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4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20年
-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凶险的疾病,死亡率高。孙立忠教授首创的“全主动脉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即“孙氏手术”,规范了手术操作,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成为许多心脏外科中心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的标准术式。减少出血和保护脏器功能是孙氏手术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如何减少外科出血以及进行有效的脏器功能保护,特别是心肌保护及脑保护,心外科医师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改进。本研究通过总结64例A型主动脉夹层病例,提出本单位在减少出血及进行脏器功能保护方面的经验方法,现报道如下。
- 王锋董圣军刘典晓吴恩刚刘宝辉李伟王玉玖
- 关键词:动脉瘤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
- 高龄急性胸主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腔内修复治疗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在高龄急性胸主动脉综合征(AAS))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80岁以上高龄A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这些患者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的情况,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其主动脉假腔直径及血肿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其中8例采用“体外预开窗”技术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内漏者1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者2例;穿刺部位出血者1例。术后6个月复查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显示: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人工血管覆盖区假腔完全闭合,真腔直径明显增加,人工血管非覆盖区,真腔及假腔直径均无明显变化;12例主动脉壁内血肿及/或穿透性主动脉溃疡患者,人工血管覆盖区溃疡病灶完全血栓化,血肿厚度减少(P<0.05),人工血管非覆盖区,血肿厚度无明显变化。结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特别是联合左侧锁骨下动脉“体外预开窗”技术,在治疗高龄AAS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王锋刘宝辉吴恩刚刘典晓李伟王玉玖董圣军
- 关键词: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高龄
- 主动灌注与分流栓在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中心肌保护作用比较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建立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并对比主动灌注法与分流栓(shunt)法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体重在50~60kg的雄性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1(shunt-55%狭窄)组、A2(shunt-75%狭窄)组、B1(主动灌注-55%狭窄)组、B2(主动灌注-75%狭窄)组,(n=6)。手术组缝扎前降支近端部分管腔,分别建立55%、75%冠脉狭窄模型后,检测主动脉压(P_0)力与狭窄后冠脉灌注压(P_1),计算出冠脉有效灌注压(P_1/P_0);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钙蛋白I(cTnⅠ)、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I酶(CK-MB)、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部分缝扎法成功建立了冠状动脉狭窄55%、75%的心肌缺血模型。模型建立成功30min(或ST段抬高1mm)后,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狭窄组的有效灌注压(P_1/P_0)均显著下降(P<0.01),TNF-α、cTnⅠ、Mb、CK-MB、IL-6、IL-10显著上升(P<0.01)。与A组相比,B组的有效灌注压(P_1/P_0)显著增加(P<0.01),TNF-α、cTnⅠ、Mb、CK-MB、IL-6、IL-10显著降低(P<0.01),提示B组心肌损伤程度低于A组。结论与传统的shunt法相比,主动灌注法可以更好的维持心肌灌注压力,提高心肌保护效果。
- 封赞祥侯芳刘宝辉李伟王锋钱兆洋王玉玖
- 关键词:急性心肌损伤动物模型
- 大隐静脉Y型冠状动脉搭桥与序贯搭桥术后近中期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比较并评价大隐静脉Y型冠状动脉搭桥与序贯搭桥术后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大隐静脉Y型冠状动脉搭桥与序贯搭桥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将行大隐静脉Y型吻合的患者记为观察组,行序贯吻合的患者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静脉桥各吻合口血流量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各自因相似症状再次入院后复查的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桥血管堵塞率。结果两组患者在近期(术后3个月、6个月)时刻,心功能并无明显差异,且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主要在术后中期(术后2年、3年)及以后出现。两组患者术中静脉桥各吻合口即时血流量测定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于术后1年、2年、3年随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升高(P<0.05);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管桥及吻合口堵塞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隐静脉Y型冠状动脉搭桥较序贯搭桥更能提高患者术后左心功能,减少术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术后中期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鲁鼎荣李伟董圣军刘典晓王锋吴恩刚刘宝辉王玉玖
- 应用硬质三尖瓣人工瓣环行三尖瓣成形术的近中期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对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术中应用Edwards MC3环的近中期效果。方法选择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211例,均行三尖瓣成形术,术中根据患者体质量、二尖瓣瓣膜型号及三尖瓣测瓣器综合选择适当的Edwards MC3成形环,共使用Edwards MC3 28#瓣环121例、30#瓣环85例、32#瓣环5例。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随访,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手术前后三尖瓣反流程度、各心腔内径、肺动脉压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术后死亡3例,1例术后当天左心室破裂死亡,2例术后因发生低心排综合征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术后患者胸闷、肝大、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周中度反流3例(1.4%)、术后6个月中度反流2例(0.9%),无重度反流。术后心脏各腔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术后6个月缩小更明显。术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结论对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术中应用Edwards MC3成形环可明显减轻三尖瓣反流,缩小右心房、右心室内径,术后近中期效果满意。
- 李伟王玉玖封赞祥刘典晓董圣军王锋钱兆洋
- 关键词: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成形术人工心脏瓣膜
-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高钠血症形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 2022年
- 目的 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D)患者术后高钠血症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2例急性A型AD患者,依据所有患者术后血钠情况分为高钠血症组(血钠>145 mmol/L)30例与非高钠血症组(血钠≤145 mmol/L)62例。收集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开展单因素分析,并将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获得急性A型AD患者术后高钠血症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剩余碱(BE)、血清肌酐(Scr)与急性A型AD患者术后高钠血症的发生无关(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血乳酸(Lac)、术后神经功能障碍与高钠血症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长(OR:36.543,95%CI:3.259~405.754)、ICU停留时间长(OR:42.086,95%CI:4.270~414.841)、术后Lac高(OR:54.675,95%CI:8.435~675.842)、术后有神经功能障碍(OR:8.400,95%CI:2.966~23.791)是急性A型AD术后高钠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A型AD患者术后高钠血症的患病率较高,其发生与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长、ICU停留时间长、术后Lac高、术后有神经功能障碍相关,临床需对上述因素予以高度重视,积极的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尽可能减少高钠血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 吴恩刚董圣军盖宁王锋王倩倩
- 关键词: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高钠血症影响因素
- 咪达唑仑与丙泊酚用于老年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咪达唑仑与丙泊酚用于老年体外循环(CPB)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对镇静效果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老年CPB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按队列法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丙泊酚组(P组)和咪达唑仑与丙泊酚联合给药组(M-P组)。M组静脉注射0.05~0.10mg·kg^(-1)咪达唑仑进行镇静诱导,再通过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0.05~0.15mg·kg^(-1)·h^(-1)咪达唑仑;P组静脉注射0.5~1.0mg·kg^(-l)丙泊酚进行镇静诱导,再通过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0.5~2.0mg·kg^(-1)h^(-1)丙泊酚;M-P组首先静脉注射0.02~0.05mg·kg^(-l)咪达唑仑及0.2~0.5mg·kg^(-l)丙泊酚进行镇静诱导,再继续持续静脉泵入0.05~0.1 mg·kg^(-l)咪达唑仑及0.5~0.8mg·kg^(-l)·h^(-l)丙泊酚。比较3组患者的镇静效果、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滞留时间及治疗费用,并记录镇静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M组、P组和M-P组分别有43例、44例和39例。M组、P组和M-P组的药物起效时间分别为(77.94±12.05)、(18.18±5.20)和(21.25±9.36)s,达到满意镇静效果时间分别为(42.57±11.41)、(22.63±8.17)和(23.98±10.25)min,停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59.30±14.86)、(19.83±5.44)和(22.16±6.29)min,拔管时间分别为(1.61±0.20)、(1.45±0.22)和(1.37±0.15)d,ICU滞留时间分别为(2.17±0.29)、(1.91±0.36)和(1.84±0.25)d,治疗费用分别为(186.59±60.83)、(922.97±164.34)和(375.03±71.16)千元,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4.88%、4.55%和7.69%,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T_(0)、T_(1)、T_(2)、T_(3)、T_(4)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咪达唑仑与丙泊酚联合给药用于老年CPB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具有显著的镇静效果,有利于减少镇静药物用量,且对患者血气�
- 吴恩刚董圣军盖宁刘宝辉刘典晓王锋杨凯强王倩倩
- 关键词:咪达唑仑丙泊酚老年体外循环血气指标
- 一种治疗食管癌根治切除术并发乳糜胸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食管癌根治切除术并发乳糜胸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葶苈子11-19份、桑白皮11-19份、姜黄6-14份、瓜蒌皮8-16份、柴胡6-14份、白芥子6...
- 李伟杨丽娟王玉玖董圣军封赞祥王锋吴恩刚
- 文献传递
- 雌激素-胶原蛋白海绵对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2017年
- 背景自体静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静脉再狭窄发生率高,影响远期疗效。目的观察雌激素-胶原蛋白海绵在预防移植静脉再狭窄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2016年1—5月,选取雄性新西兰家兔8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家兔分为A^D共4组,各20只。建立颈外静脉-颈总动脉旁路移植动物模型,游离并取颈外静脉1.5 cm,将其两端倒置,分别与颈总动脉行端侧吻合。A组不进行特殊处理;B组采用胶原蛋白海绵敷于吻合口周围;C组以17β-雌二醇均匀涂抹于吻合口周围;D组将胶原蛋白海绵浸泡于17β-雌二醇溶液,然后敷于吻合口周围。分别于术后6 h及7、14、28 d各取5只家兔,完整取下桥静脉。每个标本选3个不同切面,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测量内膜、中膜厚度,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 ERK1/2)表达水平。结果 C组、D组术后14、28 d桥静脉内膜厚度小于A组、B组,且D组术后14、28 d桥静脉内膜厚度小于C组(P<0.05)。C组、D组术后14、28 d桥静脉中膜厚度小于A组,C组术后28 d及D组术后14、28 d桥静脉中膜厚度小于B组,D组术后28 d桥静脉中膜厚度小于C组(P<0.05)。C组和D组术后6 h桥静脉PCNA表达水平低于A组、B组,C组术后7 d桥静脉PCNA表达水平低于A组、B组,D组术后7、14、28 d桥静脉PCNA表达水平低于A组、B组和C组(P<0.05)。C组、D组术后6 h桥静脉p ERK1/2与ERK1/2比值低于A组、B组,C组术后7 d桥静脉p ERK1/2与ERK1/2比值低于A组、B组,D组术后7、14、28 d桥静脉p ERK1/2与ERK1/2比值均低于A组、B组和C组(P<0.05)。结论雌激素用于自体移植静脉外膜可降低PCNA的表达水平和ERK1/2的活化,抑制细胞增殖和移植静脉内膜、中膜增生;胶原蛋白海绵具有缓释作用,提高了雌激素在局部的药物浓度,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
- 李伟封赞祥刘宝辉王锋钱兆洋王玉玖
- 关键词:雌激素类胶原蛋白海绵内皮细胞
- 仙茅苷对脂多糖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表型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仙茅苷(curculigoside,Cur)对脂多糖(LPS)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发生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促进其表型转化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将血管平滑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脂多糖+不同浓度仙茅苷组及仙茅苷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并计算各组细胞增殖率;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并计算细胞迁移率。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细胞增殖率、迁移率及细胞内核转录因子κB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01),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1);与脂多糖组相比,脂多糖+仙茅苷组细胞增殖率、迁移率以及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核转录因子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01),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01)。结论仙茅苷可明显抑制由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自收缩表型向合成表型转化,进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相关。
- 贾鑫王锋刘宝辉杨凯强王玉玖董圣军
- 关键词:仙茅苷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表型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