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晓东

作品数:84 被引量:24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2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6篇绒螯蟹
  • 64篇中华绒螯
  • 64篇中华绒螯蟹
  • 45篇养殖
  • 24篇养殖性能
  • 21篇成蟹
  • 15篇蟹养殖
  • 15篇扣蟹
  • 13篇蟹种
  • 12篇野生
  • 10篇性腺
  • 10篇生化组成
  • 10篇子一代
  • 9篇性腺发育
  • 9篇幼体
  • 9篇品系
  • 9篇河蟹
  • 9篇池塘
  • 8篇遗传选育
  • 8篇饲料

机构

  • 80篇上海海洋大学
  • 10篇常州市金坛区...
  • 9篇浙江澳凌水产...
  • 7篇盘锦光合蟹业...
  • 3篇上海市水产研...
  • 3篇深圳市澳华集...
  • 2篇江苏省淡水水...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安徽华亿农牧...
  • 2篇深圳市澳华农...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安徽省水产技...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 1篇北京渔经生物...
  • 1篇江苏省渔业技...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作者

  • 80篇姜晓东
  • 73篇吴旭干
  • 58篇成永旭
  • 14篇何杰
  • 11篇刘青
  • 10篇王海宁
  • 7篇龙晓文
  • 7篇赵恒亮
  • 7篇葛永春
  • 3篇陈晓武
  • 3篇李清清
  • 2篇潘建林
  • 2篇陈文彬
  • 2篇罗明
  • 2篇刘丽
  • 1篇奚业文
  • 1篇杨雨虹
  • 1篇张庆华
  • 1篇李嘉尧
  • 1篇张金彪

传媒

  • 12篇水产科技情报
  • 11篇上海海洋大学...
  • 7篇水产科学
  • 6篇科学养鱼
  • 5篇淡水渔业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海洋与湖沼
  • 4篇水产学报
  • 3篇南方水产科学
  • 2篇海洋渔业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水产养殖
  • 2篇浙江海洋大学...
  • 1篇渔业致富指南
  • 1篇中国水产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5篇2024
  • 10篇2023
  • 7篇2022
  • 11篇2021
  • 8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13篇2017
  • 11篇2016
  • 2篇2015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和闽江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生殖性能及其胚胎生化组成的比较被引量:4
2020年
系统比较了长江和闽江水系野生河蟹(以下分别简称长江组和闽江组)的生殖性能、胚胎色泽及其生化组成,结果显示:(1)长江和闽江水系野生河蟹的抱卵量、生殖力、生殖指数、单卵湿质量和干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长江组亲本所产胚胎的卵径显著高于闽江组(P<0.05);(2)两组冻干胚胎的亮度(L*)、红度(a*)、黄度(b*)和色差(dE*)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长江组和闽江组胚胎中的总类胡萝卜素湿质量含量分别为0.44和0.47 mg/g,两者也无显著差异;(3)两组胚胎中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接近(P>0.05),两者胚胎中C16∶0、C18∶0、C16∶1n7、C18∶1n9、C18∶1n7、C18∶2n6、C20∶4n6、C20∶5n3和C22∶6n3为主要脂肪酸种类,含量均在4%以上,其中长江组胚胎中的C18∶2n6百分比含量显著高于闽江组。综上,闽江水系野生河蟹的生殖性能及其胚胎中的生化组成与长江水系野生河蟹接近,需要进一步研究闽江水系河蟹的养殖性能,为闽江水系河蟹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孙秋凤姜晓东徐建峰李清清成永旭吴旭干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繁殖性能生化组成
池塘养殖不同规格中华绒螯蟹扣蟹生化组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为探究池塘养殖不同规格扣蟹的营养状况,以长江流域池塘养殖的4种规格(体质量,A组0.3~1.0 g,B组1.0~3.5 g,C组4.0~7.0 g,D组>8.0 g)扣蟹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分析的方法,研究其肝胰腺指数(HSI)及组织常规生化组成。结果:(1)随着扣蟹规格的增大,其HSI也明显增大,且通过回归曲线得知两者大体呈幂函数关系;(2)就肝胰腺常规生化而言,无论雌蟹还是雄蟹,肝胰腺中粗脂肪及灰分的质量分数均随着扣蟹规格的增大而显著增加,粗蛋白质量分数则与之相反,表现为随着扣蟹规格的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3)就蟹体常规生化而言,雌、雄个体中水分及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均随着扣蟹规格的增大而显著降低,粗蛋白质量分数则随着扣蟹规格的增大而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不同规格扣蟹的HSI和常规生化组成差异显著(P<0.05),其中大规格蟹种的营养状况较好,因此更适合于成蟹阶段养殖。
何先林姜晓东王海宁成永旭吴旭干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扣蟹养殖群体生化组成
野生大眼幼体和野生亲本人工繁育大眼幼体在扣蟹阶段的生长性能差异
本研究通过养殖实验,比较了野生捕捞大眼幼体和野生亲本人工繁育大眼幼体在扣蟹阶段的体重变化、早熟率、成活率以及最终产量,结果显示:(1)无论雌体还是雄体,整个养殖阶段野生捕捞群体的平均规格一直低于人工繁育群体,其中雌体 1...
王海宁姜晓东吴旭干刘青葛永春成永旭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养殖性能
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降海洄游过程中组织系数和脂类组成的变化被引量:6
2020年
采用活体解剖和生化分析方法,首先比较了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降海洄游过程中,在淡水区域与长江口低盐度海水中的肝胰腺指数(hepatosomatic index,HSI)和性腺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 GSI)的变化,进一步比较了两种群河蟹肝胰腺和肌肉中总脂含量及脂肪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1)淡水组雄蟹的HSI和雌蟹的GSI均显著高于对应的半咸水组(P<0.05);无论雌性个体还是雄性个体,淡水组肝胰腺中的总脂含量均显著高于半咸水组(P<0.05),淡水组和半咸水组肌肉中的总脂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2)就肝胰腺中的脂肪酸组成而言,淡水组雄蟹和雌蟹肝胰腺中的C20:1n9、C18:2n6和C18:3n3显著高于半咸水组,而前者的C18:1n7、C20:5n3和C22:5n3均低于半咸水组,因此淡水组肝胰腺中总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以及∑n-3 PUFA/总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的值显著低于半咸水组,而∑n-6PUFA含量较高(P<0.05);(3)就雄体肌肉的脂肪酸组成而言,淡水组雄蟹肌肉中的C17:0、C18:0、C20:1n9、C18:2n6、C18:3n3和C20:2n6百分含量显著高于半咸水组,而半咸水组的C16:1n7、C20:5n3和C22:5n3含量显著高于淡水组,故其∑n-3 PUFA和∑n-3 PUFA/∑n-6 PUFA的值较高(P<0.05);淡水组雌蟹肌肉中除C17:1n7和C20:4n6显著高于半咸水组(P<0.05)外,两组雌体其余脂肪酸变化规律基本与雄体类似。综上,长江中野生河蟹成体由淡水区洄游至咸水区时,肝胰腺指数及其总脂含量均显著降低,咸水区野生亲本已经完成交配和产卵,其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总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n-3-LC-PUFA,≥C20:2n)百分含量显著升高。
封强梅龙晓文姜晓东成永旭吴旭干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降海洄游性腺指数
河蟹雌雄分养对其亚成体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河蟹雌雄单性化养殖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方式,尚不清楚雌雄分养对成蟹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初步比较了群体养殖条件下雌雄分养和雌雄混养对河蟹亚成体生殖蜕壳率、成活率、增重率、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雌体还是雄体,雌雄分养组的生殖蜕壳速度均快于雌雄混养组,其中单性雌体第15天和20天的生殖蜕壳率显著高于混养雌体组(P<0.05);实验过程中,单性雌体组的死亡率一直高于混养雌体组,而单性雄体组20~30 d的累计死亡率低于混养雄体组;(2)就最终成活率而言,单性雌体组和混养雌体组的成活率接近(P>0.05),而单性雄体成活率显著高于混养雄体组(P<0.05);雌雄分养和雌雄混养对其增重率均无显著影响,雌雄平均增重率均在50%左右;(3)雌雄分养对其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均无显著影响,生殖蜕壳后25~40 d,雌雄性腺指数分别为7.3%和2.6%左右。综上,雌雄分养可以促进雌体提前生殖蜕壳,提高雄体单养的成活率,且对成蟹增重率和性腺发育均无负面影响。
葛永春吴旭干姜晓东马天力成永旭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养殖性能性腺发育
中华绒螯蟹“长荡湖1号”子一代成蟹阶段养殖性能初步评估被引量:10
2021年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长荡湖1号”A系(雌体大于200 g)和B系(雌体大于250 g)的选育工作已进行到子一代(G1代),前期研究表明,G1代在扣蟹阶段的生长性能及养殖效果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成蟹的养殖性能尚不清楚。文章系统比较了“长荡湖1号”2个选育品系(A系和B系)与未选育群体在成蟹养殖阶段的生长性能、成活率和产量等指标。结果显示:1)在养殖中后期(9—11月),选育组平均体质量略高于对照组,其中B系雌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B系在5—7月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A系(P<0.05);2)A系和B系雄体生殖蜕壳率和性腺指数均略低于对照组;B系肝胰腺指数在10月20日显著低于另外2组,而11月15日又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5);3)两选育品系雌雄体大规格成蟹(雄蟹≥195 g,雌蟹≥120 g)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系G1代雄蟹(195~219.9 g)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最终平均体质量、成活率、产量及饵料系数等方面,两选育品系均优于对照组。综上,A系在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等方面具有优势,B系具有大规格蟹比例高、最终平均体质量大的特点。
庄振俊张冬冬姜晓东陈文彬陈晓武成永旭吴旭干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养殖性能
中华绒螯蟹白壳和绿壳品系成蟹可食率、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营养组成的比较被引量:4
2023年
为了评估白壳中华绒螯蟹与广泛养殖的绿壳品系成蟹营养品质是否存在差异,本实验通过采集白壳新品系与正常绿壳品系扣蟹在相同池塘中养至性腺发育成熟的商品蟹,测定其可食率、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营养组成。结果显示,两种色泽中华绒螯蟹组织系数、可食率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差异;白壳品系蟹壳湿样和干样亮度值(L^(*))显著高于绿壳品系,但红度值(a^(*))显著低于绿壳品系,肝胰腺和卵巢色泽参数无显著差异。白壳品系蟹壳总类胡萝卜素和虾青素含量显著低于绿壳品系,但两品系肝胰腺和卵巢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组成均无显著差异。两种品系可食组织部分常规生化组成含量无显著差异,但白壳雌蟹肌肉中C20:4n6比例显著高于绿壳,绿壳雌蟹肝胰腺中18:0、18:2n6和DHA/EPA比例均显著高于白壳品系。两品系肌肉中大部分氨基酸组成和必需氨基酸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白壳雌体肌肉中异亮氨酸和酪氨酸含量显著低于绿壳雌体。研究表明,白壳和绿壳品系仅蟹壳的色泽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其可食率、可食组织的常规生化成分、主要类胡萝卜素含量、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含量接近,说明白壳品系中华绒螯蟹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研究结果为中华绒螯蟹白壳品系种质资源评价和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张冬冬范陈伟姜晓东成永旭吴旭干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类胡萝卜素
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第三代成蟹可食率和生化组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采用养殖实验、活体解剖和生化分析等方法,以未经选育的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养殖群体作为对照组,测定和比较了河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第三代(G3)成蟹的可食率和常规营养成分。研究结果显示:(1)在体重接近的情况下,无论雌雄,三群体成蟹的性腺指数、出肉率和总可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龄晚熟群体雌蟹的肝胰腺指数显著大于二龄早熟群体(P<0.05);(2)就雌体常规生化组成而言,三群体肌肉、肝胰腺和性腺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尽管二龄早熟品系肝胰腺中的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二龄晚熟品系,但是两者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3)就雄体常规生化组成而言,二龄早熟品系生殖系统(含量精巢、副性腺和输精管)中粗蛋白和灰分显著高于晚熟品系(P<0.05),雄体肌肉、肝胰腺和性腺中的其余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综上,整体上遗传选育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G3成蟹的组织系数、可食率和可食部位中的常规营养成分影响不大,其中仅二龄早熟G3雄体的肝胰腺指数显著低于二龄晚熟品系而其生殖系统中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高于二龄晚熟品系。
王海宁姜晓东吴旭干郑海地龙晓文成永旭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遗传选育可食率
中华绒螯蟹白壳品系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品系育种方法,公开了一种中华绒螯蟹白壳品系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筛选白壳的中华绒螯蟹雌雄成蟹作为繁殖亲本,构建家系进行交配、抱卵蟹养殖和幼体培育,获得淡化后的F1大眼幼体;(2)F1大眼幼体养殖到仔蟹...
吴旭干张冬冬姜晓东庄振俊罗明陈文彬
中华绒螯蟹“长荡湖1号”奇数年子一代的成蟹养殖性能评估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长荡湖1号”奇数年子一代在成蟹养殖阶段的养殖性能,对“长荡湖1号”A系、B系和对照组(未选育群体)进行长期池塘养殖实验,对其生长规律、性腺发育、成活率、平均体质量、规格分布、单位面积产量和饲料系数等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养殖前期(4—6月)B系增重率显著高于A系和对照组(P<0.05);养殖后期(6—10月),B系体质量显著大于其余2组(P<0.05);2)3组中华绒螯蟹生殖蜕壳率无显著差异(P>0.05),性腺指数在9—11月逐渐升高,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B系养成后的大规格蟹(雄蟹≥200 g,雌蟹≥150 g)比例显著高于A系和对照组(P<0.05),A系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且两选育品系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长荡湖1号”A系和B系分别在成活率和成蟹平均体质量方面各有显著优势,两选育品系的产量显著高于未选育群体。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绒螯蟹新品系选育提供实践参考,为“长荡湖1号”中华绒螯蟹的持续选育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
庄振俊张冬冬姜晓东陈文彬陈晓武陈晓武吴旭干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配套系选育养殖性能性腺发育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