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龙
- 作品数:17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CA125联合CA19-9对于肝内胆管癌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糖类抗原19-9(CA19-9)对于肝内胆管癌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肝内胆管癌患者,术前检测患者的CA125及CA19-9的水平,并对比CA125、CA19-9及CA125联合CA19-9与患者临床数据之间的关系。所有患者行标准化肿瘤切除术并术后化疗。根据术后随访1年内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回顾性分析术前CA125、CA19-9及CA125联合CA19-9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前患者的CA125、CA19-9水平与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肝功能、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P <0.05);预后不良组的CA125及CA19-9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 <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显示,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4(P <0.05),单独预测的AUC分别为0.845和0.852(P <0.05)。结论 术前血清CA125、CA19-9水平与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密切相关,CA125联合CA19-9预测肝内胆管癌患者术后的预测价值大于单独预测,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李龙张阿龙李梦娇李振毅陶立刘生熠
- 关键词:肝内胆管癌糖类抗原CA125糖类抗原19-9
- 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序贯治疗小肝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序贯疗法治疗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收治的小肝癌患者68例,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组。对照组共34例,采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共34例,采用TACE与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序贯疗法联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肿瘤体积等变化,观察2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治疗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病灶坏死情况、复发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肺部感染、气胸、出血、骨髓移植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病灶坏死率88.24%、治疗12个月病灶坏死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肝癌治疗中采用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序贯疗法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可促使肿瘤尽快缩小、肝功能尽快改善,且病灶坏死率高,保证治疗彻底性,降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李振毅李龙张阿龙顾志毅张剑何平
-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术序贯疗法
- 急性上消化道穿孔非手术治疗58例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上消化道穿孔采取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58例急性上消化道穿孔采取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采取非手术治疗痊愈出院,2例腹膜炎体征不能控制中转开腹手术治疗。结论早期空腹穿孔,腹膜炎症状局限,腹膜炎体征较轻的病例可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关键,动态观察病情变化,适时调整治疗方法。
- 李发荣张阿龙王娜
- 关键词:上消化道穿孔非手术治疗
- RFA+PIEI与TACE序贯RFA治疗高危部位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RFA)联合CT引导下经皮碘海醇混合无水乙醇注射(PIEI)与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RFA治疗高危部位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64例高危部位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行RFA+PIEI干预,对照组行TACE序贯RFA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记录疾病控制率。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水平,分析血清GGT与VEGFR-2判断高危部位肝癌疗效预后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疗效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损伤和胆道出血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肠道反应和气胸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GGT和VEGFR-2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预后患者血清GGT和VEGFR-2显著高于存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GT和VEGFR-2对于判断RFA+PIEI患者预后具有一定应用价值(AUC>0.05,P<0.05)。结论RFA联合PIEI治疗高危部位肝癌近期疗效优于TACE序贯RFA,两种方案中远期疗效相近,监测血清GGT和VEGFR-2有助于判断RFA+PIEI患者的预后。
- 张阿龙李龙顾志毅李振毅
- 术前外周血LMR、MASP-2水平在Ⅲ期结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水平在Ⅲ期结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进行结肠癌根治术的100例Ⅲ期结肠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患者手术时间为起点,对患者进行至少3年的随访,随访至2020年1月,以患者死亡为失效事件,记录患者生存时间。收集并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将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变量(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肿瘤最大直径、肿瘤部位、LMR值、MASP-2水平)等纳入Ⅲ期结肠癌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中。结果肿瘤直径可以显著影响Ⅲ期结肠癌患者生存状况(HR=2.286)。血清LMR值、MASP-2含量也是显著影响Ⅲ期结肠癌患者生存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HR=0.642、0.598)。结论术前外周血LMR值、MASP-2含量检测有助于对Ⅲ期结肠癌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
- 李龙张阿龙李梦娇
- 关键词:结肠癌预后评估
- 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与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与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胆管结石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治疗组和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组,每组40例。随访12个月,观察2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及其他指标。结果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总费用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组的结石残留率、手术成功率、近期结石复发率明显优于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少于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治疗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组的不良反应1级(80.0%)明显高于肝内外胆管结石取石术治疗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胆管逆行造影术治疗胆管结石患者的碎石成功率比较高,安全有效。
- 李振毅李龙张阿龙陶立
- 关键词:胆管结石
-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并总结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外科治疗方法与结局。方法回顾6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62例患者中肿块型治愈率86.11%,复发率13.89%;脓肿型治愈率76.47%,复发率23.53%;溃后型治愈率77.78%,复发率22.23%;总治愈率82.26%,总复发率17.74%。乳房外形满意率对比,肿块型91.67%,脓肿型82.35%,溃后型77.78%,总满意率为87.10%。结论根据分型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清除病灶,灵活应用组织瓣内旋和移位修复技术,可以提高治愈率和满意率。
- 李发荣张阿龙张志业李振毅武政喜
-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外科手术
- 结直肠癌miR-100和miR-125b表达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miR-100和miR-125b表达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98例,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100和miR-125b表达水平,分为miR-100低表达65例,高表达33例;miR-125b低表达71例,高表达2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化疗,随访2年,比较miR-100和miR-125b不同表达水平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以及化疗效果,并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其预后情况。结果miR-100和miR-125b不同表达水平患者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在miR-100和miR-125b不同表达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iR-100低表达组的化疗总有效率高于miR-100高表达组(58.46%vs 33.33%,P=0.019),miR-125b低表达组的化疗总有效率低于miR-125b高表达组(29.58%vs 62.96%,P=0.037)。miR-100低表达组患者的死亡风险低于miR-100高表达组[HR=0.503,95%CI(0.259~0.975),P=0.021],miR-125b低表达组患者的死亡风险高于miR-125b高表达组[HR=2.183,95%CI(1.215~3.922),P=0.027]。miR-100低表达组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低于miR-100高表达组[HR=0.508,95%CI(0.275~0.939),P=0.014],miR-125b低表达组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高于miR-125b高表达组[HR=2.070,95%CI(1.234~3.475),P=0.014]。结论结直肠癌miR-100低表达和miR-125b高表达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治疗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 李振毅李龙马纪周张阿龙
- 关键词:结直肠癌西妥昔单抗疗效
- 甲状腺切除术中探查喉返神经的临床价值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中采用探查喉返神经的术式,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78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或次全切除术中,采用探查喉返神经术式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均成功地探查到喉返神经的走行及分支。只有1例单侧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无单、双侧永久性性损伤。结论通过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应用主动探查喉返神经的方法,直观有效地保护喉返神经,可降低喉返神经的损伤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李发荣张阿龙陶立李振毅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喉返神经
- 淋巴管吻合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附120例报告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患侧上肢水肿采用改良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实施乳腺癌根治术并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患侧上肢水肿患者120例,采用改良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观察上肢水肿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6、12个月,患侧上肢周径逐渐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患者上肢周径均大于健侧(P<0.05);术后3、6、12个月,患者ECW/ICW、ECW/TBW比值与术前比较均逐渐降低(P<0.05);术后12个月,患侧上肢轻度水肿者52例(43.33%)、中度水肿者55例(45.83%)、重度水肿者13例(10.83%),术后患者的上肢水肿程度较术前显著的改善(P<0.05);术后12个月,患侧上肢水肿治愈47例(39.17%)、显效38例(31.67%)、有效20例(16.67%)、无效15例(12.50%)。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患侧上肢水肿采用改良静脉淋巴管吻合术能显著的改善患者的水肿症状。
- 武政喜张阿龙张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