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茹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药调节免疫治疗慢性肾炎湿热证被引量:9
- 2015年
- 中医认为,慢性肾炎为一组本虚标实的证候,湿热证是其最常见的邪实见证。慢性肾炎与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细胞因子(CK)在肾小球炎症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肾炎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紧密相关。中医药从调节免疫治疗肾炎湿热证,即从细胞因子水平研究中医药作用机制,确定湿热证细胞因子水平客观辨证指标,为肾炎湿热证辨证治疗提供了新依据。
- 张艳茹孔薇
- 关键词:慢性肾炎湿热证中医药疗法细胞因子
- 益肾清利方治疗慢性肾炎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免疫调节机制探讨
-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的肾小球炎性损伤性疾病,多种细胞因子可参与其免疫炎性损伤过程。本病病因多样,起病隐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病...
- 张艳茹
-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免疫调节
- 文献传递
- 益肾清利方对慢性肾炎肾虚湿热证患者TNF-α、IL-6、IL-10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方对慢性肾炎肾虚湿热证患者临床疗效及调控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作用。方法:60例慢性肾炎肾虚湿热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西医基础治疗配合中药益肾清利方,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疗程1个月。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10水平。结果:益肾清利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尿蛋白、血尿方面明显优于单用西医基础治疗,特别针对尿红细胞计数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IL-10水平较前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结论:益肾清利方对TNF-α、IL-6、IL-10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慢性肾炎肾虚湿热证患者的作用机理之一。
- 孔薇郑艳辉张艳茹杨珍吴玥露
- 关键词:慢性肾炎益肾清利免疫调节
- 益肾清利方对慢性肾炎肾虚湿热证患者血清TNF-α、IL-6、IL-10的影响
- 目的: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认为其发病与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相关,细胞因子在肾脏免疫损伤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促炎因子(IL-1、IL-6、TNF-α等)、抑炎因子(IL-10、IL-13等)的异常表达及二者之...
- 孔薇张艳茹杨珍刘凡郑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