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操

作品数:13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腰椎
  • 6篇植骨
  • 6篇椎弓
  • 6篇椎弓根
  • 5篇胸腰椎
  • 5篇胸腰椎骨折
  • 5篇腰椎骨折
  • 5篇椎弓根植骨
  • 5篇椎骨
  • 5篇经椎弓根
  • 5篇经椎弓根植骨
  • 5篇骨折
  • 4篇内固定
  • 3篇治疗胸腰椎骨...
  • 3篇椎体
  • 3篇膝关节
  • 3篇膝关节置换
  • 3篇疗效
  • 3篇假体
  • 3篇关节

机构

  • 13篇石河子市人民...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盛文辉
  • 13篇吴兵
  • 13篇王春辉
  • 13篇陈操
  • 12篇尚琦松
  • 12篇何方生
  • 12篇韩鹏远
  • 11篇王自刚
  • 1篇沈志敏
  • 1篇张伟亚

传媒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椎间盘损伤程度与术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A型(AO分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应用术前MRI中椎间盘组织的影像学特点评估患者预后疗效的可行性,为A型胸腰椎骨折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的MRI资料,按照椎间盘损伤的影像学特点分为3组(A、B、C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进行治疗,分别测量术后2周、术后1年、内固定取出半年的疼痛评分(VAS)、Cobb角及伤椎前高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9.3个月(15-23个月),无断钉、断棒及内固定松动发生,所有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术后1年时,C组患者的Cobb角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固定取出半年时,C组患者的三项检查指标[疼痛评分(VAS)、Cobb角、伤椎前高率]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RI检查是判断椎间盘损伤的重要手段,通过本项研究,作者认为术前MRI表现符合C组的患者,无论前路还是后路手术,切除受损的椎间盘组织同时行牢固的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手术的重要目的之一。
尚琦松吴兵盛文辉王春辉王自刚何方生韩鹏远陈操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间盘损伤经椎弓根植骨术后疗效
椎间盘损伤程度对胸腰椎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A型(AO分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按照MRI中椎间盘组织的损伤特点评估患者预后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对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的MRI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椎间盘损伤的影像学特点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椎间盘无损伤;B组:椎间盘轻度损伤,伴或不伴间隙改变;C组:椎间盘中重度损伤,疝入椎体内,椎间隙改变,伴后纵韧带损伤。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后2周、术后1年、内固定取出半年评价疼痛VAS评分并测量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23个月。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断钉、断棒及内固定松动发生,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术后1年时,C组Cobb角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固定取出半年时,C组VAS评分、Cobb角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是判断椎间盘损伤的重要手段。术前MRI显示椎间盘严重损伤(C组)患者,术后VAS评分、Cobb角恢复均不够满意。
尚琦松吴兵盛文辉王春辉韩鹏远何方生陈操张伟亚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间盘损伤磁共振经椎弓根植骨
螺旋CT扫描重建对经椎弓根伤椎植骨骨愈合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er reformation,MPR)和3D成像对经椎弓根伤椎植骨骨愈合的评估价值。方法 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基础上经椎弓根伤椎成形椎体内植骨62例68椎,术后1~3年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做冠状面、矢状面等多平面和3D重建成像,以骨愈合、部分骨愈合、骨不愈合3种标准评估伤椎植骨后的骨愈合情况,与X线片的评估结果相比较。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年,末次随访CT扫描重建的62例68椎中57椎骨愈合,11椎部分骨愈合,无一椎发生骨不愈合,3D成像示伤椎形态恢复满意,皮质骨均骨性愈合,骨愈合率为89.7%。同期的X线片评估结果示伤椎均骨愈合,骨愈合率为100%。结论 64排螺旋CT扫描和多平面及3D成像技术是评估脊柱骨折伤椎骨性愈合的可靠指标之一。
吴兵尚琦松陈操盛文辉王春辉王自刚何方生韩鹏远
关键词:64排螺旋CT骨愈合
后方韧带复合体对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早期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后方韧带复合体对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早期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 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科实施后路腰椎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L4~5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A组(30例)行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B组(30例)行切除后方韧带复合体的PLIF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术前、末次随访时测量腰椎X线片上L3~4椎间盘的高度和椎间隙动态角度、L3~4椎体滑移距离并进行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对L3~4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9例患者出现了L3~4节段的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B组17例出现了L3~4节段的ASD。其中A、B两组均有2例患者为有症状的ASD。术前两组患者X线片上L3~4椎间盘的高度、椎间隙动态角度、L3~4椎体滑移距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时Pfirrmann分级1级6例,2级22例,3级2例,无4、5级病例。B组末次随访时Pfirrmann分级1级4例,2级24例,3级2例,无4、5级病例。结论腰椎椎间融合术中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可减少术后早期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何方生吴兵盛文辉王春辉王自刚尚琦松韩鹏远陈操
关键词:后方韧带复合体腰椎椎间融合术邻近节段退变
伤椎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自2005年3月010年3月的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同时经伤椎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成形植骨技...
吴兵盛文辉尚琦松王春辉陈操王自刚何方生韩鹏远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
文献传递
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置钉、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治疗组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和椎体内植骨成形术治疗32例胸腰椎骨折,以同期随机选择的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的30例胸腰椎骨折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分别测量两组病例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矢状位Cobb角,椎管内占位百分比,以ASIA2000分级标准评定神经功能;以Charles标准评定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7.2个月(12~21个月),放射学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脊柱重建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术后即刻伤椎高度恢复方面疗效相当,但对照组在术后脊柱的后凸矫形和骨折块复位方面较治疗组差(P<0.05)。末次随访时治疗组与对照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矢状位Cobb角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和临床疗效评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治疗组2例,对照组5例。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伤椎固定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可提高骨折后凸畸形的矫正度,使脊柱和内固定物的载荷更合理、更稳定,降低了内固定失效和矫形丢失的发生,促进了骨折愈合,是弥补传统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不足的有效方法。
盛文辉尚琦松吴兵王春辉王自刚何方生陈操韩鹏远
关键词:内固定器经椎弓根植骨椎弓根螺钉
深盘型假体对全膝关节置换初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深盘型假体对全膝关节置换初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6年6月~2012年1月,本组应用深盘型垫片假体行TKA的76例(97膝)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6年,平均4.2年,其中女65例,男11例;年龄55~78岁,平均65.8岁;选择男女共76名志愿者,年龄在18~42岁之间,平均30.5岁,随机左右膝。对比TKA组术前、术后KSS评分、功能评分、膝关节ROM、股骨后髁偏心距;对比TKA组与志愿者组膝关节从伸直位到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前后移动的距离。结果 TKA组手术前后膝关节KSS评分、功能评分及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股骨后髁偏心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膝关节从伸直位到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向后移动距离之差(6.24±2.45)mm。志愿者组膝关节伸直至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向后移动距离之差(10.87±1.49)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术后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处理后痊愈。1例术后出现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经二期翻修痊愈出院。术后随访X线片观察膝关节假体位置、力线、固定性能等均显示良好,无松动、透亮线等异常表现。结论使用深盘型膝关节假体行TKA术,初期临床疗效满意;TKA组术后膝关节伸直至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后移距离较志愿者组短。
吴兵盛文辉何方生王春辉王自刚尚琦松韩鹏远陈操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假体
深盘型与状柱型衬垫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深盘型与状柱型衬垫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方法 对107例(122膝)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分别使用深盘型衬垫后稳定假体62例(72膝),桩柱型衬垫后稳定假体45例(50膝)行TKA术。
吴兵何方生盛文辉王春辉王自刚尚琦松陈操韩鹏远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假体截骨
伤椎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自2005年3月~2010年3月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同时经伤椎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成形植骨技术,分别测量术前、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脊柱Cobb角,椎管内占位百分比并做统计学分析,术后和随访时采用CT对伤椎进行层厚1 mm,间隔1 mm的扫描,做多平面重建图像,观察植骨充填和骨愈合情况。以ASIA 2000分级标准评定神经功能;以Charles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5年,平均3年,无断钉、断棒及内固定松动发生,手术前后伤椎椎体的前缘高度、脊柱矢状位Cobb角,椎管占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与手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伤椎椎体的CT扫描及重建为植入骨填满伤椎空腔,1例打压植骨力度过大,植入骨自椎体侧前方溢出;骨愈合28例,部分骨愈合7例,但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无骨不愈合者。神经功能ASIA分级提高1~3级,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5.7%。[结论]经椎弓根伤椎固定结合伤椎成形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满意,进一步提高伤椎骨愈合质量是该手术需完善的,CT扫描及重建是评估伤椎骨愈合的有效手段。
吴兵盛文辉尚琦松王春辉陈操王自刚何方生韩鹏远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
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病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病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27例腰椎布氏杆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24~77岁,平均55岁。病程3~18个月,平均9个月。术前、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功能评分以及X线片、MRI影像学观察,评估该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27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术后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无复发病例,术前及术后3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8.6±0.4)分、(3.4±0.7)分、(2.1±0.2)分、(1.7±0.4)分,JOA评分分别为(7.4±0.4)分、(11.2±0.6)分、(14.4±0.2)分、(15.2±0.4)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可有效清除病灶、改善脊柱功能,达到满意临床疗效。
陈操吴兵盛文辉王春辉
关键词:腰椎布氏杆菌病灶清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