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国荣

作品数:106 被引量:452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03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2篇肝炎
  • 48篇病毒
  • 42篇乙型
  • 37篇乙型肝炎
  • 35篇肝炎病毒
  • 33篇妊娠
  • 29篇乙型肝炎病毒
  • 25篇母婴
  • 21篇孕妇
  • 20篇阻断
  • 20篇宫内
  • 17篇乙肝
  • 17篇母婴传播
  • 15篇细胞
  • 15篇宫内感染
  • 13篇免疫
  • 12篇妊娠合并
  • 10篇慢性
  • 9篇阳性
  • 7篇母婴阻断

机构

  • 73篇东南大学
  • 30篇南京市第二医...
  • 9篇东南大学医学...
  • 2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淮安市妇幼保...
  • 1篇盐城市第三人...
  • 1篇大连医学院
  • 1篇江阴市妇幼保...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5篇韩国荣
  • 27篇余敏敏
  • 27篇王根菊
  • 26篇江红秀
  • 19篇王翠敏
  • 13篇岳欣
  • 11篇阚乃颖
  • 11篇沈玲
  • 11篇丁祎
  • 8篇白淑芬
  • 8篇岳欣
  • 6篇吴岷岷
  • 6篇唐迅
  • 6篇赵伟
  • 6篇王翠敏
  • 5篇岳欣
  • 5篇唐讯
  • 5篇叶银英
  • 5篇王艳
  • 4篇杨龙涛

传媒

  • 17篇江苏医药
  • 8篇现代医学
  • 7篇中华肝脏病杂...
  • 6篇东南大学学报...
  • 5篇中华传染病杂...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第11届全国...
  • 3篇中国实用妇科...
  • 3篇肝博士
  • 3篇中国妇幼健康...
  • 3篇中华实用诊断...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肝脏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1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12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DR基因多态性与HBV宫内传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和TaqⅠ多态性是否与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宫内传播之间存在关联,确定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遗传易感基因和保护基因。方法随机选取临床上已证实发生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儿童24例和未发生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儿童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股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维生素D受体基因第2外显子FokⅠ位点和第9外显子TaqⅠ位点的多态性分布在两组间的差别。结果宫内传播组的FokⅠ f等位基因频率为52.08%,显著高于非宫内传播组(27.50%),Х^2=12.36,P〈0.05。宫内传播组的TaqⅠ T等位基因频率为97.92%,显著高于非宫内传播组(85.00%),Х^2=10.87,P〈0.05。非宫内传播组的维生素D受体FokⅠ的FF、Ff及ff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0.00%、45.00%和5.00%,与宫内传播组的16.67%、62.50%和20.8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6.72,P〈0.05)。非宫内传播组的维生素D受体TaqⅠ的T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0.00%、30.00%,与宫内传播组的95.83%、4.1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81,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okⅠ位点FF基因型在非宫内传播组的频率为50.00%,显著高于宫内传播组的16.67%(Х^2=5.59,P〈0.05)。TaqⅠ位点TT基因型在宫内传播组的频率为95.80%,显著高于非宫内传播组70.00%(Х^2=5.81,P〈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和TaqⅠ多态性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宫内传播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葛婕韩国荣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遗传易感性
妊娠合并重症肝病的治疗体会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18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病因、治疗方法、终止妊娠的时机方式及妊娠结局,期望找到改善妊娠结局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科近5年来18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因、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方法和妊娠结局)。结果:妊娠合并重症肝病中由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肝病7例,占比例较大(38. 8%),妊娠急性脂肪肝4例(22. 2%)占第2位,其他原因有甲状腺功能异常2例(11. 1%)、免疫系统疾病1例(5. 5%)、药物性肝损害1例(5. 5%)、肝癌1例(5. 5%)、Hellp综合征1例(5. 5%)、恙虫病感染导致的肝衰1例(5. 5%)。其中晚孕14例,早孕1例,中孕3例。18例患者经确诊后立即给予综合治疗,积极纠正凝血功能,适时终止妊娠、应用人工肝及对症处理,孕妇存活17例,死亡1例。晚孕胎儿13例存活,1例死亡。剖宫产13例,顺产1,引产3例,1例继续妊娠。结论:乙肝病毒的感染仍然是孕妇重症肝病的主要原因,但是近年来其他原因引起的重症肝病逐渐增多,病因多元化。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重症肝病病情均非常凶险,应及时终止妊娠、适时地行人工肝治疗是提高孕妇生存率及改善妊娠结局的关键。
王根菊韩国荣江红秀王翠敏丁祎
关键词:病因人工肝终止妊娠
14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病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重症肝病(简称妊娠重肝)的病因,综合治疗及终止妊娠时机、方法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4例妊娠重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转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4例晚孕合并重肝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9例(占64.3%)。14例患者确诊后均予综合治疗(即护肝降酶降黄,尽快尽早地使用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其中13例待生命体征稍平稳后,立即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12例(92.3%)产妇得以生存,13例(100%)婴儿均存活。1例经阴道分娩,产妇生存,新生儿因早产死亡。结论:HBV感染是妊娠重肝的主要病因;一旦确诊,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尽快终止妊娠,短期不能阴道分娩者立即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是防止妊娠重肝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措施。
王根菊韩国荣余敏敏
关键词:病因终止妊娠
宫内感染免疫失败的幼儿及母亲HBV S基因检测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免疫失败的幼儿及其母亲体内HBV S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探讨HBV S基因变异、基因型与免疫失败的关系。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5年10月东南大学附属南京第二医院出生的17例HBV宫内感染免疫失败的幼儿及其母亲,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Vm,PCR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PCR扩增HBV S基因序列,以引物标记法测序,全自动基因测序仪分析结果。结果17例HBV宫内感染免疫失败幼儿及其母亲均未发现有S基因变异,免疫失败幼儿的基因序列和母亲的基因序列基本相同,且母婴基因型皆为C型adr亚型。结论宫内感染免疫失败与HBV S区是否基因变异无关;母婴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基因C型母亲所生婴儿可能更容易发生免疫失败。
王翠敏韩国荣
关键词:宫内感染免疫失败S基因基因变异
原发性肝癌合并妊娠足月分娩1例报告
2012年
患者23岁,农民,因“停经38周,右上腹痛并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1周”于2011-04-21入院。患者孕期一直未行正规产检,平素月经规律,LMP:2010-07-28,整个孕期患者偶有恶心,食欲欠佳,但未予重视。1周前出现发热,并自觉右上腹隐痛,静滴头孢他啶治疗2d未见好转,行B超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最大径约144mm×103mm,甲胎蛋白(AFP)〉3000mg/L。考虑“原发性肝癌(HCC)”。4年前体检发现HBsAg(+),无肝炎治疗史。家族史:父亲及伯父均HBsAg(+),因原发性肝癌去世,叔叔患慢性乙型肝炎16年,一直在服保肝药物治疗。查体:发育正常,面色暗黄,
许传露韩国荣
关键词:肝癌妊娠
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研究
韩国荣余敏敏唐迅沈玲岳欣吴岷岷杨龙涛吴凯华季莹
我院肝病产科自1995年始从事HBV母婴阻断的研究,先后采用5种不同的阻断方法,取得不同的阻断效果。故有必要对5种方案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和深入研究,并对宫内阻断的HBIG剂量和效果及婴儿经免疫治疗后HBVM的表达模式作...
关键词: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免疫遗传母婴阻断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的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之一,虽经积极的主、被动联合免疫治疗,但仍有部分婴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目前孕妇抗病毒治疗结合新生儿主、被动联合免疫是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但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抗病毒治疗的耐药性、肝功能异常情况、停药时机选择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丁祎韩国荣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
13例妊娠急性脂肪肝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综合治疗及终止妊娠时机、方法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3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转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3例妊娠急性脂肪肝,经阴道分娩7例(双胎1例),产妇死亡4例,新生儿死亡3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6例(双胎2例),产妇死亡1例,无新生儿死亡。阴道分娩母婴死亡明显高于剖宫产。结论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一旦确诊,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尽快终止妊娠,短期不能阴道分娩者立即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是防止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措施。
王根菊韩国荣余敏敏
关键词:妊娠急性脂肪肝终止妊娠
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评价妊娠中期应用拉米夫定对HBV传播的影响及安全性,寻求最佳预防宫内阻断方法。方法:57例HBV-DNA≥106copies/ml孕妇于孕20-26周开始服用拉米夫定至分娩后,观察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情况、抗病毒疗效...
韩国荣陈卫群赵伟方之勋
关键词:拉米夫定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文献传递
双阳性孕妇的婴儿经母婴联合阻断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表现模式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双阳性孕妇的婴儿经母婴联合免疫阻断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 VM)的模式及意义。方法  2 5 0例HBsAg(+) /HBeAg(+)孕妇自孕 2 8周起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 2 0 0IU ,共 3~ 6次 ;新生儿 0、15d各注射HBIG 2 0 0IU ,然后于 1、2、7个月龄各接种乙肝疫苗 (HBVac) 2 0 μg。母儿血清HBVM检测采用美国Abbott酶联免疫试剂 ,婴儿于出生后 0、1、7、12个月抽血检查HBVM。结果  138例婴儿随访满 1年 ,宫内感染 4 4例 ,其中免疫失败 8例 ,占5 80 % ,HBVM均表现为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而免疫成功者共 12 4例 ,HBVM模式可有多种表现。其中抗HBs、抗HBc两项阳性者最多 ,占 5 3 6 2 % ;其次为单项抗HBs(+) ,占 2 8 98% ;再次为抗HBs、抗HBe、抗HBc三项阳性 ,占 7 2 5 %。HBsAg低滴度伴抗HBs(+)和HBVM全阴性者为数极少。结论 经母婴联合阻断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宫内感染。获免疫成功的婴儿的HB VM可有多种模式 ,只有具体分析各种模式的意义 ,才能客观评价阻断效果 ,并及时对婴儿加强疫苗接种或进行免疫干预治疗。
韩国荣余敏敏唐迅
关键词:HBVM婴儿阻断母婴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抗HBC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