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
- 作品数:20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α、IL-6、IL-12、CRP水平与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相关性及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探讨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IL-1α、IL-6、IL-12、CRP变化与焦虑症状和执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确诊的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100例,本院健康对象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α、IL-6、IL-12、CRP的水平,评估焦虑水平、总体焦虑程度和特质焦虑、状态焦虑水平,测定执行功能。结果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组IL-1α、IL-6、IL-12、CRP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状态焦虑SAI、特质焦虑TAI与IL-1α、IL-6、IL-12均呈显著正相关;外维转换错误数与外周血IL-1α、IL-6、IL-12、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存在炎性细胞因子和执行功能异常,和总体焦虑程度、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水平呈正相关。
- 邓越峰郭珂珂何瑞东李振华
- 关键词: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焦虑障碍IL-1ΑIL-12
- 不同部位和数量的脑梗死灶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的关系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和数量的脑梗死灶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10月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采用MoCA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分析不同部位和数量脑梗死灶患者VCI发生率。结果大脑皮质梗死、大脑皮质下关键部位梗死患者VCI发生率均高于皮质下非关键部位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梗死灶患者VCI发生率高于单发梗死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VCI发生率可能与脑梗死部位和数量有关。
- 郭艳平杨清成王永姣李振华李庆霞
- 关键词:脑梗死磁共振成像
- MoCA MMSE及P300对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22
- 2016年
- 目的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事件相关电位P300(event related potential P300,ERP-P300)在早期评估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以20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oCA、MMSE及ERP-P300进行认知功能检测,对比阳性率;再以最敏感量表(MoCA)及临床痴呆评估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为依据分为无认知障碍组(no cognitive impairment,NCI)、无痴呆型认知障碍组(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比较3组MoCA、MMSE及ERP-P300的检测结果。结果MoCA及ERP-P300潜伏期的检出率高于MMSE及ERP-P300波幅的检出率(P<0.05)。MoCA、MMSE、ERP-P300潜伏期及ERP-P300波幅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筛查中,MoCA和ERP-P300潜伏期优于MMSE和ERPP300波幅。
- 郭艳平杨清成王永姣李振华李庆霞
-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MOCAMMSE
- 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率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将20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分为有认知障碍组和无认知障碍组。统计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并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多次(≥2次)脑梗死史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45.0%;其中,首次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32.5%,多次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随文化程度的提高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脑梗死患者较首次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高;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
- 王永姣杨清成郭艳平李庆霞李振华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率
- 双联抗血小板对比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对比双联抗血小板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连续入组发病时间4.5 h内的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NIHSS评分≤5分,各分项单项得分≤1分且意识项为0分)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双抗组。给予溶栓组患者阿替普酶(0.9 mg/kg)静脉溶栓治疗,给予双抗组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双抗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后7 d、14 d的NIHSS评分,并记录早期神经功能恶化、14 d内出现的出血事件。结果共入组13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溶栓组67例,双抗组64例。双抗组和溶栓组治疗后7 d(P=0.677)、14 d(P=0.842)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抗组14 d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有低于溶栓组的趋势,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1.6%vs.7.5%,P=0.106),双抗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也有低于溶栓组的趋势,差异也未达统计学意义(6.3%vs.13.4%,P=0.169)。结论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相较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并不能带来明显的短期获益,但也并不显著增加出血风险。
- 李振华张建刚谢卫征王禹罗雪刘聪慧孙科杨清成郭艳平
- 关键词:抗血小板阿替普酶缺血性卒中
- 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病因研究
- 背景和目的 临床工作中发现,青年脑梗死患者逐渐增多,并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青年脑梗死发病形式日益严峻,并且成为青年人致残、致命的重要原因.年轻人是社会主要劳动力,一旦罹患脑梗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将长期相随,给家庭和社...
- 李振华杨清成
- TCD在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取栓术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随访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经颅多普勒(TCD)在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取栓术后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MCA闭塞患者开展此次研究,术后根据MCA闭塞程度分组为非闭塞组(n=27)、部分闭塞组(n=18)、完全闭塞组(n=13),三组均行TCD检查,评估三组患者MCA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非闭塞组患者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部分闭塞组、完全闭塞组;其搏动指数显著低于部分闭塞组、完全闭塞组(P<0.05);3个月后,非闭塞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部分闭塞组、完全闭塞组(P<0.05)。结论TCD在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取栓术后MCA血流动力学随访中可有效评估患者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神经功能,应用价值较高。
- 李振华杨清成张建刚郭艳平孙科朱金钊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TCD取栓术
- 氟西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氟西汀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成氟西汀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氟西汀组加用氟西汀20mg qd po,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30d、给药后90d进行FMMS评分,评价2组运动功能情况。结果发现在给药后90d,氟西汀组FM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给予小剂量氟西汀口服(20mg/d)并配合物理疗法,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帮助。
- 黄莹莹李振华杨清成郭艳平张建刚张向东
- 关键词:氟西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
- 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0
- 2020年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S)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主流的静脉溶栓治疗虽然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再通率低、血管再闭塞风险较高。近年来,血管内治疗因其时间窗长、再通率高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得以快速发展。本文围绕ICAS型AIS的发病机制、主要治疗方法、挽救措施及并发症进行综述,重点阐述血管内治疗的发展进程。
- 王禹张建刚李振华杨清成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治疗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urvivin, Hepc25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血清生存素(Survivin)、铁调素25(hepcidin 25,Hepc25)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AIS患者为AIS组,另选取同期5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AIS组入院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将AIS组分为轻度缺损组31例、中度缺损组49例、重度缺损组25例,6个月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42例和预后良好组6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血清Survivin, Hepc25水平;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AIS患者血清Survivin, Hepc25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Survivin, Hepc25水平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AIS组血清Survivin, Hepc2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中度、重度缺损组血清Survivin, Hepc25水平依次升高(P<0.05)。Spearman相关系数显示,AIS患者血清Survivin, Hepc25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93、0.764,P均<0.001)。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年龄更大、体质指数更低、糖尿病的比例、NIHSS评分、Survivin, Hepc25水平更高、发病至入院时间更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IHSS评分、Survivin, Hepc25为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血清Survivin, Hepc25水平联合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Survivin, Hepc25水平单独预测(P<0.05)。结论 AIS患者血清Survivin, Hepc25水平升高,与神经缺损程度加重和预后不良相关,可作为AI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 李海峰李振华刘丽娟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生存素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