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婷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碳排放
  • 3篇能源
  • 3篇煤炭
  • 3篇经济增长
  • 3篇ESDA-G...
  • 2篇新疆煤炭
  • 2篇新疆能源
  • 2篇新疆县域
  • 2篇新疆县域经济
  • 2篇因果
  • 2篇因果检验
  • 2篇实证
  • 2篇县域
  • 2篇县域经济
  • 2篇煤炭资源
  • 2篇ADF检验
  • 2篇GRANGE...
  • 2篇GRANGE...
  • 1篇单位根
  • 1篇单位根检验

机构

  • 10篇新疆财经大学

作者

  • 10篇陈闻君
  • 10篇刘晓婷

传媒

  • 3篇新疆农垦经济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开发研究
  • 1篇新疆社科论坛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福建江夏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分析——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被引量:2
2015年
文章采用ArcGIS9.3、Super Decisions、GeoDA9.5空间统计软件,运用地理加权模型(GWR),通过选择新疆县域经济影响因素并设定量化标准,对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及空间可视化分析,探索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非农产业产值、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对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均具有正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步减小,而人均财政支出贡献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且各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存在较大的差别,在总结新疆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对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刘晓婷陈闻君
关键词:GWR县域经济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
西北五省碳排放与区域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实证分析——基于时空差异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焦点。文章运用脱钩理论及脱钩分析模型,探讨了西北五省区碳排放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二者之间脱钩关系的时间和空间演变态势。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上,2003-2012年期间,西北五省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具体表现为"扩张负脱钩—弱脱钩—扩张连接—弱脱钩—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的无周期性变化特征,与实现强脱钩的理想状态还有一定的差距。空间上,2005年碳排放与经济脱钩空间格局较为分散,而2009年、2012年脱钩空间呈现集聚的态势。脱钩程度区域差异显著,甘肃在2005年、2009脱钩状态最佳,而其余省份脱钩态势未发生明显的改善。引入中间变量(能源消费总量),得出西北碳排放与区域经济增长脱钩与以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相对落后的减排技术发展有关。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刘晓婷陈闻君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脱钩
中国省域环境—能源效率空间格局动态演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借助窗口分析法,运用DEAP 2.1软件测算出中国各省域环境—能源效率。运用Arc GIS 9.3空间统计软件,采用ESDA与标准差椭圆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省域环境—能源效率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环境—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自2001年以来,中国环境—能源效率热点、次热点区域范围逐渐扩大,冷点、次冷点区域则不断缩小。2000—2012年,中国省域环境—能源效率的标准差椭圆呈现东北—西南方向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并逐渐向东—西方向移动,总体上以河南省和湖北省的交界处为中心,范围包括了我国经济和技术相对发达的省域,环境—能源效率重心呈现东北—西北—西南方向的变动趋势。中国省域环境—能源效率空间格局动态演化特征启示政府在"新常态"背景下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需要注重空间关联作用,并根据环境—能源效率空间差异演化特征制定差异化的节能减排政策。
刘晓婷陈闻君
煤炭资源开采带来的负效应及政策规制——以新疆为例
2015年
面对新疆煤炭资源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产业结构失衡、人力资本投资降低、制度恶化等负面影响,为了响应和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工作,新疆地区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规避这些负效应,以实现新疆资源、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开采管理制度。
刘晓婷陈闻君
关键词:煤炭开采煤炭资源生态环境政策规制
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空间格局演化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2004—2012年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数据对新疆能源碳排放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州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H-H"类型主要分布于天山北坡一带;"L-L"类型的主要分布在克州、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热点和次热点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北疆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热点区有不断增加的态势。东-西方向的能源消费碳排放空间差异最大,南-北空间差异相对较小。为此,政府在"新常态"背景下走低碳发展道路需要注重空间关联作用,并根据碳排放的空间差异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
刘晓婷陈闻君
关键词:能源消费碳排放空间格局演化ESDA-GIS
基于ESDA-GIS的新疆能源碳排放空间差异动态演化分析被引量:25
2016年
基于2002-2014年新疆能源碳排放数据,采用Arc GIS9.3,运用标准差椭圆与ESDA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了新疆能源碳排放空间差异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州、市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热点和次热点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北疆地区,且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而次冷点和冷点区域范围则不断扩大;能源碳排放呈现出东北—西南、西北—东南的空间分布格局,标准差椭圆呈现出逐渐向南疆地区移动的趋势,以昌吉地区为核心,范围包括了新疆能源碳排放主体地区,能源碳排放重心呈现东南—东北—东北方向的变动趋势;最后,基于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实现新疆经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言献策。
刘晓婷陈闻君
关键词:ESDA-GIS
新疆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影响关系实证研究--基于ADF检验、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检验
本文选择新疆1991~2011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对该地区煤炭资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两者当中存在着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问题,建议加大新疆煤炭资源的整合力度,运用市...
刘晓婷陈闻君
关键词:煤炭资源消费结构
新疆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影响关系实证研究——基于ADF检验、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检验被引量:1
2015年
新疆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的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日益紧密,对新疆煤炭资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是预测新疆未来煤炭资源消费和制定相关煤炭资源整合政策的重要依据。文章以1991-2012年新疆煤炭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单位根检验,发现煤炭消费总量和经济增长都是二阶差分后平稳的时间序列,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煤炭消费总量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并在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新疆地区资源、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刘晓婷陈闻君
关键词:煤炭消费经济增长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
2004-2013年新疆县域经济空间差异演化被引量:16
2015年
选取2004—2013年人均GDP数据,采用ArcGIS9.3软件,运用空间自相关和标准差椭圆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了新疆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热点区域虽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主要分布在奎屯、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等北疆地区;2004—2013年,新疆县域经济呈现出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标准差椭圆呈现出逐渐向东疆、南疆地区移动的趋势,总体上以和硕县为核心,范围包括了新疆经济发展的主体地区;经济重心呈现东南—东北—西南方向的变动趋势。最后,对新疆县域经济空间演化机理进行分析。
刘晓婷陈闻君
关键词:县域经济ESDA-GIS
新疆边境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动态关系实证研究
2015年
在当前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形势下,新疆面临着与周边国家发展边境贸易的全新历史机遇与挑战。选取新疆1995-2012年边境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相关数据,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新疆边境贸易促进了碳排放效率的提高,同时,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大量能源消耗,也带来了碳排放的增加。通过量化研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新疆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实现新疆碳减排、边境贸易转型升级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贸易畅通"新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刘晓婷陈闻君
关键词:边境贸易经济增长碳排放VAR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