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A-CS超吸水海绵应用于喂服华法林大鼠拔牙创模型的止血效果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PAA-CS超吸水海绵应用于口腔拔牙创的优势。方法建立对照组(A组)SD大鼠拔牙创模型和华法林组(B组)SD大鼠凝血功能异常拔牙创模型,以纱布棉球做阴性对照对拔牙创进行止血,比较PAA-CS超吸水海绵与纱布棉球的止血效果。结果 B组凝血酶原时间(s)较A组显著延长[(19.73±2.74)vs(10.04±0.95),P<0.05],INR值增大(3.49 vs 1)。A、B两组中,PAA-CS超吸水海绵止血时间均少于纱布棉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止血后无继发出血;B组应用纱布棉球止血后有4只继发出血。结论成功建立了因喂服华法林而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大鼠拔牙创模型,PAA-CS超吸水海绵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纱布棉球。 张玉成 张欣然 刘翠 朱彪 钱智勇 郭希民 郭红延关键词:华法林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在口腔医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5年 体细胞在特定因子作用下可重编程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因其不受伦理学等方面的限制,成为干细胞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i PSCs在再生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学者们展开了其对人体各组织、器官再造的应用探索。近年来发现i PSCs在口腔再生医学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对i PSCs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刘翠 郭希民 赵刚 朱彪 郭红延关键词:多功能干细胞 口腔医学 CELLS 器官再造 体细胞 生长分化因子11对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对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部位中血流恢复及血管新生的作用,以及对缺血肌肉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200~220 g SD大鼠,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筛选空腹血糖≥16.7 mmol/L大鼠40只,饲养12周后建立下肢缺血模型,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下肢缺血模型+磷酸缓冲液组(PBS组)、糖尿病下肢缺血模型+GDF11重组蛋白治疗组(GDF11组)、糖尿病下肢缺血模型+IgG Ab组(IgG Ab组)、糖尿病下肢缺血模型+GDF11抗体组(GDF11 Ab组)。其中GDF11组在建模后连续14d给予腹腔注射GDF11重组蛋白(0.1 mg/kg),PBS组注射等量PBS溶液;GDF11 Ab组通过腹腔注射GDF11抗体100 μg,IgG Ab组则注射等量IgG Ab,1周2次连续2周。分别在建模后0、7、14天,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各组下肢血流灌注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测定CD31,判断缺血部位肌肉毛细血管数量,免疫印迹检测各组HIF1α、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GDF11组缺血下肢血流量第7、14天较PBS组明显升高,而GDF11 Ab组第14天缺血下肢血流量较IgG Ab组降低。与之一致,GDF11干预后缺血下肢周围微血管增多,而GDF11 Ab组较对照组微血管减少,同时,免疫印迹法发现GDF11干预后HIF1α、VEGF表达升高,而GDF11 Ab干预后其表达降低。结论GDF11治疗可促进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恢复,其作用可能与提高缺血状态下促血管生成因子HIF1α及VEGF蛋白的表达,增加微血管数量有关。 张佳佳 向光大 李欢 朱彪 刘敏 向林 董靖关键词:糖尿病 下肢缺血 以同种异体BMMSCs为基础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种植区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以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为基础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拔除4只Beagle犬双侧下颌前磨牙,3个月后,在每侧拔牙区各植入2颗种植体,并在每个种植体远中制备骨缺损。2只犬植入同种异体BMMSCs组织工程骨(n=8,实验组),另2只犬植入自体BMMSCs组织工程骨(n=8,对照组)。分别于移植后1、3个月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影像学方法检测种植区骨密度。结果:同种异体BMMSCs组和自体BMMSCs组术后即刻植骨区骨密度值分别为81±9和79±9,(P>0.05),术后1个月为97±9和97±9,(P>0.05),术后3个月为115±12和112±11,(P>0.05)。结论:以同种异体BMMSCs为基础的组织工程骨能在种植体周围较好地成骨。 朱彪 刘静 赵刚 焦婷 郭希民 郭红延关键词:同种异体 组织工程骨 口腔种植 以BMSCs为基础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种植区骨量不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为基础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在3只犬双侧下颌前磨牙区各植入2颗种植体,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颗种值体;在种植体远中制备骨缺损,对照组每侧骨缺损区随机植入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和实验组成骨诱导培养BMSCs复合PRP。分别于移植后1、3个月取材,行大体、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1个月后,实验组可见较多的骨基质,较少的胶原纤维。实验组骨密度值大于对照组(101±8.99)vs(93±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实验组可见较多的哈弗系统,实验组与对照组骨密度值变化不大(100.75±12.05)vs(105±1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BMSCs为基础的组织工程骨能在种植体周围较好地成骨。 朱彪 赵刚 徐红梅 郭希民 郭红延关键词:组织工程骨 口腔种植 GDF11抑制老龄鼠骨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对老龄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只18月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GDF11组)和对照组(Vehi组)(n=10),GDF11组按每天0.3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GDF11,Vehi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注射4周后,分别检测其血、尿中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并用Micro CT分析股骨的形态学指标。然后再取C57BL/6J小鼠的P1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含GDF11为0(对照组)、30 g/mL(实验组)诱导培养3 d后,qRT-PCR检测Runx2、PPAR-γ、COL-1、OCN等成骨、成脂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GDF11干预可显著降低小鼠骨合成代谢的生化指标,并加重其股骨的骨质疏松(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GDF11干预可显著降低小鼠BMSCs中Runx2、COL-1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并显著上调其成脂相关基因PPAR-γ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GDF11能够抑制老龄小鼠的骨形成。 朱彪 朱彪 赵刚 焦婷 赵刚 张佳佳 向光大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 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原位构建“三明治”样组织工程牙周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膜片与胶原膜构建的"三明治"样结构植入体内后牙周膜的再生情况。方法制备BMSC细胞膜片,与胶原膜构建夹层结构复合于牙根表面,植入原位生长,分别于4和12周取材,利用X片、HE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牙周膜的再生情况。结果相比单纯胶原膜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在牙根与牙槽骨间形成了清晰的软组织间隙,且有类Sharpey纤维存在,即形成了功能性牙周膜。结论细胞膜片-胶原膜-细胞膜片的"三明治"样夹层结构可较好地促进牙周膜再生。 刘翠 朱彪 张欣然 刘东华 赵刚 郭希民 郭红延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外基质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经成骨、成脂诱导分化鉴定后,分别用浓度为0、20、40μg/L的TNF-α对其进行刺激。24 h后,通过细胞活性检测观察不同浓度TNF-α对BMSCs的活性影响;Tunel染色观察不同浓度TNF-α对BMSCs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TNF-α刺激后,BMSCs中Bax、Bcl-2蛋白的表达量。结果:BMSCs经体外培养扩增后,成骨、成脂鉴定均为阳性。台盼蓝染色、Tunel染色结果显示,随TNF-α浓度增高,BMSCs的死亡率增高,细胞凋亡率则呈浓度依赖性增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TNF-α浓度增高,BMSCs中Bax表达逐渐增加,Bcl-2表达逐渐降低(P<0.05)。结论:TNF-α可诱导BMSCs的凋亡。 张欣然 刘翠 朱彪 张玉成 郭希民 郭红延关键词:BMSCS 肿瘤坏死因子 BAX BCL-2 以ADSCs替代BMMSCs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种植区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以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拔除6只Beagle犬下颌双侧前磨牙。3个月后,在每侧下颌拔牙区植入2个种植体,并在每个种植体的远中制备5 mm×5 mm×5 mm的骨缺损,分别随机植入ADSCs复合富血小板血浆(PRP)(ADSCs-PRP)凝胶(n=12)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复合富血小板血浆(BMMSCs-PRP)凝胶(n=12)。移植后1、3个月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影像学方法检测植骨区骨密度。结果:ADSCs组和BMSCs组术后即刻植骨区骨密度分别为75±9和77±10(P>0.05),术后1个月为102±13和101±9(P>0.05),术后3个月为109±14和111±12(P>0.05)。结论:ADSCs可以作为一种替代的间充质谱系来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 朱彪 张欣然 赵刚 郭希民 郭红延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 组织工程骨 口腔种植 第四磨牙阻生引起上颌磨牙区疼痛1例 被引量:1 2015年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1岁,汉族,于2014-08-04来武警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主诉:左上颌后牙间歇性隐痛数月,加重7d。现病史:患者数月前出现左上后牙区间断性隐痛,无冷热刺激痛、夜间痛及自发痛等,自行服用消炎药(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症状略有缓解。近1周疼痛加重,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和家族遗传史。临床检查:患者双侧面部基本对称,双侧髁突动度一致,开口度约3.0 cm,开口型“↓”,开闭口未闻及弹响和杂音。颌面部皮肤颜色正常,无红肿,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和“扳机点”。口内牙弓左右对称。本例所有牙位均根据国际牙科联合会分类系统( federation dentaire international sys-tem, FDI),38和48水平阻生,且分别与37和47之间有纤维性食物嵌塞史。26、27、28未探及龋洞,冷热(-),叩痛(-),牙髓活力同对侧同名牙,不松动,未探及病理性牙周袋,无定点性咬合痛。牙龈颜色正常,未及“扳机点”。曲面断层片示:左侧上颌区4颗磨牙,第四磨牙(29)完全阻生,牙冠较其它3颗磨牙小,牙根较细且短,为一融合根(图1)。双侧下颌智齿水平阻生。诊断:(1)左侧上颌第四磨牙阻生;(2)双侧下颌智齿水平阻生。 朱彪 刘翠 郭希民 郭红延关键词:多生牙 牙齿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