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青蒿
  • 3篇青蒿琥酯
  • 2篇组合物
  • 2篇弓形虫
  • 1篇单酯
  • 1篇新药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药理学效应
  • 1篇青蒿琥酯钠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膜
  • 1篇抗疟
  • 1篇抗疟药
  • 1篇弓形虫病
  • 1篇红细胞膜
  • 1篇繁殖
  • 1篇繁殖力
  • 1篇胞膜
  • 1篇

机构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3篇王京燕
  • 3篇王明道
  • 2篇曹军田
  • 2篇李予川
  • 2篇徐在海
  • 2篇王翠娥
  • 2篇吴增强
  • 2篇杨树森
  • 2篇孙国璋
  • 2篇杨秀珍
  • 1篇袁丽珍

传媒

  • 1篇中国药理学报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5
  • 1篇199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抗弓形虫病的青蒿琥酯组合物
一种抗弓形虫病的青蒿琥酯组合物,由含有β-环糊精和青蒿琥酯组成,其剂量比为20∶1-5∶1,该组合物具有破坏弓形虫的胞膜系统,进入虫体内,抑制虫体细胞内核酸成份,破坏弓形虫的繁殖力和感染力。
王明道徐在海孔惟惟王京燕曹军田李予川孙国璋王翠娥杨树森武苏平吴增强杨秀珍
文献传递
青蒿琥酯钠对体外大鼠红细胞膜钠-钾交换ATP酶的抑制被引量:1
1995年
体外测定青蒿琥酯钠(SA)对大鼠红细胞膜Na^(+)-K^(+)-交换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反应系统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SA(0,0.5,1,5和10 μmol·L^(-1)),通过测定反应系统中释放的无机磷含量,计算酶活性.结果:随着SA浓度(O,0.5,1,5和10 μmol·L^(-1))的增高,对Na^(+)-K^(+)-交换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强,抑制率分别为15%,29%,46%和75%.将底物ATP浓度增加为125,250,375和500 μmol·L^(-1),进行了酶的动力学测定.用直线回归分析作Eadie-Hofstee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SA对该酶的抑制作用为竞争性抑制.结论:提示SA可影响宿主红细胞膜的离子转运及膜的功能.
王京燕袁丽珍王明道
关键词:抗疟药青蒿琥酯红细胞膜ATP酶
抗弓形虫新药青蒿琥酯组合物
一种抗弓形虫病新药青蒿琥酯组合物,由青蒿琥珀单酯和环状低聚糖物质β-环糊精的最佳剂量配比组成。该组合物的药理学效应:一、是破坏弓形虫的膜系统增加虫体内药液浓度;二、是抑制虫体细胞核酸,使弓形虫丧失繁殖力和感染力。属于高效...
王明道徐在海孔惟惟王京燕曹军田李予川孙国璋王翠娥杨树森武苏平吴增强杨秀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