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曌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基于氯化镍的小直径纳米银线制备与工艺优化被引量:3
- 2019年
- 银纳米线(AgNWs)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导电性,是导电油墨和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理想材料,小直径且高长径比的纳米银线的性能更为优异,因此其制备工艺与技术的探讨很有必要.采用溶剂热法,以硝酸银为银源,乙二醇(EG)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生长剂,六水合二氯化镍(NiCl2·6H2O)为控制剂,制备了直径小且尺寸均一的银纳米线.探讨了反应时间、氯化镍浓度、PVP/AgNO3摩尔比对纳米银线表观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当NiCl2浓度为200μmol/L,反应时间为10h,PVP/AgNO3摩尔比为2∶1时,制备得到的纳米银线直径(25~35nm)最小,且长径比(1 000)最高.
- 迟聪聪卢金锋夏亮王曌张萌任超男张素风
- 关键词:溶剂热法
- 一种花簇状钒酸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簇状钒酸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原料易得,工艺简单,能耗低,团聚少,易于实施。其中通过使用乙二醇和水作为双溶剂,使得能够生成花簇状的钒酸钙微球,使得每一个花簇状微球中的花簇更为密集;通过使用双溶剂,使...
- 迟聪聪王曌夏亮卢金锋张萌任超男张素风
- 文献传递
- 一种纳米铜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过程采用二水合氯化铜为铜前驱体,绿色的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保护剂,整个反应过程以丙三醇和去离子水混合体系作为溶剂,能简单高效的制备纳米铜颗粒。相较于多元醇法制备...
- 迟聪聪夏亮卢金锋张萌王曌任超男袁亮张素风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长径比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长径比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首先配制反应溶液:将六水合二氯化镍溶于乙二醇,形成反应溶液A;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乙二醇,形成反应溶液B;将硝酸银溶于乙二醇,形成反应溶液C;然后将反应溶液A、反应溶液B混合搅...
- 迟聪聪卢金锋夏亮张萌王曌
- 文献传递
- 一种花簇状钒酸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簇状钒酸钙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原料易得,工艺简单,能耗低,团聚少,易于实施。其中通过使用乙二醇和水作为双溶剂,使得能够生成花簇状的钒酸钙微球,使得每一个花簇状微球中的花簇更为密集;通过使用双溶剂,使...
- 迟聪聪王曌夏亮卢金锋张萌任超男张素风
- 文献传递
- 一种纳米铜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过程采用二水合氯化铜为铜前驱体,绿色的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保护剂,整个反应过程以丙三醇和去离子水混合体系作为溶剂,能简单高效的制备纳米铜颗粒。相较于多元醇法制备...
- 迟聪聪夏亮卢金锋张萌王曌任超男袁亮张素风
- 文献传递
- 丙三醇-水二元溶剂法抗氧化纳米铜的制备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基于纳米铜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的缺点,制备单分散纳米铜颗粒,并研究改性对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丙三醇-水二元溶剂热法用抗坏血酸还原Cu2+制备纳米铜颗粒。研究丙三醇/水体积比、抗坏血酸用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对纳米铜粒径及分散性的影响,并采用柠檬酸和油酸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结果研究发现,当丙三醇和水的体积比为3∶2,抗坏血酸浓度为0.004mol/L,PVP浓度为0.006 mol/L时,能够得到粒径均一((80±10) nm)且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铜。真空环境下保存的纳米铜只有纯铜晶相,但在空气中保存30d后部分被氧化为氧化铜或氧化亚铜。采用柠檬酸改性纳米铜在室温到243℃范围内能保持良好的热稳定性。结论采用丙三醇-水二元溶剂热法制备出了粒径均一、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铜。柠檬酸与油酸改性能够显著提高纳米铜的抗氧化与热稳定性能,其改性后在空气中保存30 d仍不被氧化。
- 迟聪聪迟聪聪王曌张萌王曌袁亮张素风
- 关键词:纳米铜抗氧化
- 一种万向联轴器教学演示仪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仪器,尤其涉及一种万向联轴器教学演示仪,包括通过合页连接的两大小不同的底板,并在组合底板上刻有两对称的半圆弧槽和定位销孔,作为主、从动轴改变夹角的装置,在底板上设置有抬高机构,抬高机构包括两块合页、...
- 王宁侠曹安聂哲哲张亚恒王曌罗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