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玲
- 作品数:57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碳分子筛、制备方法、电极、电池及超级电容器
- 本发明属于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超高比表面积的碳分子筛的制备方法、电极、电池及超级电容器。使用具有不同结构的分子筛作为模板,将其置于饱和碳源蒸汽中充分吸收,使用三甲苯清洗表面未吸收的碳源并洗涤,随后将得到的混合物...
- 郭海玲谭爽杨歌斯威特娜拉·拉扎罗娃鲍文静
- 一种催化一氧化碳、甲醇与亚硝酸甲酯气相合成二甲氧基甲烷和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一氧化碳、甲醇与亚硝酸甲酯气相合成二甲氧基甲烷和碳酸二甲酯的新型工艺,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此工艺以一氧化碳、甲醇与亚硝酸甲酯为原料,催化剂为含有Pd和/或Ti金属的新型高效分子筛催化剂,所述分子筛载...
- 王纯正张培华李先超袁世诚孙丽刘斌黄恪张春旺袁滢璞郭海玲白鹏
- 一种亚硝酸甲酯羰基化合成草酸二甲酯联产碳酸二甲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氧化碳和亚硝酸甲酯低压气相法合成草酸二甲酯联产碳酸二甲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用于合成气或煤制乙醇的工艺过程中。本发明制备了一种分子筛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其中贵金属在催化剂中所占...
- 王纯正徐宁堃腾文凯侯敬友黄恪刘斌张培华郭恒旭郭海玲白鹏
- 一种改性分子筛负载Pd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在气相法合成碳酸二甲酯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分子筛负载Pd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在气相法合成碳酸二甲酯中的应用。该催化剂的载体为改性FAU或者EMT分子筛,主活性组分为零价钯(Pd)和价态Pd,Pd在催化剂中所占的质量分数...
- 王纯正徐宁堃许伟松周顺健谢沛延覃正兴郭海玲白鹏刘欣梅
- 一种纳微尺度的核-壳型分子筛包覆抗硫化催化剂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微尺度的核?壳型分子筛包覆抗硫化催化剂。其技术方案是:(1)将含有加氢活性组分的前驱物采用沉积?沉淀法负载于内核载体内,然后进行干燥焙烧处理;(2)将内核载体置于表面活性剂处理,然后利用乙醇洗涤、干燥;(...
- 郭海玲刘俊娟赵蕾刘晨光
- 文献传递
- 沸石咪唑骨架结构材料ZIF-8的水溶液合成及形貌调控机制
- 沸石咪唑骨架结构(ZIFs)属于金属-有机骨架结构材料(MOFs)的一种,其在结构上与传统的沸石分子筛类似,除具有金属-有机骨架结构材料的结构多样性和新颖性的共性以外,通常比其它MOFs材料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 刘杜鹏柴永明曹熙若郭海玲戴昉纳刘晨光
- 关键词:形貌调控
- 一种抗污染的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纳米复合膜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抗污染的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逐滴滴加到分子筛水溶液中;(2)将聚酰亚胺微滤膜固定在抽滤装置中,将分散液通过抽滤的方法沉积在聚酰亚胺微滤膜表...
- 邱宇郭海玲郭永梅林有胜韦胜超郭素铭刘港卢雪燕王晓洁
- 一种以方钠石纳米晶为填充物的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方钠石纳米晶为填充物的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晶粒尺寸不超过100nm的方钠石与聚合物均匀混合,采用流延法、刮涂法或旋涂法制备出厚度为20‑80微米超薄混合基质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纳米晶...
- 郭海玲杨歌斯维特拉娜·拉扎罗娃赵蕾王纯正白鹏覃正兴
- 文献传递
- 一种后处理无定形前驱体制备纳米级沸石分子筛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处理无定形前驱体制备纳米级沸石分子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配置不同硅铝比的无定型硅铝酸盐溶液,搅拌;置于冷冻干燥器中升华,得到无定型凝胶溶液:将凝胶溶液离心或沉降洗涤,干燥,得到不同硅铝比无定型硅...
- 郭海玲赵蕾刘俊娟努尔古丽·尤力瓦斯焦丰刘晨光
- 文献传递
- Mo改性Pd/NaY催化剂用于甲醇间接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
- 2024年
- 碳酸二甲酯(DMC)因具有较好的溶解性、生物降解性和低毒性,而被认为是一种绿色化学品.其用途广泛,不仅用于合成聚碳酸酯,还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燃料添加剂以及羰基化和甲基化反应的重要试剂.在众多合成方法中,CH_(3)OH间接氧化羰基化合成DMC,具有无爆炸风险、反应条件温和以及原子经济性高等优点,因而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这一过程中使用的无氯Pd/NaY催化剂存在以下问题:Pd2+活性物种容易被反应物CO还原成Pd0物种,导致Pd烧结和催化剂失活.因此,如何在催化过程中保持Pd2+物种的稳定,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本文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制备了Mo改性的Pd/NaY催化剂(Pd-Mo/NaY).该催化剂在保持贵金属Pd氧化态的同时,增强了对反应物CO的吸附能力,进而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在CH_(3)OH间接氧化羰基化制DMC反应中,Pd-Mo/NaY表现出比Pd/NaY催化剂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30 h的反应过程中,Pd-Mo/NaY催化剂上的CO转化率稳定维持在约97%,而Pd/NaY催化剂上的CO转化率则从94%逐渐下降至70%.此外,Pd-Mo/NaY催化剂的本征活性(TOF)为0.019 s^(-1),也明显高于Pd/NaY催化剂的0.005 s^(-1).X射线衍射、物理吸附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Mo改性未显著改变Pd/NaY的物相结构、孔结构性质与微观形貌.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能谱结果表明,两个催化剂的Pd聚集状态存在显著差异.Pd/NaY催化剂中Pd物种发生了明显聚集,Pd颗粒平均尺寸达到10.2 nm;而Pd-Mo/NaY催化剂中,大部分Pd物种仍保持高度分散的状态,仅有少量聚集的Pd颗粒,其平均尺寸仅为2.3 nm.通过羟基红外、吡啶红外与氨气程序升温脱附表征技术进一步研究了催化性能与Pd聚集状态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Mo的引入有效减少了因Pd离子交换过程引入的桥式羟基,从而降低了Pd-Mo/NaY催化剂的酸性.此外,氢气程序升温还原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进一
- 黄恪袁世诚梅荣艳杨歌白鹏郭海玲王纯正Svetlana Mintova
- 关键词:分子筛NAY钯羰基化碳酸二甲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