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霞
- 作品数:18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X光机下肢全长拍照辅助平台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X光机下肢全长拍照辅助平台,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X光机在拍摄患者下肢时存在的患者行动不便,拍摄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拍摄平台,拍摄平台四角上贯穿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与拍摄平台滑...
- 王宁宁王成霞仇路
- 文献传递
- 改良肺窗在评价尘肺病胸膜增厚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分析CT窗宽窗位对显示尘肺病胸膜增厚的影响,改良肺窗对评价尘肺病胸膜增厚的价值。方法选取101例尘肺合并胸膜增厚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采用肺窗(1500 HU,-600 HU)、改良肺窗(2000 HU,-480 HU)、纵隔窗(400 HU,40 HU)观察胸膜增厚的位置、形态、厚度、实质带、钙化等,将三组结果两两配对进行卡帕分析及t检验。结果改良肺窗和肺窗对壁层、脏层胸膜增厚位置显示一致性中等。肺窗与改良肺窗、改良肺窗与纵隔窗对胸膜增厚厚度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窗与纵隔窗对胸膜增厚厚度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窗、改良肺窗对胸膜增厚鸦爪征显示一致性较强,除改良肺窗与纵隔窗对于胸膜增厚钙化显示一致性一般外,肺窗与改良肺窗、肺窗与纵隔窗对钙化显示一致性均较强。结论调整窗宽窗位有利于尘肺病胸膜增厚的显示,合理应用窗宽窗位在尘肺病CT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闫成凤柳澄王成霞王宁宁仇路
- 关键词:尘肺胸膜增厚
-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罹患肺曲霉菌感染1例
- 2023年
- 井下环境阴暗潮湿,容易滋生致病微生物。1例煤矿井下运输工人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右肺肿块,CT见肿块位于右肺上叶后段,伴点条形钙化及液化坏死,近端支气管狭窄、闭塞;MRI检查示FS-T2WI、DWI显示"靶征",中央高信号周围呈环形低信号,外周呈条片状高低混杂信号,T1WI显示等信号病灶中一线状高信号的环,经过病理学确诊为肺曲霉菌感染。
- 王成霞仇路武新舒张红香徐振宝
- 关键词:曲霉菌煤矿井下磁共振成像
- 79例煤工尘肺合并支气管扩张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将2015—2016年经我院诊治的79例煤工尘肺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一时期在我院内科住院的253例无接尘史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做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分别统计支气管扩张发病率及其所在肺叶的发病率。结果显示,观察组合并支气管扩张的发病率为51.89%,其中柱状扩张占41.77%、混合扩张占10.12%;对照组支气管扩张发病率为18.18%,其中囊状扩张占1.58%、柱状扩张占8.70%、曲张型扩张占2.37%、混合型占5.53%。两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煤工尘肺并发支气管扩张的发病率高,以柱状支气管扩张为主,病变累及多个肺叶。
- 王成霞王宁宁毕杰军闫成凤成龙
- 关键词:尘肺支气管扩张
- CT层厚对尘肺病小结节显示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CT层厚对尘肺小结节(以下简称结节)显示的影响。方法对30例以肺部结节为临床表现的尘肺患者行CT检查,重建1 mm和5 mm厚度的断层图像,用1 mm断层图像重建轴位5 mm投影厚度MIP图像(以下简称5 mmMIP图像)。观察3组图像显示结节的特点,选择相同的层面和位置画面积为8 cm;正圆形,统计圆内结节的数量、大小和密度,用SPSS 2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 mm断层与5 mmMIP图像显示的结节比5 mm断层图像清晰,1 mm断层图像显示的结节与血管断面不易区分。5 mmMIP图像显示的结节总数(493个),分别多于1 mm(303个)和5 mm(371个)断层图像。5 mmMIP图像显示的确定结节比率(347,70.39%),分别高于1 mm(198,65.35%)和5 mm断层图像(181,48.79%)。5 mm断层图像显示的确定结节比率,分别与1 mm断层图像、5 mmMIP图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 mm断层图像显示的确定结节比率与5 mmMIP图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mMIP图像显示的结节宽径均值为(2.59±0.76)mm,大于5 mm断层图像的(2.34±0.7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 mm断层图像显示的结节最大CT值均值(-461.69±226.21)HU大于5 mm断层图像(-641.00±138.68)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 mm断层CT图像结合5 mmMIP图像,能更准确地显示尘肺结节的数量,更真实地显示尘肺结节的密度和大小。
- 王成霞仇路孙炳欣闫成凤柳澄
- 关键词:尘肺CT轴位
- 安装电源保护器对减少车载X光机故障的作用
- 2014年
- 体检车可作为小型流动体检中心,为企事业单位上门提供体检服务。但车载X光机的故障率较高,影响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通过安装电源保护器,使车载X光机及其他设备的故障率明显降低,同时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
1车载X光机常见故障
1.1电气故障电路的保险、继电器、电容容易损坏。因为多数企业没有为X光机准备专用线路,X光机多与空调、车内设备共用一条线路;另外,外接电源接线固定不好、接触不良,或接错零线与火线,都会导致电压不稳定,损坏设备。
- 王成霞
- 关键词:故障率体检工作体检服务设备维修接触不良
- 尘肺病影像学及AI辅助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职业性尘肺病(尘肺病)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病种。相关文献报道尘肺病占所有职业病报告总数的80%左右。根据GBZ 70—2015《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标准,诊断尘肺病主要依据粉尘接触史、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及技术质量合格的X线后前位胸片,参照尘肺标准片进行诊断与分期。X线胸片是既往尘肺病诊断研究最多的影像技术,在尘肺病早期鉴别诊断方面技术相对落后。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尘肺病影像研究逐渐向早期、精准诊断方向发展。计算机体层摄影(又称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辅助检查手段成为近年来尘肺病辅助诊断研究的热点,通过查阅、梳理文献,对相关研究内容进行综述。总结各类检查技术优点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尘肺病影像学及辅助诊断方面可能面临的挑战,为未来尘肺病影像学及辅助诊断技术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 王宁宁靳毅王成霞刘真刘肖王燕停
- 关键词:尘肺病影像学数字化X线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
- 煤矿工人DR胸片质量控制探讨
- 2023年
- 探讨提高接尘工人DR胸片图像质量的方法。方法 以11例接尘的煤矿工人为研究对象,调整图像处理参数,对比DR彩色显示器和灰阶显示器的图像差异;用密度仪在显示器上进行DR图像的光密度质量控制,和未经显示器光密度质控的DR胸片对比分析。直接目测大小进行等大胶片打印与运用模具测量打印等大胶片对比。用SPSS.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对比度、亮度的调节对图像整体的光密度影响最大;组织对比及边缘处理功能,对于解剖细节及肺纹理的显示有明显影响。在打印等大激光胶片方面,模具法明显优于肉眼观察法。配备彩色显示器的DR设备,显示器图像光密度的整体偏大、灰度偏高。结论 DR设备配置灰阶显示器、在显示器上进行图像光密度和打印等大胸片的质控,可以提高接尘工人DR胸片的质量。
- 王宁宁王成霞王越闫成风何晨光
- 关键词:DR光密度对比度边缘锐化
- 尘肺大阴影与原发性肺癌肿块CT影像特征对比研究
- 2024年
- 目的对比尘肺大阴影与原发性肺癌肿块的CT影像特征,分析CT影像特征对尘肺大阴影与原发性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于2022年9月,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住院的43例叁期尘肺病患者和同期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确诊的5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比两组患者胸部CT影像中尘肺大阴影或肺癌肿块及周围组织的影像特点。使用单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和交叉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以尘肺病和肺癌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尘肺大阴影与原发性肺癌肿块的CT影像单因素比较,病变形态不规则、CT值、钙化、空洞、棘突、液化坏死、卫星灶、肿块旁气肿、短毛刺、胸膜增厚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CT值≥92 HU(CT值异常)、钙化、周围有卫星灶、胸膜肥厚、肿块旁气肿、病变边缘有棘突、病变形态不规则等是叁期尘肺的典型特征,具有多个特征聚集性;病变出现液化坏死、外形为圆形或类圆形、有空洞、跨叶间胸膜等是肺癌的典型特征。以卫星灶、棘突、胸膜肥厚、病变CT值异常和液化坏死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R2=0.880,区分度为95.3%。结论病变CT值异常、钙化、周围有卫星灶、胸膜肥厚、边缘有棘突、液化坏死、跨叶间胸膜和空洞等影像特征可区分叁期尘肺大阴影和肺癌肿块影。
- 王成霞靳毅柳澄刘真仇路王焕强
- 关键词:尘肺肺癌影像计算机体层扫描
- 尘肺病胸部CT与DR胸片影像差异研究被引量:17
- 2021年
- 目的分析尘肺病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的特点,以及与数字化X线摄影(DR)胸部正位片影像表现的差异,了解CT用于尘肺病诊断与分期的成像方法与价值。方法对2018年11月22日-2019年6月26日期间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诊断的113例尘肺病患者做DR胸部正位片和高分辨率CT扫描,用2、5 mm层厚分别成像,对DR胸片和CT图像尘肺小阴影、大阴影、肺气肿、淋巴结和胸膜增厚等影像学表现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尘肺DR胸片的小阴影在CT图像表现为结节和弥漫纤维化2种改变,结节型改变107例(94.69%),表现为环形和实性结节。CT和DR对尘肺小阴影形态和大小、纵膈淋巴结增大、肺气肿及胸膜增厚等征象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较差(Kappa<0.4)。结论尘肺病胸部CT和DR影像学表现差异显著,CT能更准确地反映尘肺病的形态学改变,用于尘肺病的诊断和分期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
- 王成霞王宁宁仇路蔡志春崔萍王焕强
- 关键词:尘肺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