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虎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指示液体流动的反应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示液体流动的反应装置,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反应罐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反应罐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第一端与出料口连通;第二管道为透明件,第二管道的第一端与第一管道的第二端连通;第三管道的...
- 贾金锋段有福刘文虎王伟邱爱珍宋则涛李郑鑫曹法凯
- 文献传递
- 一种反应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反应罐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反应罐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第一端与出料口连通;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为透明件,第二管道的第一端与第一管道的第二端连通;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第...
- 段有福贾金锋王伟刘文虎邓淋予王晓涛李郑鑫曹法凯
- 文献传递
- 新型纳米SiO_(2)复合降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023年
- 针对传统原油降凝剂在溶剂中分散效果较差和自身凝点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降凝剂的制备,并对降凝剂的降凝效果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降凝剂优化配比为改性纳米SiO_(2)与EVA26比例为1∶2,质量浓度为150 mg/kg时,以此降凝剂处理的原油凝点为26℃,表观黏度约为6.5 Pa·s,凝胶点约为33℃,屈服应力约为58 Pa;经过复合降凝剂处理的含蜡原油凝点明显下降,降凝剂降凝效果良好。降凝剂降凝机理为,促使原油内蜡晶数量相对减少且形貌相对规则,原油内部固液界面面积减少,削弱了蜡晶絮状物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提升了原油的流变性能。
- 刘文虎贾金锋张晓磊
- 关键词:含蜡原油降凝效果流变性能
- Aspen Plus模拟计算侧线采出量在酸性水汽提装置中对能耗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酸性水汽提装置进行流程模拟计算,选择Rad Frca严格计算模块和ELECNRTL物性方法,主要研究侧线采出量在酸性水汽提装置中对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和实际操作整体一致,蒸汽流量模拟值与实际值仅相差0.119 t/h,酸性水汽提塔顶温度模拟值与实际值仅相差0.21℃;在侧线采出量为8.8 t/h时,可节约蒸汽0.4 t/h。
- 贾金锋曹法凯隗小山刘文虎佟凤宇赵克薛金召
- 关键词:酸性水汽提装置能耗
- 石墨烯改性传统尼龙1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针对普通尼龙12作为选择性激光烧结原料时存在粒径差别较大和热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新型改性尼龙12石墨烯复合粉末的制备,并对制备的粉末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石墨烯添加量为0.6%时,PA12/G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佳,此时PA12/G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53.4 MPa,弯曲强度为57.6 MPa,冲击强度为6.82 kJ/m^(2);维卡软化温度约为160.5℃;初始降解温度和降解一半的温度分别为440.25、475℃;烧结温度均应略高于177℃;粉床温度应控制在160~177℃。当氧化石墨烯添加量为1%时,PA12/GO复合材料性能最佳,此时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分别为57.6 MPa、59.5 MPa和7.15 kJ/m^(2);材料维卡软化温度约为159.3℃;初始降解温度和降解一半的温度分别为445、479.2℃。
- 贾金锋刘文虎曹法凯
- 关键词:石墨烯选择性激光烧结复合材料尼龙12
- 负载MgO-CeO_(2)改性活性炭的脱硫机理
- 2024年
- 通过XRD、H2-TPR、XPS等方法对MgO-CeO_(2)改性的煤基柱状成型商品活性炭的脱硫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高温煅烧改性,使MgO与CeO_(2)反应形成Ce-Mg-O固溶体,当MgO质量分数低于5%时,因固溶体的形成,XRD谱图上没有明显的MgO晶体衍射峰。MgO的加入改变了CeO_(2)的还原环境,加速了Ce^(4+)→Ce^(3+)的还原和氧空位的形成,其中4Ce6Mg/AC样品还原性最强。推测其脱硫机理为:SO_(2)因活性炭优良的吸附性能直接吸附;SO_(2)被CeO_(2)活性位点催化氧化,以硫酸盐的形式除去;SO_(2)被MgO活性位点化学吸附,以亚硫酸盐的形式除去;镁铈双金属氧化物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促进了晶格氧的迁移转化,显著增强了改性样品的脱硫性能。
- 张锟张艳娟刘文虎张晓磊
- 关键词:MGO活性炭脱硫机理
- 构建完整石油化工类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被引量:1
- 2013年
- 石油化工类高职学校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对石油化工类高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石油化工类高职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对如何构建石油化工类高职教学体系,提供一些设想,以期为高职教学提供一些建议与参考。
- 隗小山罗言王英平刘文虎
- 关键词:石油化工高职教学体系
- 高活性Cu-ZnO@SiO_(2)纳米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制甲醇被引量:3
- 2023年
- 铜基催化剂可被广泛应用于CO_(2)加氢制甲醇,其催化活性高度依赖载体.本文通过St?ber法合成了SiO_(2)纳米微球,将其作为载体制备了Cu-Zn O@Si O_(2)催化剂;将该催化剂应用于CO_(2)加氢制甲醇,并与常规共沉淀法制备的Cu-Zn O催化剂进行了对比.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Zn O@Si O_(2)催化剂具有更高的Cu分散性和CO_(2)吸附能力,Si O_(2)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表面Cu^(+)/Cu^(0)的比例,从而影响了催化性能.研究发现,在H_(2)/CO_(2)摩尔比为3,230℃,2.0 MPa和气体体积空速为3600 m L·g^(-1)_(cat)·h^(-1)条件下,Cu-Zn O@Si O_(2)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甲醇选择性88.2%,甲醇收率11.1%),远高于Cu-Zn O催化剂(甲醇选择性36.5%,甲醇收率6.9%).原位红外光谱(DRIFT)分析表明,CO_(2)在Cu-ZnO@SiO_(2)催化剂上主要通过RWGS+CO加氢路径生成甲醇.
- 陈浩陈桂宋丹丹曾艳红刘文虎张明
- 关键词:催化剂二氧化碳加氢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