、架空等现象,缠绕精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许家忠 杨海 高良超 于立英 王燕关键词:复合材料 机器人 联合仿真 基于SQL server的FRP生产线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对FRP生产线管道生产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控,本文开发了一个基于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和VC、C#程序语言的数据库网络监控系统。系统分客户端、数据库服务器、生产线端三大模块,客户端采用C#语言编写,通过Connection直连方式访问;生产线端采用VC语言编写,通过Ado方法访问数据库。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较好的满足FRP生产线监控系统的要求。 许家忠 王元涛 高良超 姜涛 孙涛关键词:SERVER VC C# A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