顼志敏
- 作品数:305 被引量:1,800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心室晚电位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心室晚电位(VLP)的变化,评价术前VLP阳性对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取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40例。其中心肌梗塞(M1)病史组31例,无MI病史组9例。室壁瘤组7例,非室壁瘤组33例。观测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及术后2周VLP的变化。结果 1.MI及室壁瘤患者术前FQRS显著高于,LAS显著低于非MI及非室壁瘤患者(P<0.05);VLP阳性率高于非MI及非室壁瘤患者。2.术后VLP阳性率显著低于术前(P=0.025),VLP转阴率为75%。3.术前VLP阳性患者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例数显著高于术前VLP阴性患者(P=0.03)。结论:1.M1及室壁榴患者VLP阳性率高提示其存在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2.冠状动脉搭桥及室壁瘤切除术后VLP转阴提示外科手术不仅能够改善梗塞区域局部心肌的血供,而且切断了潜在的折近径路,从而减少了VLP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3.术前VLP阳性是预测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指标(敏感性71.43%,特异性78.79%,阳性准确率41.67%,阴性准确率92.86%),据此指导临床预防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顾松顼志敏胡大一肖锋刘岩郭晋萍
- 关键词:VLP室壁瘤室性心律失常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心室晚电位
- 联合用药与复方制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前世界各个国家高血压的治疗现状仍不容乐观,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仍然很低,如何提高"三率"水平是我国高血压防治的主要任务.造成我国高血压"达标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血压用药配伍不合理,使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治疗.
- 张叶萍顼志敏
- 关键词:高血压防治治疗率复方制剂联合用药用药配伍
-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前后血清肌钙蛋白T变化被引量:5
- 1997年
- 23例冠心病患者,分别在行PTCA术前、术后第10小时、第2、3及第4天,采用自动Elisa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TnT)浓度。结果:(1)23例患者平均TnT水平,在PTCA后第10小时升高,第2天达峰值(为术前的4.7倍)第3、4天回降至术前水平(但P均>0.05);同时CK-MB升高不明显。(2)10例TnT明显升高(≥正常x+2s)的患者比起另13例,TnT最高值比基线水平的增幅较大(10.2比1.8倍),与PTCA扩张总时间长、气压大以及基础病变不同有关。提示PTCA术对心肌损伤轻微;TnT为较灵敏而特异的心肌损伤的监测指标。
- 顼志敏王红崔亮崔亮陈牧雷鲍德兰王乐丰王乐丰
- 关键词:肌钙蛋白T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 降压时常见的不合理用药
- 2017年
- 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中,约75%的患者血压没有达到控制目标。那么,
- 顼志敏
- 关键词:降压治疗不合理用药数据显示
- 血压达标后如何维持用药
- 2010年
- 血压达标后如何维持、调整用药?
诊所血压达标后,要注意是否能维持24小时都保持在理想平稳水平,一般分别在服药前、药效高峰时、晚睡前测量血压;有条件或必要时可以进行(ABPM)评估。评估后证实血压平稳达标,长期维持应用证据较多、且耐受性较好的药物,
- 顼志敏
- 关键词:维持用药血压平耐受性
- 尿激酶与链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比较被引量:1
- 1997年
- 为总结我院两年来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之临床经验。收集1994年2月以来,我院CCU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共200例,其中用尿激酶(天普洛欣)119例,链激酶81例。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即血管再通率、5周病死率相近,两药同样安全、有效。副作用中,皮肤粘膜轻度出血率相近,但键激酶的一过性低血压为高(12.3%比0.84%,P<0.001)。结论:两药治疗AMI同样安全有效。
- 崔亮顼志敏胡大一徐琳
- 关键词:心肌梗塞链激酶尿激酶栓塞疗法
- 代谢综合征(2)代谢综合征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间的关系(续1)被引量:10
- 2011年
- 代谢综合征(MS)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均是一系列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及其事件链上的心血管疾病。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聚集导致MS,而MS各危险因素相互协同共同引起或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并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是ACS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ACS合并MS者比不合并MS者临床预后更差。以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为基础并配合药物治疗来防治MS,进而预防ACS;ACS患者应使MS各指标全面达标,以减少或防止心血管事件。
- 顼志敏张叶萍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
- 掌握适当的血压达标值,平稳、持久降压
- 2010年
- 如何掌握不同疾病、不同个体、不同时间的血压达标?
客观评价与判定病人的高、中、低危险性,治疗强度务必与病情程度相匹配,高危者应该强化治疗,低危者温和合理用药,避免对低危者的治疗过度,或者对高危者的用药不足。
- 顼志敏
- 关键词:血压降压病情程度高危者危险性
- 208例中国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特点、预后及单纯型与混合型对比研究
-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并比较单纯型与混合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差异。方法对在阜外医院就诊的208例连续AHC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并对其临床特点、心血管源性病死率及心血管事...
- 闫丽荣陶永康顼志敏李一石蔡迟樊朝美
- 关键词: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单纯型心血管事件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造影围术期的一过性脑血管症状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 回顾性总结5例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围术期中的一过性脑血管症状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6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诊治中出现的一过性脑血管症状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接受左室及冠状动脉造影及1例接受PCI患者,出现的一过性脑血管不良反应包括:舌体、肢体麻木,痛觉及触觉下降,鼻唇沟变浅,精神症状及病理征阳性等。症状出现至造影结束时间为即刻到36小时;症状持续时间6~48小时。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诊治中,要注意有些患者可能出现的一过性脑血管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
- 汪芳顼志敏崔勇丽张阴风尤士杰李一石
- 关键词:神经精神症状脑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