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幸洲
-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浅表淋巴结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和EML4-ALK融合基因的突变状态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浅表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和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的突变状态.方法 对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就诊于北京军区总医院40例NSCLC患者的转移灶浅表淋巴结组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EGFR基因及EML4-ALK融合基因的表达率,并分析二者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给予靶向治疗的效果.结果 淋巴结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35.0% (14/40),不吸烟和腺癌患者EGFR突变率分别为50.0% (10/20)和46.7% (14/30);EGFR18外显子突变1例,19外显子缺失突变8例,21外显子错义突变5例.EML4-ALK融合基因的突变率为2.5% (1/40).NSCLC患者淋巴结中EGFR基因突变主要见于不吸烟(P<0.05)、腺癌(P<0.01)人群,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分期无明显相关性(均P >0.05);靶向治疗对有基因突变者有较高的疾病控制率(93.3%).结论 NSCLC患者浅表淋巴结中可以检测出EGFR基因和EML4-ALK融合基因,EGFR基因突变多见于腺癌和不吸烟者;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率较低.
- 韦丽丽李幸洲于忠和
- 关键词:淋巴结
- 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15年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过去十年,阿司匹林联合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是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然而,氯吡格雷对血小板活性抑制力低、个体差异大,据报道约15%~48%的患者存在氯吡格雷低反应现象[1-4]。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小板活性持续增高与不良临床预后相关,包括再缺血事件风险的增加[4,5]。
- 吴龙梅李幸洲田新利李俊峡
- 关键词:抗血小板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氯吡格雷受体拮抗剂血小板活性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住院的资料完整心力衰竭患者66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15例。按照血运重建方式分为PCI组(n=35)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31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前降支近端病变、2支血管病变以及3支血管病变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PCI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39.8±5.2)%vs.(53.9±6.0)%]、NYHA心功能分级[(3.1±0.7)vs.(1.2±0.4)]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增加[(222.5±126.9)m vs.(514.2±71.1)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ABG组术后较术前左室射血分数[(39.45±5.3)%vs.(54.4±5.6)%]升高,NYHA心功能分级[(3.2±0.7)vs.(1.3±0.6)]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增加[(215.4±125.3)m vs.(511.2±78.1)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I提高了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与CABG疗效相当,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 李幸洲吴龙梅石宇杰张健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心病心力衰竭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价值的单中心注册研究
- 目的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北京军区总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因慢性心衰住院且冠脉造影证实为多支或者前降支病变的患者72例,记录患者的冠脉SYNTAX评分...
- 李幸洲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心病心力衰竭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