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亚婷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通气
  • 2篇吸管
  • 2篇吸氧管
  • 2篇面部
  • 2篇机械通气
  • 2篇供氧
  • 2篇挂耳式
  • 2篇腹胀
  • 2篇鼻腔
  • 1篇正确率
  • 1篇正压通气
  • 1篇内支撑
  • 1篇品管圈
  • 1篇品管圈活动
  • 1篇气道
  • 1篇气道开放
  • 1篇综合干预
  • 1篇无创机械通气
  • 1篇无创通气
  • 1篇无创正压通气

机构

  • 7篇合肥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杨亚婷
  • 4篇魏道琳
  • 2篇丁震
  • 1篇李秀
  • 1篇郝伶俐
  • 1篇钟明媚
  • 1篇龙丹
  • 1篇张瑞华
  • 1篇高玉蓉
  • 1篇俞伟

传媒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壳体、气囊、风扇、下壳体、气管、阀门调控组件;所述上壳体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盖子,所述气囊上端支撑滑块,所述风扇位于气管内,控制电路连接在下壳体外壁上的电控组件中;所述...
丁震刘骅钟明媚杨亚婷郝伶俐
一种可伸缩式吸氧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伸缩式吸氧管,包括第一弹性软管,所述第一弹性软管一端与供氧源连接、另一端设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具有一个进气口和两个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第一弹性软管相连,两个所述出气口分别连接有第二弹性软管;不加...
杨亚婷董曼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雾化吸入治疗患者吸入方式正确率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提高雾化吸入治疗患者吸入方式正确率的影响。方法:开展QCC活动,包括确立活动主题、进行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比较QCC活动前后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吸入方式的正确率和残余药量的差异。结果:QCC活动后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吸入方式的正确率(80.0%)较活动前(38.0%)提高,残余药量活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QCC活动可提高雾化吸入患者吸入方式的正确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值得临床推广。
魏道琳杨亚婷荚娟华俞伟龙丹高玉蓉张瑞华
关键词:品管圈雾化吸入吸入方式
综合干预降低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腹胀发生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运用综合干预降低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腹胀发生率。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将73例AECOPD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干预组36例,对照组37例。两组在执行无创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常规的基础上,观察组进行综合干预,预防其腹胀的发生,即患者通气过程中持续使用气道开放枕以达到持续有效进行气道开放;采用呼吸机串联雾化吸入解痉平喘药物;通气治疗期间责任护士使用设计的无创通气护理记录单,内容包括:通气参数、监测参数、护理措施、并发症观察,指引护士规范调节参数,并进行更深入的临床护理观察。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一次性雾化吸入器遵医嘱雾化吸入、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使用普通病房通用的护理记录单。比较两组无创机械性通气患者腹胀评分、通气前与通气后24 h、停机前的动脉血气值,通气失败的病例数。结果在研究过程中,因患者不能配合退出研究或病情恶化转有创通气,其中干预组1例,对照组8例,(P<0.05)干预组通气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无创通气并发症腹胀程度评分(P<0.05)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24 h、停止治疗前:动脉采血测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有效降低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腹胀的发生,提高无创机械通气疗效及通气成功率。
杨亚婷魏道琳李秀丁震
关键词:综合干预无创通气腹胀
一种可伸缩式吸氧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伸缩式吸氧管,包括第一弹性软管,所述第一弹性软管一端与供氧源连接、另一端设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具有一个进气口和两个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第一弹性软管相连,两个所述出气口分别连接有第二弹性软管;不加约束...
杨亚婷董曼
应用持续气道开放枕对降低无创正压通气致腹胀发生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开放枕对降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腹胀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无创通气期间由经过培训的护士使用持续气道开放枕开放气道;对照组患者无创通气期间不使用持续气道开放枕。观察两组患者通气后24 h及出院前p H值、氧分压(Pa O2)等血气分析情况,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 CO2)、通气2,4,24 h腹胀程度及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通气后24 h和出院前p H值、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2,4,24 h腹胀程度及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气道开放枕应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能改善患者通气效果并能有效降低NIPPV致腹胀的发生。
荚娟华魏道琳杨亚婷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腹胀
无创机械通气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无创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由经过培训的护士使用设计的无创通气护理记录单全程记录;对照组采用病房普通护理记录单全程记录。观察两组患者通气后24 h、停机前p H值、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通气成功率、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护士平均记录时间。结果:(1)两组患者通气成功率及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停机前p H、Pa CO2、Pa O2水平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护士平均记录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计的无创机械性通气记录单通过对无创机械通气参数、患者病情及治疗护理全过程流程化的记录,能够指引护士规范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和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和调整,在未增加护士书写负担的同时提高通气治疗效果和成功率,值得推广。
杨亚婷魏道琳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护理记录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