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媛媛
- 作品数:15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兵团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痛中心模式与常规诊疗流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模式与常规诊疗流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参考中国胸痛中心要求建立胸痛中心并建立快速诊治流程。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3月1日启动胸痛中心建设前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将启动胸痛中心后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在两种模式下患者发病-球囊扩张(S2B)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2B)时间、进入医院大门-球囊扩张(D2B)时间的差异以及两组患者住院1周时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心力衰竭(Killip分级≥2级)发生率、院内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S2B、FMC2B、D2B更短,治疗1周后LVEF更高,心力衰竭发生率及院内病死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痛中心模式下,能够有效提高STEMI患者的收治效率,及时进行再灌注治疗,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短期预后。
- 郭继东赵雪燕赵媛媛杜铮王莉刘亚王喜萍
- 关键词:胸痛中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球囊扩张
-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6月于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7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接受治疗的心绞痛患者1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00例、稳定型心绞痛4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既往心肌梗死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糖化血红蛋白及肌钙蛋白水平。记录观察组患者在院期间治疗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及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吸烟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K-MB[(57.35±9.12)μg/L vs.(40.25±7.41)μg/L]、肌钙蛋白[(3.02±0.23)μg/L vs.(0.65±0.25)μg/L]、三酰甘油[(2.05±1.13)mmol/L vs.(1.52±0.84)mmol/L]、空腹血糖[(6.98±1.81)mmol/L vs.(5.46±1.22)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75±1.16)%vs.(5.96±1.03)%]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1.02±0.26)mmol/L vs.(1.95±0.2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高血脂史、吸烟史、高血糖史、高血压史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住院治疗期间,观察组4例患者出现术中出血事件,4例再次行血运重建手术,4例行三尖瓣置换术,4例出现心室颤动。结论男性、高血脂史、吸烟史、高血糖史、高血压史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 郭继东王喜萍赵媛媛杜铮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 2025年
- 高血压,这一常见的慢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导致心脏病、中风、肾脏疾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进而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高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合理调整饮食习惯也是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所在。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针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
- 刘红梅赵媛媛袁跃跃武文娟
- 关键词:中老年人群肾脏疾病公共健康控制血压
- 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调查及自我管理分析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心血管疾病病人日常饮食、活动等的调查分析,来了解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方法:问卷调查158例患者日常饮食、活动、接受健康教育等情况。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55.5%的患者体型属超重及以上;6名男性患者吸烟每天20支以上;45.6%的患者每天规律锻炼;47.5%的患者每天主食摄入量在250~400克;25.5%的患者每天肉类摄入量在50~75克;58.9%的患者每天食用油在30克以下;15.2%的患者清淡饮食;59.5%的患者表示没有/很少接受相关疾病健康教育。结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加强日常生活自我管理及健康教育。
- 高静赵媛媛王艳
- 关键词:慢性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
- 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下肢运动训练对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合并感染(HFI)老年患者在采取下肢运动训练的基础上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器(EDP)的效果。方法:选取第八师石河子市总医院2024年2月~2024年4月收治的HFI老年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双盲法分为对照组(26例,下肢运动训练)与试验组(26例,下肢运动训练+EDP),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脑利尿钠肽(BNP)]、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总分)、临床指标[降钙素原(PCT)、6 min最快步行距离(6 MWT)、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FI老年患者在采取下肢运动训练的基础上联合EDP,能更好地改善心肺功能及感染症状,提高呼吸肌功能,同时能降低疲劳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赵媛媛刘亚张飞飞郭继东
- 关键词:体外膈肌起搏器心力衰竭
- 比伐芦定对高危出血风险冠心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 2023年
- 目的:研究比伐芦定对高危出血风险冠心病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介入治疗冠心病出血高危人群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PCI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PCI接受常规剂量比伐芦定治疗,试验组则接受低剂量比伐芦定治疗,并对患者出院后展开30 d随访。比较两组患者PCI成功率以及术中活化凝血酶时间(ACT);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两组随访期间出现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支架内血栓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中活化凝血酶时间显著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T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比伐芦定对于高危出血风险冠心病行PCI治疗患者的效果相当,安全性较高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还可以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
- 郭继东魏华赵媛媛王磊刘丹韩艺辉奴尔巴哈提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
- GRACE评分联合脑钠肽、糖化血红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院内事件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联合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石河子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75例,选取行PCI治疗的患者319例进行分析。住院期间MACE包括心源性猝死、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再发缺血性胸痛、恶性心律失常。根据住院期间有无发生MACE,分为无MACE组和MACE组。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GRACE评分、BNP和HbA1C对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319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共发生MACE 26人次(8.15%)。MACE组中既往心力衰竭病史者较多(P<0.05),且入院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无MACE组(P<0.05),心率、GRACE评分、BNP、HbA1c水平明显高于无MACE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既往心力衰竭病史、GRACE评分、BNP、HbA1C是ACS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RACE评分、BNP和HbA1C预测ACS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AUC分别为0.758、0.838和0.788;GRACE评分联合BNP、HbA1C时,AUC为0.876(Z=4.142,P<0.001)。结论GRACE评分联合BNP和HbA1c较传统单一的GRACE评分显著提高了对ACS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在临床中有助于医师更好地识别院内事件的高危患者。
- 郭继东赵媛媛王喜萍刘丹杜铮张莹高立建袁晋青赵雪燕
- 关键词:脑钠肽糖化血红蛋白急性冠脉综合征
- 基于确定学习及心电动力学图的心肌缺血早期检测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心肌缺血早期检测是心血管疾病领域重要且困难的问题.本文采用心电动力学图(Cardiodynamicsgram,CDG)开展心电图正常及大致正常时的心肌缺血早期检测研究.1)在分析已有基于心电图的心肌缺血检测方法所取得的进展及不足基础上,构建一个既有心电图发生缺血性改变、又有心电图正常及大致正常、且包括经冠脉造影检验为冠脉阻塞性病变和非阻塞性病变的较大规模心肌缺血数据集.2)针对上述数据集中393例心电图正常及大致正常患者,利用确定学习生成每份心电图的心电动力学图,提取对心肌缺血和非缺血具有显著区分能力的心电动力学特征.并以冠脉狭窄50%为缺血标准,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心肌缺血检测模型.3)针对上述试验中假阳性病例,利用由确定学习生成的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心电动力学图进行逐例分析,发现其中许多假阳性存在慢血流现象(即冠脉非阻塞性病变).对这些慢血流病例重新进行缺血标注,以改善心肌缺血数据集标注精度.通过上述三个步骤构建了更为准确的心肌缺血检测模型,其缺血检测结果:灵敏度90.1%、特异度85.2%、准确率89.0%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93.综上,本文所构建的较大规模心肌缺血数据集可为心肌缺血检测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且构建的心肌缺血检测模型对心电图正常及大致正常患者具有较强的缺血检测能力;特别是,由确定学习生成的心电动力学图具有较好的可解释性,有助于发现缺血数据标注的偏差和模型的错误,提高心肌缺血检测准确率.
- 孙庆华王磊王聪王聪吴伟明赵媛媛赵媛媛王喜萍周彬唐闽
- 关键词:心肌缺血
- 减少急诊PCI术门-球囊时间可控性因素实践与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分析实践干预在减少急诊PCI术门-球囊时间可控性因素中的应用。方法:结合文献及本院实际情况总结门-球囊时间影响因素,根据可控因素启动急诊胸痛流程等干预措施,将实施干预后2017年12月-2018年6月收治的2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手术的患者的门-球囊时间与干预前一年的32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门-球囊时间均值由(140.63±63.42)min减少到(109.54±33.66)min,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389,P=0.021)。结论:启动胸痛流程,规范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管理有利于提高急诊PCI效率,可缩短急诊PCI术门-球囊时间,但仍要增强民众对疾病的认知度及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以促进PCI手术质量。
- 赵媛媛张焱王莉韩艺辉
- 关键词:急诊PCI术
- 基于依托医共体的聚集解决护理模式在急性心力衰竭辅助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 2024年
- 急性心力衰竭辅助机械通气患者接受基于依托医共体的聚集解决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观察。方法 研究时间:本院在2023.01~2023.12期间,抽选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辅助机械通气患者60人,随机分组处理,各组患者30人,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依托医共体的聚集解决护理模式。结果 实验组治疗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T值=7.237,16.050,P值=0.000,0.000),(P<0.05);实验组干预后肺部感染及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T值=14.331,5.148,P值=0.000,0.000),(P<0.05);实验组干预后病理及健康状况评分优于对照组,(T值=14.552,16.727,19.988,P值=0.000,0.000,0.000,),(P<0.05)。结论 急性心力衰竭辅助机械通气患者接受基于依托医共体的聚集解决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明确,值得推荐应用。
- 刘丹赵媛媛张洋
-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