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明
- 作品数:73 被引量:404H指数:12
- 供职机构: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江苏省气象局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全球环流20~30d振荡与长江下游强降水被引量:32
- 2009年
- 利用1979~2005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长江下游地区降水资料,采用非整数波功率谱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振荡型分析(POP)研究了近27年5~8月长江下游降水季节内振荡(ISO)、强降水过程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全球环流主要ISO模态的关系.结果表明,5~8月长江下游逐日降水主要有10~20,20~30和60~70d的周期振荡,长江下游降水的20~30d振荡强度年际变化和强降水频数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5~8月全球850hPa高度场存在两个20~30d主振荡型(POP1,POP2):一个是南半球中纬度地区东移的绕球遥相关型(SCGT),另一个是西太平洋热带地区南移的季节内振荡型(TWP),它们的解释方差分别为7.72%和7.66%.这两个POP型与长江下游20~30d低频降水和强降水过程密切相关,其中POP1虚部正位相和POP2实部正位相中长江下游有强降水过程的概率分别为54.9%和60.4%.用合成方法建立了北半球夏季全球环流主要ISO型的20~30d振荡过程中长江下游地区有(无)强降水过程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型.长江下游地区强降水过程大部分发生在SCGT的位相4或TWP的位相6中.当长江下游降水20~30d振荡正位相中有(无)强降水过程时,与SCGT的位相4对应的850hPa低频风场中从阿拉伯海经印度、孟加拉湾到中国南部和长江下游地区存在(不存在)强西风气流,或与TWP的位相6对应的低频风场中从印度经孟加拉湾到中国南部和长江下游地区以及副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到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呈现强(弱)西风带,有(不)利于长江下游地区强降水过程的形成.它们分别与南北半球热带内外地区大气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亚洲季风区热源强迫异常与东亚大气内部相互作用激发的20~30d低频振荡有关.这两个20~30d振荡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型对于提高夏季长江下游地区强降水过程10~30d延伸期预报准确率十分重要.
- 杨秋明
- 关键词:夏季
- 以T42产品为因子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作温度预报被引量:10
- 1995年
- 本文以T42数值预报产品为因子,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建立可更新系数的预报方程作南京和芜湖的温度预报。从1994年1月到4月共84次试报中,用完全相同的因子卡尔曼滤波方法比回归分析方法预报结果精度提高0.5度。
- 朱正心杨秋明徐竞平
- 关键词:T42产品卡尔曼滤波温度预报
- SCGT与夏季东亚ISO相互作用研究及其在长江下游强降水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
- 杨秋明
- 长江下游地区夏季强降水10~30天延伸期预报的可预报源与预报方法,在延伸期预报新理论、新模型、新数据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通过长序列资料分析,发现全球大气20~30天振荡(尤其是南半球SCGT)与长江下游强降水显著相关...
- 关键词:
- 关键词:降水预报方法
- 江苏省基础预报业务图形图像自动化处理系统被引量:1
- 1995年
- 图形图像自动化处理显示是提高预报员工作效率的基础.本文着重介绍了江苏省基础预报业务图形图像自动化处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及其特点,以利于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和服务.
- 于波沈树勤李会英杨秋明周曾奎
- 关键词:图像
- 长江下游强降水过程低频指数和实时延伸期预报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基于奇异谱分析(SSA),构造影响长江下游地区夏半年强降水过程的20-30天时间尺度的低频降水指数HRPIlcjr,在实时数据分析中采用了基于T-EOF延拓的SSA滤波技术,较好地抑制滤波的边界效应,得到稳定的实时低频振荡信号。同时,研究了多变量时滞回归模型(MLR,LFCF1.0)对夏半年HRPIlcjr的实时预报能力。对2009-2018年期间3次(2011年6月中下旬、2014年6月下旬到7月上中旬和2017年8月上中旬)典型的强降水过程的HRPIlcjr未来35天的实时延伸预报结果表明,其预报技巧分别达到0.95、0.79和0.95,并分别提前10-25,12-30和19d预测多强降水发生时段,可以为长江下游地区延伸期暴雨过程提供有力的预测依据。
- 杨秋明黄世成李熠孙磊徐萌刘青元
- 2011年7月中旬长江下游地区强降水期间低频环流延伸期预报试验被引量:10
- 2011年
- 用2011年5—7月逐日东亚地区850hPa经向风场资料建立主振荡预测模型(POP),对影响7月中旬长江下游地区强降水过程的主要低频经向风场(20—30d时间尺度)的时空变化进行10—30d延伸期独立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在60次预测中提前20d预报的相关预报技巧在0.50以上,很好地预报了2011年7月18日长江下游特大暴雨过程对应的关键区20—30d时间尺度的低频经向风变化过程。
- 杨秋明
- 关键词:强降水延伸期预报
- 2013年长江下游降水低频分量延伸期预报的扩展复数自回归模型被引量:10
- 2014年
- 用长江下游降水低频分量和全球850 hPa低频经向风主成分,建立扩展复数自回归模型(ECAR),对2013年1—12月长江下游降水低频分量进行延伸期逐日变化预报试验.结果表明,20—30 d时间尺度的长江下游低频降水预测时效可达43 d左右,能较好地预测与暴雨过程对应的低频分量的非线性增长过程,预报能力明显优于自回归模型(AR).这种通过构造主要低频序列组成的扩展复数矩阵(ECM)进行复数自回归(CAR)建模的ECAR方法,也为展现气候系统内部分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提供了崭新的描述.基于全球环流主要20—30 d振荡型的发展和演变,对于提前27 d预报长江下游地区2013年10月上旬后期大暴雨过程很有帮助,其中南半球热带外环流20—30 d振荡是影响2013年夏秋季长江下游地区延伸期强降水变化的一个主要因子.
- 杨秋明
- 关键词:延伸期预报
- 简单高阶扩展复数自回归模型在延伸期低频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 2019年
- 对数据驱动的简单高阶扩展复数自回归模型(HECAR)预测方法做了介绍,并应用于长江下游20?30天低频降水的实时预报。这种基于数据变换的扩展复数空间中的复自回归型,从多角度识别和描述大量实和虚数据中的主要时滞低频相关的多样性.同时采用新的实时奇异谱(SSA)滤波更精确地提取观测数据中的实时低频信号,明显提高了模型实时预测的精度。进一步对2016年长江下游20?30天低频降水未来30天的实时延伸预报结果表明,1~12月的25天预报技巧达到0.88,准确地预测了2016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和10月下旬连续阴雨时段低频降水显箸正位相的变化,为长江下游地区梅雨期连续强降水和秋季连阴雨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预测背景信息。
- 杨秋明
- 关键词:延伸期预报
- 登陆中国热带风暴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大尺度环流的相关被引量:4
- 2011年
- 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研究了登陆中国热带风暴频数的非平稳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主要周期型。对1951—2006年登陆中国的热带风暴频数序列进行分解,分别得到包含有准4年(C01)、6~7年(C02)的年际周期分量和14~16年(C03)的年代际周期分量的时间变化型。这些分量给出了登陆中国热带风暴频数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独立的变化特征,其中C01周期分量强度最大,且与ENSO有关。登陆中国的热带风暴频数趋势分量不显著,表明近56年来登陆中国热带风暴无明显增加(减少)趋势。这些周期分量与夏季海平面气压场的相关分析表明,登陆中国热带风暴频数年代际变化与南半球热带和中高纬度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 杨秋明钱玮李熠黄世成谢志清
- 关键词:海平面气压场
- 长江下游地区降水50—80d低频分量的次季节预测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用1979—2000年逐日长江下游降水的50—80d低频分量和全球850hPa低频纬向风主成分,构建了长江下游降水低频分量的次季节预测的扩展复数自回归模型(ECAR)。这种基于数据驱动建模的气候预测方法,不仅能在复数空间上反映全球环流主要低频主分量和长江下游降水低频分量之间的时滞变化信息,而且能更好地描述气候系统的主要分量在低维空间中的变化规律。对2001—2014年长江下游降水低频分量进行次季节逐日变化回报试验的结果表明,50—80d时间尺度的长江下游低频降水分量的预测时效可达52d左右,预报能力明显优于自回归模型(AR),而且6—8月的预报技巧最高。基于全球环流主要50—80d振荡型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与长江下游低频降水相关的时间演变,对于提前50—60d预报长江下游地区持续多(少)雨过程很有帮助(尤其是夏季),其中,东亚经向三极子型(EAT)是影响长江下游地区季节内降水变化的最主要的环流因子之一。
- 杨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