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薇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癫痫
  • 4篇唑尼沙胺
  • 3篇生酮饮食
  • 2篇戊四氮
  • 2篇免疫
  • 2篇难治
  • 2篇难治性癫痫
  • 2篇患儿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饮食
  • 1篇饮食治疗
  • 1篇影响预后因素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因素
  • 1篇致痫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机构

  • 8篇河北省儿童医...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陈芳
  • 8篇王薇
  • 7篇孙素真
  • 6篇王丽辉
  • 3篇张梅杰
  • 3篇石仲仁
  • 3篇张静
  • 2篇郑华城
  • 2篇刘斌
  • 1篇杨花芳
  • 1篇李鑫
  • 1篇杜雅坤

传媒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5篇2016
  • 3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唑尼沙胺对戊四氮致痫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唑尼沙胺(ZNS)对癫痫小鼠的认知功能影响及抗癫痫作用。方法利用戊四氮(PTZ)致痫小鼠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海马组织形态学的改变,观察ZNS对癫痫小鼠的认知功能影响及抗癫痫作用。结果正常组小鼠无惊厥发作,血清NSE水平在正常范围,海马组织结构正常;癫痫组惊厥出现时间早,发作程度重,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两组,海马组织结构紊乱、疏松;ZNS组惊厥出现时间晚,发作程度轻,血清NSE水平略高于正常组而显著低于癫痫组,海马组织结构无显著变化。结论 ZNS有明确抗癫痫作用,通过控制癫痫发作,有效的改善致痫小鼠的认知功能。
王丽辉王薇郑华城杨花芳陈芳杜雅坤
关键词:唑尼沙胺抗癫痫药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癫痫患儿应用生酮饮食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生酮饮食不同时间治疗不同年龄阶段的癫痫患儿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接受生酮饮食治疗的49例患儿进行严格筛选后挑选42名患儿进入临床观察,遂饮食逐步调整为(糖+蛋白质)/脂肪比例为1:2或1:3,并进行随访,将其分为治疗时间组及年龄组进行分别观察。时间组观察入院前3个月及生酮饮食治疗3、6、12个月及以上时间患儿癫痫发作的情况。年龄组观察8个月-5岁、5岁-12岁、12岁-15岁患儿治疗相同时间癫痫发作情况其治疗效果按Engel标准分级进行统计。结果:患儿在应用生酮饮食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3个月后相比,患儿的癫痫发作频率明显降低(X^2=23.011,P<0.05),与治疗12个月后相比,12个月后大部分患儿癫痫发作可得到有效控制(X^2=65.798,P<0.001).而8个月-5岁的患儿癫痫在治疗3个月时,与5岁-12岁年龄段的患儿相比癫痫发作开始有所减少,但没有明显的差异(X^2=5.782,P=0.123),与12岁-15岁患儿相比有较明显的差异(X^2=10.696,P=0.013),6个月后,8个月-5岁患儿癫痫发作的次数明显降低,与5岁-12岁的患儿癫痫发作次数相比差异更加明显(X^2=12.215,P=0.007).12岁-15岁患儿虽也有改善,但与8个月-5岁相比效果不及低年龄段的患儿(X^2=14.766,P=0.002),治疗12个月后有相同的结果(X^2=11.869、18.290,P=0.007、P<0.001)。坚持生酮饮食治疗时间<12月的患儿愈后情况明显比治疗时间≥12个月的患儿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9.548,P=0.023)。年龄越小应用生酮饮食治疗患儿的愈后情况越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020,P=0.029)。结论:年龄越小的癫痫患儿接受生酮饮食治疗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好。生酮饮食对于癫痫患儿癫痫的发作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王薇孙素真陈芳石仲仁张梅杰
关键词:生酮饮食癫痫脑血管疾病
唑尼沙胺对癫痫大鼠脑组织NO含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新型抗癫痫药物唑尼沙胺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戊四氮致痫大鼠随机抽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余42只造模成功后,随机抽取24只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唑尼沙胺组、苯巴比妥组和癫痫模型组,每组8只。监测4组大鼠唑脑组织NO、MDA含量及NOS、SOD的活性变化并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癫痫组大鼠脑组织NO、MDA含量及NOS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唑尼沙胺组及苯巴比妥组大鼠脑组织的NO、MDA含量及NOS活性与癫痫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唑尼沙胺能够改善癫痫大鼠海马组织的结构。结论唑尼沙胺通过降低脑组织NO含量而发挥其抗癫痫作用。
陈芳王丽辉刘斌张静王薇孙素真
关键词:唑尼沙胺戊四氮癫痫一氧化氮海马
唑尼沙胺与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评价唑尼沙胺(ZNS)作为新型抗癫痫药物与传统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VPA)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唑尼沙胺与丙戊酸钠各单药治疗30例未经治疗的癫痫患者,所有患儿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时进行WAIS-CR问卷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唑尼沙胺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语言能力测定分值下降,操作及总智力测定分值无明显变化;治疗6个月后语言、操作及综合智力测定分值均下降;而丙戊酸钠组患者的语言、操作及综合智测水平在治疗后3个月时、6个月时无明显变化。结论唑尼沙胺对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损害作用,以语言能力的损害最为突出;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的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陈芳孙素真王丽辉王薇张静郑华城
关键词:唑尼沙胺丙戊酸钠癫痫儿童
唑尼沙胺对癫痫大鼠血清及脑组织NO含量及NOS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新型抗癫痫药物唑尼沙胺对癫痫大鼠血清及脑组织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中随机抽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剩余42只全部腹腔注射戊四氮制成癫痫模型,从中随机抽取24只,以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癫痫模型组、唑尼沙胺组及苯巴比妥组,监测各组大鼠经药物干预后血清及脑组织NO、丙二醛(MDA)含量及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结果 35只(83%)大鼠模型制备成功;戊四氮致痫大鼠的脑电图中均可见阵发性癫痫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癫痫模型组和唑尼沙胺组大鼠的血清和脑组织的NO、MDA含量及NOS活性明显升高,SOD活性下降;苯巴比妥组脑组织NO、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血清MDA含量升高。与癫痫模型组比较,唑尼沙胺组和苯巴比妥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NO、MDA含量及NOS活性明显降低,SOD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尼沙胺通过降低脑组织NO含量而发挥其抗癫痫作用。
陈芳刘斌张静王薇孙素真王丽辉
关键词:抗惊厥药癫痫戊四唑SPRAGUE-DAWLEY唑尼沙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继发癫痫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继发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以解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继发癫痫患者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继发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随机分为手术组与对照组,各15例;手术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应用相关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数据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3%,手术组为26.67%;手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患者为60.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手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继发癫痫患者的效果比较理想,预后效果受到患者的具体病情影响。
王薇孙素真李鑫王丽辉陈芳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继发癫痫临床治疗效果影响预后因素
生酮饮食对小儿难治性癫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通过对难治性癫患儿进行生酮饮食,检测生酮饮食前后免疫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生酮饮食对小儿难治性癫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36例癫患儿为观察组,给予生酮饮食;选取36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观察组生酮饮食前、饮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采血1次;对照组儿童仅采血1次。采集空腹静脉血,测血清IgA、IgG、IgM及CD3、CD4、CD8。结果生酮饮食前,相对于正常儿童,难治性癫患儿IgA、IgG、CD8含量升高,CD3、CD4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生酮饮食前,生酮饮食后3个月患儿IgA、IgG、CD8含量显著下降,CD3、CD4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癫患儿存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生酮饮食治疗后3个月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癫发作得到有效控制,可能是生酮饮食治疗难治性癫的机制之一。
王薇么安亮陈芳孙素真张梅杰石仲仁王丽辉
关键词:生酮饮食难治性癫痫免疫功能
生酮饮食对难治性癫痫患儿滤泡辅助性免疫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患儿应用生酮饮食对其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B细胞的影响。方法:将32例难治性癫痫患儿设为实验组,选取正常同龄对照20例,流式细胞术检查生酮饮食治疗前后Tfh细胞及B细胞比例,ELISA检测IL-21血清中浓度,RT-PCR检测Blimp-1、Bcl-6、m TOR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生酮治疗后Tfh细胞数量明显下降,Tfh细胞抑制因子Blimp-1表达降低,转录相关因子Bcl-6表达也降低,血清中IL-21浓度及m RNA表达均显著减低,CD27+Ig D-B细胞、CD27+Ig D-BCD38bigb与治疗后相比显著下降。治疗后Tfh细胞及各阶段B细胞与m TOR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KD治疗通过m TOR降低了Tfh细胞与B细胞比例或是抑制了Tfh细胞与B细胞的功能,这可能是导致接受KD治疗过程中少数患儿出现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原因。
王薇孙素真陈芳石仲仁张梅杰
关键词:生酮饮食滤泡辅助性T细胞MTO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