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菁

作品数:18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药物
  • 7篇用药
  • 6篇菌药
  • 6篇抗菌
  • 6篇抗菌药
  • 6篇抗菌药物
  • 4篇子痫
  • 4篇子痫前期
  • 3篇药师
  • 3篇重度子痫
  • 3篇重度子痫前期
  • 3篇合理用药
  • 3篇儿科
  • 2篇新生儿
  • 2篇药物利用
  • 2篇药物利用评价
  • 2篇用药评价
  • 2篇早产
  • 2篇细胞
  • 2篇细胞集落

机构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南京市妇幼保...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8篇傅菁
  • 15篇许银燕
  • 12篇陈燕妮
  • 7篇谢娟
  • 7篇黄新艳
  • 5篇谢娟
  • 5篇黄新艳
  • 5篇王俐
  • 2篇席明名
  • 2篇丁选胜
  • 1篇崔晓花
  • 1篇丁虹娟
  • 1篇黄丽丽
  • 1篇丁卉
  • 1篇孙丽
  • 1篇陈玉林
  • 1篇曹羽
  • 1篇陈永飞
  • 1篇方芸
  • 1篇陈燕妮

传媒

  • 3篇儿科药学杂志
  • 2篇黑龙江医药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科护士参与用药安全管理困境与应对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参与用药安全管理的困境及应对体验,为提高用药安全管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该研究为描述性现象学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4年1月—2月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1名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提取编码、聚类筛选、解释验证。结果儿科护士参与用药安全管理的困境,包括知识与技能、环境与资源、理解与配合3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儿科护士参与用药安全管理困境的应对体验,包括责任与情感、沟通与协作、制度与监管3个主题和4个亚主题。结论儿科护士在参与用药安全管理过程中会遭遇多方面的困境,并采取多种应对措施。建议护理管理者加强教育培训、质量管理,不断提升护士的安全责任意识及共情能力,鼓励患儿家长参与用药安全管理,同时积极改善儿科环境、不断强化组织支持、促进沟通协作,以保障用药安全。
刘皓昕黄丽丽王雨璇陈玉林崔晓花周满傅菁田莹莹
关键词:护士用药安全儿科护理学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乳腺癌化疗中预防性应用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评价我院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用的规范性。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7—12月乳腺癌住院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药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141例乳腺癌患者556次化疗情况,G-CSF总预防使用率99.64%。G-CSF有250次(46.29%)预防性使用不合理,其中2次(0.37%)使用不足,92次(17.04%)使用过度,156次(28.89%)使用不规范。结论:目前我院乳腺癌化疗不规范应用G-CSF的比例较高,临床医生应提高G-CSF合理应用的意识,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到临床用药过程中,促进G-CSF合理应用。
陈燕妮黄新艳许银燕谢娟傅菁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乳腺癌化疗中性粒细胞减少
规范硫酸镁用药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开展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药学服务,促进硫酸镁用药规范化,评价监护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历资料纳入对照组(178例)。2017年7月—12月制订药学监护计划,2018年1月—12月入院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纳入干预组(185例),记录药学干预结果。比较两组产前、产后及妊娠32周内分娩患者硫酸镁使用情况,治疗方案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硫酸镁总体使用人数、产前硫酸镁使用人数、产后硫酸镁使用人数、产前及产后硫酸镁同时使用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前硫酸镁维持日剂量及维持用药时间、产后硫酸镁用药时间、产前及产后用药总时间、镁离子监测例数及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前硫酸镁使用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硫酸镁使用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痫发生人数、分娩方式、终止妊娠时间、所有胎儿平均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延长妊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预防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发作临床使用欠缺,通过开展药学服务,促进临床用药更加合理、规范,同时改善妊娠结局。
傅菁许银燕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硫酸镁用药评价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干预对促进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临床合理应用的实践与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对合理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促进效果,为G-CSF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的肿瘤化疗患者各50例,收集G-CSF用药相关信息,并根据评价标准进行合理性评价分析。结果共收集100例患者的380次化疗情况,G-CSF应用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预防使用、用药时机、血常规监测以及用药疗程不合理。临床药师干预后,G-CSF使用率及不合理使用率均明显降低(P<0.05);一、二级预防使用G-CSF不合理率显著降低,用药时机、血常规监测等不合理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用药疗程不合理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的干预规范了G-CSF的临床应用,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许银燕黄新艳陈燕妮傅菁谢娟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合理用药
乳腺癌静脉化疗中止吐药物使用的药物利用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乳腺癌静脉化疗中止吐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通过从医院信息系统及纸质病历调取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止吐药物的使用情况,以NCCN止吐临床实践指南为标准,对其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所使用止吐药物涉及5-HT3受体拮抗剂、类固醇、异丙嗪、抑酸药等,除了极低催吐风险的药物未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其余均使用了5-HT3受体拮抗剂。
黄新艳谢娟许银燕陈燕妮傅菁王俐
关键词:抗菌药物临床药师
某院早产儿静脉营养液处方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早产儿静脉营养处方设计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13年1-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静脉营养处方及病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存活出院。平均应用静脉营养5.2 d后患儿体质量开始稳步增长,应用静脉营养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静脉营养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其处方设计仍存在问题有待改进。结论:该院早产儿静脉营养处方设计需改善,临床医生和药师可以共同合作提高临床静脉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谢娟黄新艳许银燕陈燕妮傅菁曹笑梅刘晓燕
关键词:早产儿静脉营养处方分析
临床药师参与重症监护室新生儿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实践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75例重症监护室新生儿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实践,为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万古霉素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临床药师参与万古霉素治疗的75例重症监护新生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疾病分布、病原学检查、万古霉素使用情况、血药浓度、治疗转归及药品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例重症监护室患儿中,64例(85.33%)为早产儿,疾病分布以败血症最多(55例,73.33%),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送检率100%,阳性检出率为52.00%(39/75)。首次万古霉素治疗方案医师对药师建议的采纳度为72.00%(54/75),首次谷浓度在5~15μg/mL的患儿占74.67%(56/75),治疗总有效率为70.67%(53/75)。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有1例患儿用药后出现肝功能损伤,其余患儿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新生儿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有助于提高新生患儿感染治疗有效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谢娟唐喆黄新艳陈燕妮傅菁许银燕
关键词:临床药师新生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抽查我院2013年4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并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1.85%。结论通过认真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规定,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许银燕黄新艳谢娟傅菁陈燕妮
关键词: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我院儿科下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应用评价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下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6-11月我院儿科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出院病历共708份,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我院儿科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99.9%(707/708),均为静脉滴注给药,联合用药率为52.5%(372/708),换药率为16.2%(115/708),2.1%(15/708)患儿无指征换药。红霉素、头孢硫脒、头孢呋辛钠用药频次居前三位,使用率分别为52.7%(373/708)、26.3%(186/708)、23.6%(167/708)。联合用药以红霉素+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主。结论:我院儿科下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应用在用药指征、联合用药、给药途径、给药频次、药物更换等方面存在不合理情况,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陈燕妮席明名谢娟黄新艳傅菁许银燕
关键词:儿科下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抽取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3.16%;术前预防性给药时间≤2 h的有3例(占13.64%),>2 h的有7例(占31.82%);用药疗程≤24 h的有4例(占18.18%)、≤48 h的有7例(占31.82%)、≤72 h的有1例(占4.55%),>72 h的有10例(占45.45%)。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的是硝基咪唑类。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还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和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许银燕黄新艳陈燕妮傅菁谢娟
关键词: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围术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