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楠
- 作品数:2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草莓拟盘多毛孢叶斑病的病原菌被引量:24
- 2016年
- 于2013年在北京市房山区发现了一种新的草莓叶部病害,为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叶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经纯化得到一株病原菌CMF4。通过室内人工接种对该菌株的致病性和寄主范围进行测定,发现该菌株可以导致草莓叶片坏死和果实腐烂,可引起有伤供试植物牡丹、海棠、芍药、杏、樱桃、桃和月季发病,但不能无伤侵入,对人工接种发病的植株进行病原菌再分离可得到原接种病原菌。采用r DNA-ITS序列分析方法并结合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发现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棒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这是棒孢拟盘多毛孢所致草莓叶斑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 赵景楠马喆刘正坪尚巧霞赵晓燕魏艳敏
- 关键词:草莓分子鉴定
- 新病害草莓褐色叶斑病病原菌细胞壁降解酶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草莓褐色叶斑病是中国新发现的一种病害,造成叶片坏死和果实腐烂。为明确该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对草莓褐色叶斑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进行研究。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该病原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和活性。结果发现,该病原菌能够产生多种细胞壁降解酶,即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但不产生纤维素酶(Cx),其中PG和PMG活性较强,且PG和PMG在培养6天时活性最强,PMG在23℃条件下培养时活性最强,PG在28℃条件下培养时活性最强,静止和振荡交替培养有利于PG和PMG的产生。致病作用研究发现,果胶酶(PG和PMG)可引起果实腐烂和叶片坏死,说明其在该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赵景楠马喆耿文龙刘正坪尚巧霞赵晓燕陆家兰魏艳敏
- 关键词:细胞壁降解酶果胶酶致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