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作品数:14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一种碳化硅纳米晶须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纳米晶须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10~40wt%的有机硅与60~90wt%的沥青有机溶剂可溶组分或树脂有机溶剂可溶组分溶解于溶剂中,所得溶液在250℃~450℃条件下共裂解2~6h,得到硅掺杂沥... 董志军 李轩科 张旭 袁观明 丛野文献传递 一种仿古出土陶瓷釉料 本发明涉及陶瓷釉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仿古出土陶瓷釉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高岭土25~30份、石灰石20~30份、草木灰复调膨润土改性调节剂10~20份、石英粉2~5份;所述陶瓷釉料制成陶瓷制品的方法为:步骤一,原... 张旭 施占杰一种SiC-ZrC-ZrB<Sub>2</Sub>纳米复相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SiC-ZrC-ZrB<Sub>2</Sub>纳米复相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1~5wt%的有机硼、5~10wt%的有机硅、10~20wt%的ZrC前驱体和65~84wt%的沥青... 董志军 李轩科 张旭 黄家骏 袁观明 丛野文献传递 基于CAN总线和ARM的多路脉冲电源控制系统设计 高功率脉冲电源是为脉冲功率装置的负载提供电磁能量的一种装置,脉冲功率装置的主体通常便是一种高功率脉冲电源。传统的高功率脉冲电源测试和控制系统,主要还是单独地控制和管理各个测控器件。因此,该这种控制系统的集成化和智能化略显... 张旭关键词:脉冲电源 CAN总线 数据采集 电磁干扰 文献传递 一种碳化硅纳米晶须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纳米晶须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10~40wt%的有机硅与60~90wt%的沥青有机溶剂可溶组分或树脂有机溶剂可溶组分溶解于溶剂中,所得溶液在250℃~450℃条件下共裂解2~6h,得到硅掺杂沥... 董志军 李轩科 张旭 袁观明 丛野一种蝶阀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蝶阀,包括阀体和安装于阀体内的阀板,还包括变径管,变径管包括沿流体流动方向管径逐渐增大的渐扩段,渐扩段的小径端连接阀体且靠近阀板。本发明实施例的蝶阀,通过在阀体后端安装一个包括渐扩段的变... 阮军 金晓宏 陶登阳 陈帅杰 张旭 黄林祥 李朝朝文献传递 SiC/ZrC前驱体配比对C/C-SiC-ZrC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以不同质量比Si C/Zr C有机前驱体混合溶液为浸渍剂,采用前驱体浸渍裂解法(PIP)制得C/CSi C-Zr C复合材料。对C/C-Si C-Zr C复合材料的组成、微观结构及烧蚀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探讨了Si C/Zr C前驱体配比对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r C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采用质量比为1∶3的Si C/Zr C前驱体混合溶液制备的C/C-Si C-Zr C复合材料具有相对较好的烧蚀性能,试样在氧乙炔焰下3 000℃烧蚀20 s,其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为-0.65 mg/s和21μm/s。Si C-Zr C复相陶瓷中Zr C含量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提高其氧化稳定性,而Zr C含量适中的Si C-Zr C复相陶瓷具有较好的氧化稳定性。 张贤 董志军 张旭 方登科 李轩科关键词:聚碳硅烷 烧蚀性能 陶瓷前驱体配比对Si-Zr-B掺杂沥青基炭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2016年 以SiC、ZrC、ZrB_2前驱体和二甲苯可溶煤沥青为原料共裂解制备了Si-Zr-B掺杂沥青,掺杂沥青经共炭化、冷压成型以及高温热处理得到了Si-Zr-B掺杂沥青基炭材料。采用XRD、SEM、EDS等手段分析了掺杂沥青基炭材料的组成和微观形貌,并研究了其在1500℃静态空气环境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随着SiC前驱体含量的降低,Si-Zr-B掺杂沥青基炭材料的失重率呈现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当原料中SiC、ZrC和ZrB_2前驱体质量比为1:2:1时,所制备的样品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它在1500℃氧化4 h,失重为27.5wt%,氧化深度为0.7 mm。在Si-Zr-B掺杂沥青基炭材料表面氧化形成的致密的SiO_2-ZrO_2-B_2O_3玻璃态阻氧层可以有效降低氧化性气氛向材料内部扩散的速率,提高其抗氧化性能。 张旭 董志军 袁观明 丛野 李轩科关键词:掺杂 抗氧化性能 带状中间相沥青基石墨纤维结构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016年 通过中间相沥青熔融纺丝、预氧化、炭化及石墨化处理制得了带状中间相沥青基石墨纤维。研究了喷丝孔尺寸和纺丝速率对带状石墨纤维横截面碳层片取向和晶体结构的影响,对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带状石墨纤维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喷丝孔尺寸和纺丝速率对石墨纤维碳层片取向具有显著影响。采用低长宽比的喷丝孔在低纺丝速率下制备的石墨纤维其碳层片取向呈类辐射状,此石墨纤维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较好,在0.1C和1C倍率下其放电比容量分别为336和300 m Ah?g^(-1),但其循环稳定性较差,在0.1C倍率下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9.1%;采用高长宽比的喷丝孔在低纺丝速率下制备的石墨纤维其碳层片呈波浪褶皱状且沿平行纤维主平面取向度高,此石墨纤维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相对较差,但其循环稳定性较好,在0.1C倍率下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8.8%。随纺丝速率的增加,石墨纤维碳层片整体有序度降低,平行纤维主平面取向的碳层片含量减小,由此导致纤维负极材料的可逆比容量下降。 黄家骏 董志军 张旭 袁观明 丛野 崔正威 李轩科关键词:中间相沥青 负极材料 循环性能 一种SiC-ZrC-ZrB<Sub>2</Sub>纳米复相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SiC-ZrC-ZrB<Sub>2</Sub>纳米复相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1~5wt%的有机硼、5~10wt%的有机硅、10~20wt%的ZrC前驱体和65~84wt%的沥青... 董志军 李轩科 张旭 黄家骏 袁观明 丛野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