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电子雷管
  • 7篇雷管
  • 5篇桥丝
  • 4篇接口
  • 3篇电阻
  • 3篇静电性能
  • 2篇低电压
  • 2篇电极
  • 2篇电容
  • 2篇电压
  • 2篇叠压
  • 2篇探测器
  • 2篇起爆
  • 2篇前驱体
  • 2篇芯片
  • 2篇芯片功能
  • 2篇流延
  • 2篇流延成型
  • 2篇火工品
  • 2篇基板

机构

  • 12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12篇陈谦
  • 9篇赵晓龙
  • 5篇李斌
  • 5篇张晓峰
  • 4篇田素雷
  • 3篇孙雪晶
  • 3篇周永川
  • 2篇常迎辉
  • 2篇赵飞
  • 2篇贾世旺
  • 2篇许仕龙
  • 2篇张宏科
  • 2篇王志浩
  • 2篇梁栋
  • 2篇沈贵元
  • 2篇田爱国
  • 2篇岳红维
  • 2篇郝亚男
  • 1篇马迅

传媒

  • 2篇中国集成电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性能多层硒化铟光电探测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多层硒化铟光电探测器,属于光电探测技术领域;其包括基底、硒化铟、源电极和漏电极,所述硒化铟、源电极和漏电极均位于基底上表面,所述源电极和漏电极分别位于硒化铟的两端。本发明比现有可见光电探测器操作更简...
梁栋周永川陈谦常迎辉沈贵元 武唯康赵飞贾世旺
自主芯片的电子雷管起爆系统国产化替代被引量:5
2016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主研发的电子雷管芯片的起爆系统,介绍了此起爆系统的结构以及特性,在性能上与国外同类系统做了对比,并论述了国产化替代的可行性。
赵晓龙陈谦
关键词:电子雷管起爆系统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粉前驱体及LTCC基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粉前驱体及LTCC基板的制备方法,属于LTCC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借助核壳结构的设计思路,通过简单的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出核壳结构的陶瓷‑玻璃复合粉体,通过简单的混合过程和流延成型工艺,制备出陶瓷...
王君从岳红维吕旭涛陈丹熠刁手政冯航孙宇凯张宏科赵晓龙王志浩王志伟田爱国刘子奕贾坤赵伟杰陈谦刘鹏
文献传递
一种电子雷管接口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雷管接口,包括电子雷管芯片、电阻、三端口共阴极瞬态过压保护二极管、稳压管、二极管、石英晶体和桥丝。桥丝连接在电子雷管芯片功能管脚之间。接口电阻的一端与脚线连接,另一端与电子雷管芯片的管脚相连,其阻值在...
刘言张晓峰李斌田素雷赵晓龙孙雪晶陈谦
文献传递
电子雷管桥丝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雷管的桥丝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属于集成电路和火工品交叉领域。本发明的桥丝检测方法采用低压多间隔微脉冲放电方法,桥丝检测电路在低压模式下利用多个微脉冲对储能电容进行间隔放电,通过检测电压变化来检测电子雷...
张晓峰刘言赵晓龙陈谦李斌许仕龙郝亚男
文献传递
一种硒化镉量子点增强的二硫化钼光电探测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硒化镉量子点增强的二硫化钼光电探测器,属于光电探测技术领域;其包括基底、二硫化钼、硒化镉量子点、源电极和漏电极;二硫化钼位于基底上表面;所述硒化镉量子点、源电极和漏电极均位于二硫化钼上表面,源电极和漏电极...
梁栋周永川陈谦常迎辉沈贵元武唯康赵飞贾世旺
一种电子雷管接口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雷管接口,包括电子雷管芯片、电阻、三端口共阴极瞬态过压保护二极管、稳压管、二极管、石英晶体和桥丝。桥丝连接在电子雷管芯片功能管脚之间。接口电阻的一端与脚线连接,另一端与电子雷管芯片的管脚相连,其阻值在...
刘言张晓峰李斌田素雷赵晓龙孙雪晶陈谦
文献传递
电子雷管桥丝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雷管的桥丝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属于集成电路和火工品交叉领域。本发明的桥丝检测方法采用低压多间隔微脉冲放电方法,桥丝检测电路在低压模式下利用多个微脉冲对储能电容进行间隔放电,通过检测电压变化来检测电子雷...
张晓峰刘言赵晓龙陈谦李斌许仕龙郝亚男
文献传递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粉前驱体及LTCC基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粉前驱体及LTCC基板的制备方法,属于LTCC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借助核壳结构的设计思路,通过简单的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出核壳结构的陶瓷‑玻璃复合粉体,通过简单的混合过程和流延成型工艺,制备出陶瓷...
王君从岳红维吕旭涛陈丹熠刁手政冯航孙宇凯张宏科赵晓龙王志浩王志伟田爱国刘子奕贾坤赵伟杰陈谦刘鹏
波特率自适应串行通信方法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随着数据交互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对串行通信的效率、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对总线上各个设备的波特率以及时钟准确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消除对波特率以及时钟准确度的要求,总线上各个设备必须具有波特率自适应能力。本文对两种波特率自适应串行通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和实验对比,其结果对串行通信系统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陈谦马迅
关键词:波特率自适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