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敏洋
- 作品数:6 被引量:62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硅溶胶在欧洲赤松和南方松中的渗透性研究
- 渗透性是木材的重要物理性能之一,在木材干燥和木材浸渍改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了木材干燥和木材浸渍改性的工艺选择和效果,一直是木材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而传统的溶液型改性剂向新型微纳米液体改性剂的发展,对渗透性的研...
- 孙敏洋
- 关键词:硅溶胶
- 一种水载型木材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载型木材改性剂,按重量份计,由包括下述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1-150份、有机溶剂1-300份、助溶剂1-150份、氨基甲酸酯1-250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700份、离子表面活性剂...
- 曹金珍朱愿王望孙敏洋
- 文献传递
- 初始含水率对SiO_2溶胶在两种木材中渗透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两种粒径(30nm和150 nm)的Si O2溶胶真空浸渍不同含水率(绝干、气干、调湿)的欧洲赤松和南方松边材,比较其24 h内吸液率变化规律和24 h增重率,并通过质量法分析硅溶胶处理材轴向SiO2的浓度梯度,从而考察处理材的初始含水率对SiO2溶胶在木材中渗透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木材均在绝干状态下吸液率最低,30 nm硅溶胶在气干状态下吸液率最高,而150 nm硅溶胶在调湿状态下吸液率最高。(2)初始含水率对增重率的影响与吸液率不同,30 nm硅溶胶在调湿状态下浸渍木材的增重率低于绝干状态,欧洲赤松气干状态的增重率最高。(3)初始含水率对试材中整体SiO2量的影响与增重率结果基本一致,欧洲赤松中SiO2轴向分布梯度远高于南方松,其渗透的均匀性较差。
- 孙敏洋曹金珍
- 关键词:木材SIO2溶胶渗透性初始含水率
- 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木密集程度表达方式研究被引量:57
- 2015年
- 林木密集程度是林分空间结构的重要属性,反映林木的疏密程度,包含一定的竞争信息,同时直观表达了林冠层对林地是否连续覆盖。如何通过构建空间结构参数准确量化单株林木周围和林分整体的密集程度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以相邻木空间关系为基础,采用模拟林分数据和实际林分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与林木距离有关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密集度,它以林分空间结构单元为基础,通过判断林分空间结构单元中树冠的连接程度分析林木的密集程度。密集度有5种取值,以中度级为岭脊,明确地定义了参照树所在的结构单元的林木密集程度,密集度的值越大说明参照树所处小环境林木密集程度越高,参照树可能面临的竞争越激烈,林冠层越连续覆盖;密集度值越小说明林木密集程度越低,参照树面临的竞争压力越小,参数生物学意义十分明显。在计算林分密集度时,综合考虑分布格局对于林木占据空间方位的影响,增加了参数的准确性。在模拟林分和吉林蛟河红松阔叶林、江西分宜大岗山杉木人工纯林等不同格局、不同密度、不同类型的林分密集程度研究中,密集度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密集度在实际应用中与其他结构参数相似,也可通过抽样调查直接获得,不需要测量距离,并为分析林分空间结构与林木竞争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如何突破技术上的限制,将密集度与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联合分析,实现空间结构参数的多元联立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 胡艳波惠刚盈孙敏洋曹金珍
- SiO2溶胶在欧洲赤松和火炬松边材中的渗透性被引量:4
- 2015年
- 为了考察微纳米液体改性剂在木材中的渗透规律,采用2种粒径(30和150 nm)和3种浓度(质量分数5%,15%、30%)的SiO2溶胶真空30 min-常压浸渍24 h欧洲赤松和火炬松边材,比较其24 h内吸液率的经时变化规律和24 h增重率,通过质量法分析30nm、15%的硅溶胶处理材轴向SiO2的浓度梯度,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分析各轴向深度木材细胞壁中硅元素的分布。结果表明:1)粒径小的硅溶胶在浸渍初期更易于在木材中渗透,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粒径的影响变小,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的趋势;浓度对吸液率影响显著,一般浓度越高,吸液率越小。浓度高的改性剂处理木材时,粒径的影响更为显著。2)树种对硅溶胶的渗透性影响显著。硅溶胶在欧洲赤松边材的吸液率通常高于火炬松边材,但由于硅溶胶颗粒和水分在欧洲赤松中渗透不同步,硅溶胶在端头部分的大量沉积,导致欧洲赤松中SiO2在轴向分布浓度梯度远高于火炬松。3)硅元素进入各个轴向深度的木材细胞壁,硅元素的浓度分布规律与质量法结果一致。
- 孙敏洋曹金珍
- 关键词:木材SIO2溶胶渗透性粒径
- 一种水载型木材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载型木材改性剂,按重量份计,由包括下述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1-150份、有机溶剂1-300份、助溶剂1-150份、氨基甲酸酯1-250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700份、离子表面活性剂...
- 曹金珍朱愿王望孙敏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