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维利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电池
  • 3篇太阳电池
  • 2篇石墨
  • 1篇电池研究
  • 1篇电荷
  • 1篇电荷传输
  • 1篇电子学
  • 1篇动力学
  • 1篇氧化物
  • 1篇英文
  • 1篇杂化
  • 1篇杂化材料
  • 1篇石墨烯
  • 1篇烯基
  • 1篇金属
  • 1篇金属氧化物
  • 1篇共轭
  • 1篇共轭聚合物
  • 1篇光电
  • 1篇光电子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等...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安徽工程大学

作者

  • 3篇孟维利
  • 1篇周讯
  • 1篇岳文瑾
  • 1篇王命泰
  • 1篇刘长文
  • 1篇董超
  • 1篇邱泽亮
  • 1篇齐娟娟
  • 1篇陈俊伟
  • 1篇董超
  • 1篇齐娟娟
  • 1篇陈俊伟

传媒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金属氧化物基杂化型聚合物太阳电池研究
2015年
以有机共轭聚合物为电子给体和无机纳米结构为电子受体组成的杂化型聚合物太阳电池(HPSC),是一类新型的光伏器件.HPSC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等性能集成在一起,其最显著的优点体现在材料来源丰富、性能互补且可调控、易实现低成本组装及轻便等方面.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具有环境友好、可见光区透明且易合成等特点,是很有发展前景的电子受体材料.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HPSC电池的研究现状、工作原理、器件结构、和稳态及动态表征方法,然后重点综述了在基于ZnO和TiO2纳米结构的HPSC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载流子传输动力学理论模型、高效电池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和制备、及纳米结构特性相关的器件性能等.最后,对我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电池的后续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刘长文周讯岳文瑾王命泰邱泽亮孟维利陈俊伟齐娟娟董超
关键词:太阳电池金属氧化物共轭聚合物
石墨烯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太阳电池研究
以有机共轭聚合物为给体和无机半导体纳米结构为受体组成的杂化聚合物太阳电池(HPSC),将无机材料的吸收可调性好、电荷迁移率高和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和聚合物材料的质量轻、柔性好、易成膜等优点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低...
孟维利
关键词:太阳电池
基于石墨烯/CuInS_2的杂化聚合物太阳电池性能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8年
用石墨烯/CuInS_2量子点复合物(rGO/CuInS_2-QDs)和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1,4-对苯乙炔(MEH-PPV)制备了MEH-PPV/rGO-CuInS_2杂化聚合物太阳电池。用动态测试方法研究了电池的电荷传输动力学特点。实验结果表明,与MEH-PPV/rGO器件相比,MEH-PPV/rGO-CuInS_2器件的电子传输时间和电子寿命均有显著的增加,这分别源于CuInS_2量子点的表面缺陷态捕获及CuInS_2量子点作为阻挡层促进了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证实了MEH-PPV/rGO-CuInS_2电池中短路电流的增加主要与聚合物中激子分离的增加和载流子复合的减少有关;器件的开路电压主要是由石墨烯的功函数和MEH-PPV的最高已占分子轨道(HOMO)之间的能级差决定,同时受石墨烯中电子浓度的影响。
孟维利孟维利齐娟娟董超
关键词:光电子学石墨烯
共1页<1>
聚类工具0