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先斌

作品数:7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勘察
  • 3篇风化
  • 2篇等高线
  • 2篇地形图
  • 2篇动力特性
  • 2篇岩体
  • 2篇力特性
  • 2篇核电
  • 2篇风化层
  • 1篇地形图绘制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剖面
  • 1篇电工
  • 1篇吊运
  • 1篇吊运装置
  • 1篇动力特性研究
  • 1篇动力响应
  • 1篇岩体变形
  • 1篇岩体变形模量
  • 1篇岩体完整性

机构

  • 7篇国核电力规划...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太原铁路局

作者

  • 7篇王先斌
  • 2篇倪恒
  • 2篇叶长锋
  • 1篇张建经
  • 1篇邢伟
  • 1篇孙茂前
  • 1篇冯汉卿
  • 1篇刘翔宇
  • 1篇蔡伟
  • 1篇梁冠军
  • 1篇杨小虎

传媒

  • 1篇铁道建筑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2014年全...
  • 1篇2014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声波测试在核电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钻孔声波测试技术在基岩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广泛。通过对某核电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实际钻探情况的分析,利用室内试验、现场声波测试数据及声波曲线的变化,对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岩体完整性进行评价,并对岩石风化等级进行了定量...
王先斌李金
关键词:核电工程声波测试岩体完整性风化程度节理裂隙
文献传递
一种钻探平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探平台,所述钻探平台包括:平台、升降系统、多个支撑柱、浮体结构和吊运装置,多个支撑柱穿过平台并与平台活动连接,升降系统、浮体结构和吊运装置均设置在平台上,升降系统用于使平台在支撑柱上上下移动,吊运装...
邢伟倪恒孙茂前蔡伟叶长锋王先斌
文献传递
山区勘察风化基岩面等高线绘制方法研究
在山区勘察中,基岩面的确定对于总平面布置、地基处理、基础设计和土石比例估算都十分重要,目前,风化基岩面等高线图的制作软件一般仅考虑钻孔内的风化数据,钻孔之间缺少风化数据输入,相当于钻孔之间按等比例内插处理,显然不符合山区...
王先斌赵军庭
关键词:风化层等高线地形图绘制
文献传递
成层核电场地动力特性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本文设计并完成了成层核电场地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地震烈度作用下成层场地的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讲,当加载E1 Centro波和汶川卧龙波时,加速度放大系数峰值随岩层倾角的增加而增大,此增大趋势不明显...
王先斌张明张建经
关键词:动力特性振动台试验
利用钻孔岩芯RQD估算岩体变形模量
2015年
岩体变形模量是岩体工程设计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相比原位测试法,运用建立在原位测试、相关岩体地质特征和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基础上的经验关系方法来确定岩体变形模量则显得更为方便快捷,更适合于中小型工程实际应用。本文探讨了采用极易获取的钻孔岩芯RQD来估算岩体变形模量的可行性,以山东某核电基地为实例,在Zhang和Einsten估算公式的基础上,对RQD在0-60%区间内,提出了预测变形模量的估算公式,改善了Zhang和Einsten估算公式在此RQD区间样本数据较少的缺陷,结果表明两种公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利用实测的岩体不同方向变形模量,探讨了不同方向变形模量比值与RQD的关系。
梁冠军倪恒王先斌叶长锋刘翔宇
关键词:RQD变形模量岩体
山区勘察风化基岩面等高线绘制方法研究
在山区勘察中,基岩面的确定对于总平面布置、地基处理、基础设计和土石比例估算都十分重要,目前,风化基岩面等高线图的制作软件一般仅考虑钻孔内的风化数据,钻孔之间缺少风化数据输入,相当于钻孔之间按等比例内插处理,显然不符合山区...
王先斌赵军庭
关键词:风化层地形图
文献传递
高速列车作用下新型路涵过渡段动力特性研究
2018年
针对某一典型高速铁路路涵过渡段进行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建立车辆-轨道-过渡段动力大耦合模型,提出了新型过渡段的组成以及变态浆液、改良级配碎石的关键配比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路基动应力、加速度逐渐减小,并呈现指数分布;随着深度的增加,竖向位移变化曲线较为平缓;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加,路基应力、位移、加速度总体上逐渐增大,存在速度150,350 km/h^2个临界速度,说明列车运行速度与过渡段的动力响应并非呈正比例关系;随着列车轴重的增加路基加速度、动应力变化不大,竖向位移变化较为明显,位移随列车轴重的增大而增大,这说明重载铁路对过渡段的要求很高。
王先斌童心豪冯汉卿杨小虎
关键词:过渡段动力响应加速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