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郎悦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面部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辐射
  • 1篇血清
  • 1篇依赖性皮炎
  • 1篇增多症
  • 1篇少年
  • 1篇头面部
  • 1篇皮肤
  • 1篇皮炎
  • 1篇强脉冲光
  • 1篇青少年
  • 1篇丘疹
  • 1篇球蛋白
  • 1篇误诊
  • 1篇细胞增多
  • 1篇消炎药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5篇郎悦
  • 3篇李珊山
  • 2篇谭业辉
  • 2篇康爽
  • 2篇于艳
  • 1篇姚蕾
  • 1篇李薇
  • 1篇刘晓亮
  • 1篇高素君
  • 1篇田亚萍
  • 1篇王虹
  • 1篇刘秋菊
  • 1篇刘宇
  • 1篇闫冬雪

传媒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临床误诊为毛囊角化病的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一例
2018年
患者女,36岁,因全身皮肤毛囊性丘疹伴瘙痒14年,头皮反复破溃伴毛发脱落10年,加重1个月于2016年2月入院。患者于1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头面部及躯干皮肤出现米粒大小暗红色毛囊性丘疹,伴瘙痒,皮疹渐增多并累及四肢,部分丘疹融合成片,自行口服“消炎药物”未见好转。
姚蕾于艳郎悦李珊山
关键词:毛囊角化病临床误诊毛发脱落消炎药物丘疹头面部
血清γ球蛋白正常的皮肤浆细胞增多症1例被引量:1
2019年
患者男,35岁。右侧臀部、腹股沟和股部内侧可见大小不等红褐色浸润性斑块、结节8个月,伴瘙痒。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及皮下组织浅层血管和附属器周围较多块状成熟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CD20、CD38、CD79a、CD138、κ链和λ链均阳性。诊断:皮肤浆细胞增多症。
苑文郎悦于艳李珊山王虹
关键词:浆细胞增多症皮肤
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冲Nd:YAG激光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 分析强脉冲光联合优化参数的长脉冲Nd∶YAG激光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炎症期消退后患者34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各17例。A组单独应用强脉冲光治疗,根据患者皮肤fitzpatrick分型选择波长、能量、脉宽及延迟时间等参数,Ⅲ型皮肤选择波长560 nm;Ⅳ~Ⅴ型皮肤,选择波长590/640 nm,双脉冲、三脉冲模式,能量密度13~20 J/cm^2,双脉冲脉宽为2. 4~5 ms,延迟时间20~40 ms;三脉冲脉宽3~5 ms,延迟时间分别为20~40 ms。B组采用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冲Nd∶YAG激光治疗,先采用IPL逐个光斑治疗,治疗参数同A组,再根据血管扩张程度对粗大血管应用长脉冲Nd∶YAG激光局部照射。激光治疗参数选择小光斑直径3 mm、短脉宽10~15 ms、中等能量密度130~140 J/cm2的优化原则。两组患者每3~4周治疗1次,第3次治疗后1个月随访进行疗效评价分析,随访6个月至1年。结果 A组痊愈1例(5. 9%),显效9例(52. 9%);B组痊愈6例(35. 3%),显效10例(58. 8%),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20. 6%,均未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其中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 6%,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 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依据'小光斑、短脉宽、中等能量'原则优化长脉冲Nd∶YAG激光参数,联合强脉冲光,用于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显著且安全。
郎悦李珊山陈瑶闫冬雪田亚萍
关键词:激光强脉冲光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疗效分析
CCLG-ALL2008方案治疗青少年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1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儿童方案CCLG-ALL2008在青少年女性ALL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儿童CCLG-ALL2008方案治疗的15~30岁女性ALL患者21例,对诱导缓解治疗14、28天CR率、无复发生存率、整体生存率进行分析,对影响无复发生存率的各种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应用WHO标准进行化疗相关毒性分析。结果:21例ALL患者中位年龄为18岁,按照CCLG-ALL2008危险分组中危组18例,高危组3例。14天CR率为90.5%,28天CR率为100.0%,获CR中位时间为14天,达遗传学缓解中位时间为2个月,17例患者达分子生物学缓解,达分子生物学缓解时间中位数为2个月。后续治疗中3例复发,1例失访,5例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2年OS率为100.0%,2年RFS率为66.6%;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存在髓外浸润是影响2年RFS的不利因素。17例患者(81%)出现粒细胞缺乏,粒缺发热发生率57.1%,均有明确感染灶,其中肺炎发生率为9.5%,脓毒症发生率为23.8%。13例患者(61.9%)出现血小板IV度减少,16例患者出现凝血异常(76.2%),出血发生率为61.9%,无致命性出血。心、肝、肾功能损害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61.9%、23.8%、71.4%。结论:CCLG-ALL2008儿童方案对青少年女性ALL患者疗效较好,14、28天CR率较高,有较高的生存率。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与其他方案比较无明显增加。
康爽郎悦高素君谭业辉刘秋菊刘晓亮刘宇赵扬芷李薇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青少年化疗
低剂量辐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兴奋效应被引量:4
2015年
低剂量辐射(LDR)是指剂量在0.2 Gy以内的低传能密度辐射或剂量在0.05 Gy以内的高传能密度辐射。早在1982年,Luckey首先提出LDR的兴奋效应〔1〕,认为LDR对生物体可能有益,随后的研究逐渐证实LDR的兴奋效应存在于机体的从整体到分子、细胞水平,LDR能够刺激动植物生长发育、提高生育力、促进细胞代谢、降低肿瘤发生率、活化淋巴细胞、
康爽谭业辉郎悦
关键词:低剂量辐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