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湘玲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催化
  • 5篇催化剂
  • 3篇碳颗粒物
  • 3篇燃烧催化剂
  • 3篇颗粒物
  • 3篇柴油机
  • 2篇碳烟
  • 2篇铈盐
  • 2篇锆盐
  • 2篇尾气
  • 2篇可溶性
  • 2篇负载量
  • 2篇AG
  • 2篇柴油机尾气
  • 1篇水热
  • 1篇水热处理
  • 1篇水热稳定性
  • 1篇热稳定
  • 1篇热稳定性
  • 1篇活性

机构

  • 5篇厦门大学

作者

  • 5篇邓湘玲
  • 4篇张诺伟
  • 4篇陈秉辉
  • 2篇李云华
  • 2篇胡沙
  • 1篇曹志凯
  • 1篇郑进保
  • 1篇叶松寿
  • 1篇李梦溪
  • 1篇胡小燕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柴油发动机尾气碳烟催化氧化Ag基催化剂的研究
柴油机动车尾气中含有CO、NOx、未燃烧有机物(HC)和碳烟颗粒物(PM)等有害物质,其中,HC和PM是城市大气污染物PM10和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柴油机动车尾气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目前对...
邓湘玲
关键词:共沉淀AG催化剂活性
文献传递
Ag/Ce0.75Zr0.25O2催化剂中Ag的负载量对碳烟燃烧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开发低温下高催化活性的柴油机碳烟颗粒燃烧催化剂是当前环境催化领域的热点问题。利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用于碳烟催化燃烧反应的Ag/Ce_(0.75)Zr_(0.25)O_2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相对于Ce_(0.75)Zr_(0.25)O_2催化剂,Ag的引入可显著降低碳烟催化燃烧温度。而且,Ag的负载量存在一个最佳值。以XRD、in-situ XRD、BET、TPR等表征手段探究了该系列催化剂结构性质及其变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Ag与Ce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可显著降低催化剂(特别是CeO_2表面氧)的还原温度。该相互作用使Ag/Ce_(0.75)Zr_(0.25)O_2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下(>200℃)就表现出Ag^+的性质。这些性质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碳烟氧化活性相关。而且,该催化剂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邓湘玲叶松寿曹志凯张诺伟郑进保陈秉辉
关键词:AG催化剂
一种柴油机尾气碳颗粒物燃烧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一种柴油机尾气碳颗粒物燃烧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催化剂。所述柴油机尾气碳颗粒物燃烧催化剂包括基础组分和辅助组分,基础组分为Ce<Sub>0.75</Sub>Zr<Sub>0.25</Sub>O<Sub>2</Sub>...
陈秉辉邓湘玲 郑进保张诺伟李云华胡沙 吴熙宇
文献传递
一种柴油机尾气碳颗粒物燃烧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一种柴油机尾气碳颗粒物燃烧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催化剂。所述柴油机尾气碳颗粒物燃烧催化剂包括基础组分和辅助组分,基础组分为Ce<Sub>0.75</Sub>Zr<Sub>0.25</Sub>O<Sub>2</Sub>...
陈秉辉邓湘玲 郑进保张诺伟李云华胡沙 吴熙宇
文献传递
一种碳颗粒物燃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颗粒物燃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由铈锆基复合氧化物载体及负载其上的第一活性组分、第二活性组分和第三活性组分组成,第一活性组分的负载量为10~30%,第二活性组分的负载量为0.1%~2%,第三活性组分的负载...
陈秉辉胡小燕郑进保张诺伟邓湘玲李梦溪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